以防舊平台無法呈現歷史資料
今將它們一一整理重現於此平台......
你讀詩嗎?你會讀詩嗎?你讀得懂一首好詩嗎?你會寫詩嗎?你寫得出一首好詩嗎?會的!打開你的思維,你讀得懂詩;而當你的思維被一首好詩牽動時,只要提筆,你也能寫出一首好詩──端看你是否下筆。十九世紀著名的當代法國著名文學理論家與評論家──羅蘭‧巴特──作品在它完成的瞬間,作者與作品的關係便宣告結朿,解讀權釋放回歸於讀者手中。所以,不要害怕讀不懂一首詩,在詩的天地裡,讀詩的你──就是主宰。除非今日是作閱讀理解的測驗(尊重文本線索),否則你大可用你馳騁的思維去解讀一首詩,從理解、想像與分析中,漸漸地,你的筆,不再擱淺;而你的思維,得以暢快。無論是寫一首詩或是寫一篇文章,需要的就是暢快的思維。今天就讓一首席慕蓉的詩牽動你的思維,和你的同儕分享自學的結果;從中,你也可以知道寫出美文的技巧了。倘若這首詩牽動了你的心靈,想說什麼就說吧!
渡口/席慕蓉
讓 我
與 你 握
別
再 輕
輕 抽 出
我 的 手
知 道
思 念 從
此 生 根
浮 雲
白 日
山 川 莊
嚴 溫 柔
讓 我
與 你 握
別
再 輕
輕 抽 出
我 的 手
華 年
從 此 停
頓
熱 淚
在 心 中
匯 成 河
流
是 那
樣 萬 般
無 奈 的
凝 視
渡 口
旁 找 不
到 一 朵
可 以 相
送 的 花
就 把
祝 福 別
在 襟 上
吧
而 明
日
明 日
又 隔 天
涯
提問:畢仙蓉老師
問題一、「讓我與你握別/再輕輕抽出我的手」為什麼不說:「讓我與你握別」就好,而要加上「再輕輕抽出我的手」?提示:「握」與「抽」是映襯,可以表示什麼樣的情感?
賴信樵:加上後面這句話可以修飾文句,使文句更加完整,可表現出作者當下的心情以及慢條斯理的態度。如果是使用【讓我與你握別】就太過平凡,而且無法強調原句的動態感。
陳玄評:「握」表示不捨,而「抽」則顯現出了離別的殘酷,讓不捨的層次更加提升。
阮采縈: 與作者告別,手中傳遞了依依不捨的情愫,如果單說「讓我與你握別」而不說「再輕輕抽出我的手」便無法得知作者是跟朋友多麼難分難捨。
吳冠箴:如果只有說「讓我與你握別」,感覺只是點頭之交,加上「再輕輕抽出我的手」後,就加重了作者對離別的不捨。
吳宥君:「握」與「抽」在動詞的表現上有映襯的作用,更凸顯出離別的愁緒。「讓我與你握別」,暗藏著內心不想分離的悲痛,寧願當下遲遲握著對方的手,握得再緊、再痛也無妨,只不想放開。但是,「再輕輕抽出我的手」這句裡,「抽」一詞有較果斷、較不流露感情的動詞,更表現出下定決心的意念,更清楚明白這次的分離,可能是永遠。
鄭欣蓓:如果只有「讓我與你握別」就好,感覺是平淡的離別。如果變成「讓我與你握別/再輕輕抽出我的手」不捨的感覺明顯的表現。雖然不捨離別但不得不離別,所以只好輕輕抽出手來。
劉梓宣:「再輕輕抽出我的手」這句話帶出作者的不捨之情。輕輕的抽出所以是留戀的,因為不知何時才能再見。若僅僅是和對方握別,反而看不出對方在作者心中的特殊地位。
余宥儒:因為握別,要握手,握完手要把手抽出來,而輕輕的抽出是因為對自己喜歡的人要溫柔 也是一種不捨的感覺,所以輕輕、慢慢的收回來。
黃琳芷:因為這可以襯托出作者與他離別時的感傷和不捨。若是只有讓我與你握別,那感覺就只有敘述離別而已,沒有強調出作者的不捨。
劉子瑤:握別後可能會因思念太深而難以告別。所以作者希望離人能輕輕抽開她緊握的雙手,讓離別更容易些。
盧宛輿:表示依依不捨的離別之情。讓我與你握別,別離前的最後一握,不知何時會再相見,那不捨的心情,使作者不想放手,但沒得選擇,只能輕輕抽出手和對方握別。
葉俐君:描寫兩人離情依依,捨不得分離,卻不得不配合現實中必須告別的殘酷。作者很想挽留那位即將要遠離的人,不想讓兩人相隔天涯,卻也不想耽擱了對方的前程,只能忍著離別的痛苦,鬆開緊握的手。
