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哪些過去不能做的現在需要做了/畢仙蓉老師


        親愛的老師!您是否走過這個年代:若不自己講課,由學生「代勞」上台講解,就會被說是偷懶或胡亂搞的老師?
        親愛的老師!您是否走過這個年代:上課放影片,被校長或主任巡堂發現,就會被說是不認真教學的老師?
        親愛的老師!您是否走過這個年代:直接把答案給學生抄,就被說是把學生教壞的老師?
        親愛的老師!您是否走過這個年代:備課用書是老師我自己的祕密武器,學生不能也不需要擁有其中資料,否則我上課