林皓文:「握」代表著即將離別的不捨,「抽」代表著被迫分離,而作者加上「再輕輕抽出」表示百般的無奈以及藕斷絲連之情。
徐翊豪:想表達依依不捨,不想就此離別,在「握」與「抽」表達映襯,表達出「不想與你分離」與「不得不就此與你離別」。
黃道永:我認為這句話表示詩人雖然得離開,但仍十分不捨對方,因為怕傷了對方的心,所以輕輕抽出手。「握」代表了不捨,而「抽」比「握別」更能加深作者必須離開的無奈。
徐涵瑜: 「握」與「抽」屬於映襯,「握」代表著離別前的依依不捨,而「抽」更意味著必須放手讓朋友離去的心情。加上了「抽」一字更襯托出了作者對朋友離去的依依不捨與眷戀。
陳亭予:因為「握」能表示兩個人之間的情感不可分離,而「抽」又表示著兩人的難分難捨,兩個字形成映襯,強調出分離的難過。
曾永來:加入「再輕輕抽出我的手」,可以讓讀者從中感受必須離別卻又不想離開的心情。如果只有「握」,可能還沒有那麼強烈的感受。
問題二、承上句,為什麼要加上「輕輕」二字,若將它省略,又或者只說:「再輕抽出我的手」可好?請說明你的見解。
盧宛輿:加上「輕輕」二字,是為了增加優美、溫柔而心裡其實不願抽手的感覺。
鄭欣蓓:如果省略不寫,只說:「再輕抽出我的手」,感覺態度冷淡;加上「輕輕」二字會覺得你很看重此人,所以輕輕抽出手,彷彿怕只要抽出手就會傷害到他。
賴硯渝:因為要離別了,難免有些留戀。就像我們在看照片時,想到過去的回憶,會輕輕的撫摸照片表示依戀與不捨。所以他輕輕的將手抽離,表示作者對那個與他握別的人還依然有些眷戀。
陳睿婕:使用疊字會更加有溫柔及不捨的意象,使文章帶有情感。
劉梓宣:「輕輕」兩個字,給人的感覺是緩慢的,若只用了一個「輕」,反而沒有留戀的感覺,彷彿是因為想逃避而急於抽離。
賴羿瑄:輕輕的也有種慢慢的感覺,作者小心翼翼的將濃濃的祝福與依依不捨的心情輕輕的也慢慢的傳遞給友人。
徐翊豪:說出「輕輕」二字,比只用一個「輕」字的語氣更柔和,讓人覺得不想就此離別。
黃道永:使用「輕輕」比「輕」還動聽,也比較有溫柔的感覺,能表現出作者害怕傷了對方的心情。
周誠治:疊字有加強情感的作用, 如:「有股很淡的香味」 和
「有股淡淡的香味」,兩者的意境就相差很多。沒加疊字的,感覺就只是像一般口語的表達,而加上疊字後,在這種重感情的文章裡反而更有一番滋味。
陳亭予:「輕輕」能比單字「輕」更強調著,離別時那脆弱的心。
曾永來:「輕輕」會讓人有不捨的感覺,才會輕輕的抽出,使人更能體會作者內心的糾結。
問題三、「知道思念從此生根」一句可見出思念已到什麼程度?請說明你的看法。
賴信樵 :「思念已從此生根」代表作者的思念已根深柢固,達到了無法忘懷的地步了。作者使用了【生根】更增添了感傷的心情,假使不用「生根」,就不易使人感受思念有多深。
陳玄評:可由「從此生根」看出,這是她日後漫長思念的開端;思念的程度,會隨著分隔的時間而增加。
阮采縈:作者在道別時內心的不捨已經深深的紮根在自己的心中,想到以後無止無盡的孤獨與思念,思念的根便緊緊扣住作者的心,像是心臟被根藤抓住般的疼痛與難熬。
黃芸蓁:「知道思念從此生根」代表出作者對於他的思念已經如植物那樣深深的紮於土壤中了,像已經注入心底的,那揮之不去的思念。
蔡修安:思念的程度已經到達像一棵樹紮根於此,一直長大,表達對對方的思念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濃厚。
李儀琳:思念已在心裡種下了根源, 無法不去思念,反而因日積月累而越來越深。
賴硯渝:思念就像種子一樣落地,後來生根,最後發芽長出果實,又有更多更多的種子。從此思念綿延不絕……。
陳睿婕:從作者與對方分離的那一刻開始,所有與對方過往的回憶一一浮現在作者腦海中。雖然才分開不久,想到未來卻有一段長時間的日子見不到面,無限的感慨在分離的此時漸漸蔓延開來……。
余宥儒:作者的思念很深、很強,植物的根會不斷的往土裡延伸,只會更加的堅固,到最後如同大樹一般,再大的暴風雨都不能把它拔出 。
黃琳芷:可以看出她對他的思念已經像樹一般的堅固到生根,不是一般人可以容易的把他從她得腦海裡剔除。
何珮甄:從離別這一刻開始,他的思念就已經像樹木一樣生了根,跟著時間不斷的滋長,樹木生成根需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長成,10年?20年?還是30年? 不..可能更久..這種思念是多麼的久遠啊!
林皓文:根深深且牢固地紮入土中,緊緊抓住土壤。就像作者對文中的「你」一樣,思念就像根一般堅不可摧。
黃冠慈:這樣的思念像是古代的婦女看者自己的丈夫出門打仗,連能不能回來,都是個未知數。這樣的思念根深柢固,在心裡被他占得滿滿的,在心裡僅次於家人。
問題四、為什麼不說:「我對你依依不捨」或者「從此對你無止盡的思念」,而要說:「思念從此生根」?
吳宥君:「思念從此生根」一句中,更寓含永無止盡的意象,比起「我對你依依不捨」,可能依依不捨只是短時間的流露出感情,但「思念從此生根」可以表露出更深遠的涵意。植物生根後,探出苗頭、長出枝芽、伸出枝幹,在成長的過程裡,可能遇到風風雨雨,好比病毒的侵害、害蟲的侵擾、水源的乾枯……等。這也代表著對另一伴的思念可能會動搖,雖然主幹永遠支撐著不變的意念,但只是不知何時,整株植栽會被連根拔起。
黃芸蓁:「我對你依依不捨」或「從此對你無止盡的思念」都不夠有張力描述作者對他的思念,太平淡無實了,而「思念從此生根」透露出做著對他的思念已不是「不捨」這種片面之詞可以形容的,是刻骨銘心的。
賴信樵 :我對你依依不捨是比較淺的用法,然後【從此對你無止盡的思念】在我眼裡是可以使用的;如果是我,會把這句話放到本詩裡面,當然可能無法像【思念從此生根】那樣有意象。
高伯麟: 從「思念從此生根」中,看出作者依依不捨的感情,就像種子一樣落下,落到思念人的心裡,進而萌發出無盡的思念,把「思念」運用了修辭讓思念的心更有畫面出現在讀者腦海裡。
陳睿婕:作者藉由形象化的方式不僅使文章更加優美又有意境,也將作者想要代表的「無止盡」更具體化。
劉梓宣:既生了根,想剝除就很困難,根只會愈長愈長,思念也只會愈變愈深,到時候想遺忘那股思念之情都忘不掉。
林立恩:若只說明「對你依依不捨」或是「無止盡的想念」,無法真正的表達出那已根深柢固的感情。用形象化把思念轉為「深根」,更可帶出那一步步曾經與想念往地下鑽去……。
蔡修安:也許是因為太白話,有可能破壞詩的美感,所以把思念當作種子,種在土裡,讓思念一直擴大。
徐涵瑜:從在渡口送別的那一刻 ,明白將有一段時間見不著對方,思念就此萌芽了。若使用「我對你依依不捨」或者「從此對你無止盡的思念」將無法更明確地表達送別前與後的心情的差異──不捨至思念。
黃冠慈:「我對你依依不捨」與「從此對你無止盡的思念」,兩句話虛無縹緲,感覺總有一天會被遺忘,遺忘在記憶的角落;而「思念從此生根」樹根會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增長,時間越長越堅韌,就像作者的思念一樣不是短時間的依依不捨也不是痛苦得無止盡,而是讓思念生長在心裡,除也除不去,想不去在意會也會注意到。
曾永來:生根表示,思念的心已根深柢固,可是離別的時刻來臨,誰也攔不住。
黃子純:「我對你依依不捨」無法顯現作者感情的不捨,把思念具體化,像樹木生根,隨時間生長。這份送別的思念更顯得綿長、無止盡;只會遞增而不會遞減。
問題五、請揣測詩人在加入「浮雲白日」與「山川莊嚴溫柔」這些景色的用意。提示:「浮雲白日」與「山川莊嚴溫柔」暗示什麼?
劉梓宣:作者對於對方的真心真意,連浮雲白日和山川都見證著,作者的不捨之情,他們也都看在眼裡。
黃冠慈:暗示著山與水也見證這份友情,就像一同展將過關,通過山與水的考驗,驗證了這份堅貞的情誼。
阮采縈:浮雲是指有人如浮雲般的漂泊不定,白日象徵作者對朋友的心如白天般的明朗,可指引著朋友回來。山是指自己對他的思念會忠貞不移,不管朋友流浪何處,依舊會莊嚴的聳立在那等待他回來。而川則有河水、河川的意思,水的悠長象徵著離思的綿遠,河川溫柔的流蕩天際,溫柔的撫過思念流過的歲月。
張玉瀅:在這浮雲白日中,我們讓莊嚴且溫柔的山川見證的我們之間真誠而不變的友情。
吳冠箴:「浮雲白日」,作者希望道別後友人像浮雲般的優遊自如。「山川莊嚴溫柔」,是暗喻作者不變的堅貞如山一樣莊嚴穩固。
問題六、「華年從此停頓」的「華年」是指什麼?請就本詩主題舉例說明。〈所謂「舉例說明」,是請想像詩人與朋友可能有哪些共同經歷〉
林聖萱:曾經是那麼友好,每天一起讀書、談心,兩人之間是沒有祕密的,所有的一切皆與對方分享。只要吃到什麼好吃的東西、看到什麼有趣的事物,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如果對方也品嚐、欣賞到,會不會也很喜愛這些東西呢?然後迫不及待與對方一同擁有。
范嘉芬:在校園裡一起經歷點點滴滴,從高一半生不熟的聊天,慢慢互相了解,至高二變成知心好友,遇到難過的事一起放聲大哭,遇到開心的事一起分享、大笑。直到高三,努力的拼大學,互相勉勵。然而那離別氣息特別濃厚的畢業典禮上,回想起一起經歷的每一個畫面,在離別的那一剎那,全在腦海裡重現……。
羅于茜:憶起以往,我倆總會在操場的草皮上和對方互吐心事,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也說不完,但望著藍天白雲,不言不語也是種我和你的語言。下課後的福利社,放學後的電影院……,我與你都一起度過 ──這些沒有人能替代,也不是三言兩語能交代。如今揮別在即,回想到這裡,心頭泛起一波一波的漣倚,催促的驪歌教我如何挽留你……
黃炘柔:或許是某一次的巧遇下,作者遇見了她的好友,兩人無話不談,個性也相當契合。作者和她或許都很喜歡畫圖、寫文章,她們或許時常一起出去寫生、一起分享作品,甚至一起參加比賽,這對於作者而言都是所謂的「華年」。
賴昕汝:曾經相約著放學一起走回家,邊走邊聊天,談論的都是一天種種的趣事,像是:誰又在課堂上逗得大家哈哈笑了,誰又在打躲避球時,把誰打出局了,誰又因為調皮被老師給處罰了。有時,還會有小販不時在校門口販賣冰淇淋;炎熱的天氣,吃著涼爽的冰淇淋和朋友交換一天的心情,真是幸福啊!
黃詠芊:華年是和朋友曾經一起擁有,一起製造的美好時光、美好回憶。在讀書時,一起奮鬥,相互勉勵,考出好成績,慶祝奮鬥後得到的獎勵,與好友一起製造笑聲、展露笑顏,祝福對方以後走的路,祝福對方的未來。他們為了友誼而吵架後的和好、原諒──都是「華年」。
問題七、「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一句會不會比「我熱淚盈眶」或者「我抑制不住分離的悲傷」這樣的句子更好?請說明你的看法。
阮采縈: 會,熱淚盈眶只有外表的陳述,無可代表內心無止盡的悲傷。而抑制不住分離的悲傷則是太過於抽象的陳述,況且如果悲傷僅能用手抑住,那就沒有送別時的那種離情依依的感覺了。要與友人分別,心中的悲傷如洪水一般的湧出,如一條激流般的在心中奔騰著,則是含蓄而不失心中那份悲傷的情懷。
李儀琳:我認為作者運用的方式是最好的,用「河流」不但加深情感,還能讓人體會到作者悲傷在心頭像河流般洶湧且無止盡的感覺。
鄭欣蓓:「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會比另外兩句更好,感覺更加悲傷,悲傷到在心中匯成河流了。
賴硯渝:會,如果說:「熱淚盈光」,或是「抑制不住分離的悲傷」可能只是指當下的情緒。但「熱淚在心中匯流成河」,表示心裡有滿滿的不捨,將不捨的眼淚放在心中,眼淚還流成河,表示那條河會在心中永遠是熱的,像剛留下的眼淚且永不停息。
黃琳芷:因為只有「熱淚盈眶」也就只有滿了眼眶而已,不像「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它的淚已經多到可以跟一條河比了,也可以凸顯她是多麼的悲傷。
劉子瑤:會。因為「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這句話可能是因為作者的感傷已不是能用淚水來表達的。這份感傷已在心中匯集,如流水般不停歇。
何珮甄:「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我覺得會比「我熱淚盈眶」和「我抑制不住分離的悲傷」更好,因為其他兩句都屬於比較抽象,而第一句形容得比較難過,心裡哭到都變成一個河道!
蕭育駿 :會,「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顯示出流出的淚水已多到用河流來比喻,採用誇飾法強調感情的濃厚。而{我熱淚盈眶}{我抑制不住分離的悲傷}並沒有如「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來得生動。
問題八、「就把祝福別在襟上」一句會不會比「獻上我最深的祝福」更好?請說明你的看法。
林安琪:我很喜歡作者表達祝福的文句!將祝福別在襟上,這樣受到祝福的人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祝福;若只是單單獻上祝福,或許哪一天受祝福的人就那麼忘了呢。雖然不是真的別在胸襟上,但是這樣的一句著實的令人感受到祝福。
阮采縈: 獻上最深的祝福雖然表示作者內心最摯深的關懷,但是依舊沒有比讓友人放在心口上好。人說的話有可能左耳進右耳出,不如將思念化成物品,隨時讓友人意識到有這樣另類的祝福在身邊,也是一種化解思念的方法。
吳冠箴:會的。作者把祝福別在了友人的襟上,會比「獻上深深的祝福」更可以保存起來。也就是希望祝福能跟著友人一起踏上旅程。
楊謹丞:會,因為「就把祝福別在襟上」可以把祝福永遠放在衣服上不會遺失,除非弄丟這件衣服,不然以後只要看到者見衣服就會想起作者給的祝福。
蕭筠蓉:把祝福別在襟上代表著把作者的心意送給對方,希望對方能帶著她的祝福走遍每個地方。
蕭育駿:會,就把祝福別在襟上此句,作者將祝福如胸針般的別在自己的衣襟,顯示出作者非常重視這份祝福,希望永遠帶在身邊。而{獻上我最深的祝福}此句並沒有上一句來得生動,只不過是把祝福獻上罷了。
廖宥翔:以祝福代替花朵別在襟上,彷彿祝福一直掛在心頭。
廖珮汶:把祝福別在衣襟上,意指作者把她的祝福送給朋友,讓朋友能帶著祝福到達天涯海角。有個美好的開始。
黃子純:「把祝福別在襟上」用抽象的情感具體的描繪出作者的誠心,「襟」是衣服胸前的部分,想把祝福直接傳達對方的心胸,祝福他一切順利。
問題九、「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一句為什麼不說:「明日又隔天涯」就好,卻要加上「而明日」三字?請說明作者可能的情感。
阮采縈:想到明天就再也見不到自己友好的友人,心中難免哽咽,想到明天會是多麼的孤單;明天會是多麼的寂寞,心中的情愫便油然而生。
楊謹丞:因為作者要與友人離別,而離別的心情是非常傷心的,用了兩次「明日」表示作者有點依依不捨,不想分離的感覺。
黃琳芷:因為作者想強調明日他們就離別到十分遙遠的距離,而不是一般的離別,也不是一般的明天。
葉俐君:兩人不想分離,而能相處的時光卻僅剩下今天,一人便要遠行了。明天開始兩人就見不到面、看不到彼此,因此用"明日"來描述剩餘的相處時間短暫。
蘇郁淇:多重複一次「明日」感覺有點像哭泣時會哽咽一樣,更添加一種到別的悲傷感。
黃子純:「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句 型的重複,有強調的意味。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不捨。明日代表著更能未來,未來又是分開的,隔「天涯」誇飾手法寫出作者的感傷。
問題十、題目命為「渡口」的意義是什麼?請就本詩主題說明。
劉子瑤:渡口就是象徵旅程的開始或結束,而此文中的渡口是象徵離別。渡口旁就是浩瀚的大海,難以看到盡頭,就如同離別後可能再也無法看到對方。我認為渡口也帶給人們不確定感。看著無邊無盡的大海,就如同離人無法確定未來將何去何從一般。
阮采縈: 渡口不僅是船隻卸貨停靠的地方,也是一個充滿感情的地方。不管是等著漂泊的旅客歸來那份期盼與思念,還是準備送人離去的那份離情與悲傷都在渡口這個地方發生著。而本課是要與友人送別,渡口,便是一個最佳的地點與涵義。
林立恩:作者將要離去,而地點是在港口,船匆匆離岸後,只剩那人在岸上道別,那深深的離情只能寄託在分手的渡口……。
林安琪:「渡口」一詩是在描寫送別時依依不捨的離情與無奈,在淚水、凝視和滿滿的祝福下,終究是要分離。無奈的也只能將思念與淚水化做祝福,帶著祝福的淚水迎接各奔東西的明天。渡口是個駛船離港的地方,下次見面或許是兩天或許是一年,就像作者與朋友的離別,那般的無奈與不捨,我想這就是命題為「渡口」的意義吧!
廖珮汶:渡口是離別的地點,人們常會在此與親朋好友送別。本文是與友人離別,友人即將遠離作者,到其他地方。故題目是渡口。
黃子純:渡口是可以停靠船隻,裝卸貨物和接送旅客的地方。渡口代表著一段新旅程的開始,人們在此送行用沈甸甸、充滿期待和思念的心祝福著離別的人。
【短文練習】
請你在閱讀席慕蓉的<渡口>一詩後,以「分離的滋味」為主題,寫下一則心中的感觸。可以是自己曾有的經驗,也可以就本詩的行人或送行人來寫。文長至少150字。
鄭鼎翰:那天我們第一次相遇,卻也是妳最後的身影。妳不經意地從我眼角滑過,那一刻,我的心繞著妳打轉……。表面上是若無其事,心底卻已是波濤洶湧。妳不曾回頭,背影沒有一絲眷戀。我的目光在妳身上停留,妳的背影在我心頭蕩漾。或許是天仙墜落凡間,一切美得太不真實,分不出現實與夢境。妳消失在人海中,卻在我腦海徘徊……。我不會成為妳記憶的書籤,我是裡頭的一顆流星,倏忽即逝卻黯淡無光。空有滿腔熱情,我的筆卻無法在妳留白的那一頁沾上一滴墨,無法喚醒沉睡的妳。妳不曾憶起我,我不曾遺忘妳。妳的聲音、妳的容顏、妳的身影,都叫我魂牽夢縈。今天、明天、後天,日子一樣的過,我一樣的在街角的孤燈下,等妳、回首……。
曾哲偉:人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平凡的事物也因離別而令人流連,近再咫尺卻又遙不可及,卻又偶然的在回眸一瞥中望見你的身影。正想找尋,卻已是雪泥鴻爪、不可追尋。再平常不過的一句「早啊!」也變得那麼令人懷念,棋盤上單調的顏色,一個人獨自對弈。又有時在窗外,朦朧的,是你的背影,而你,卻已漸行漸遠的背影告訴我:「不必追。」
張祐嘉:雖然心裡百般不願,但終究得將被包覆住的手抽開,餘溫留在掌上,回憶鋪捲而來……。相識的這幾年,從陌生的同學漸漸變為好友,在時間的浸洗下成了知音,到最後甚至形影不離。濃厚的友誼使得生活變得溫暖,事事有你陪伴,感覺只要與你在一塊兒,便無所不能。有你的那些美好時光,是我人生燦爛的歲月。
嚴珮綺:過去,我們曾經一起經歷過歡笑、悲傷、挫折、憂鬱……。我們分享彼此的心情,互相扶持、鼓勵。但現在,你就要和我分離,就算心中有百般的難受,我仍要祝福你,希望在離別的最後一刻,我們都還能看著彼此最真摯的笑容。你走後,我不會忘了你帶給我的快樂,因為……那是我心中最難忘、最可貴的年少歲月與記憶。我最愛的朋友,在這寒冷的冬天,我們為彼此留下一顆溫暖的心吧。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珍重!再見!
劉彥慈:靜靜的看著你與我緊握的手,不捨的感覺竄上我的心頭,以前的種種回憶襲捲而來,拼命的忍住湧上來的水氣,為的就是不想讓你感染上這悲傷。緩緩的鬆開緊握住的溫度,看著你的眼睛,看著你離去的背影,水流裡多了我的傷悲。這次離別,何年何月再相逢?朋友,渡口旁沒有能送別你的花朵,請把我的祝福貼在你心口一起帶走吧!
張笠箴:相信很多人都是討厭分離,不管是分離的那一刻,分離後的思念,那種滋味都是無法用言形容的,而腦海裡總是瘋狂且不停的想念離開的那個人……。想要見面卻無法見面,後悔自己沒有在離別時,把想訴說的心理話告訴他;只能看著他離去的背影,任由心中深藏已久的思念傾巢而出,眼裡打轉不停的淚水奪眶而出……。等著他歸來的那滋味竟然──比藥還苦。
范嘉芬:分離總是帶著濃厚的感傷,淚水教人無法抑制地流下,最終依依不捨的說再見。但誰說分離一定要流淚?若是有更好、更棒的機會,驅使我們分離,那我會笑著祝福他,並且告訴他:看著藍藍的天空,想著我們都在同個世界努力著,那今日我們就不算分離了。
黃琳晏:每年的夏天,其實也就是所謂的畢業季,是許多學生最不捨的季節。頂著烈日的陽光,和惱人的蟬鳴聲,在離別的氣氛中與同窗好幾年的朋友們道別。人生中的離別,也許就那幾次,但每一次的分離,卻都可能是自己心裡永遠無法忘懷的痛。也許這麼一分離,就一輩子都不會再見面了……想到這裡,似乎覺得之前相處日子中任何的爭吵、不悅都是沒必要的。彼此能在一起的時間就這麼短,若再不把握機會,只能徒留遺憾。
賴昕汝:離別時,總說著「再見!」但,真的能再見到面嗎?那是什麼時候了呢?「永遠」,大家都簡單的掛在嘴邊,但我知道這世上沒有永遠存在的時刻,或許我們的記憶中都有那人的身影,但卻是模模糊糊的,連名字可能都叫不太出來。每個階段都有離別這日子,像「畢業」、「死亡」,我們都沒辦法去逃避這些日子,雖然會不捨,但也只能坦然面對。
蔣欣庭:雖然分離是人一生中必會經歷的事,但有些分離時的痛苦是想忘也忘不掉,不管是畢業同學之間的分離、男女朋友之間的分離,或是與親人永遠的別離──都是那麼令人不捨;總會時時想著:有他真好,真希望他不會離開!也許有一天當年那如膠似漆的情誼會被時間給淡化,但仍會記得有他的日子真好!
黃詠芊:和好友分離的日子步步逼近時,心中尤其難捨難分……。在朋友離開以前,想送給他一些難忘的禮物,好讓他永遠記得自己。也許以後不會再見面,也許以後不會再聯絡,甚至不會再得到彼此的消息。不想令他擔心自己,於是不允許自己落淚;眼中不允許流出的淚,只能在心中一點一滴累積。離別只能令人默默接受,給彼此一個最後的擁抱、祝福的話語,成了送別彼此的最終禮物。然後只能無奈的望向離別,只能默默的接受送別……。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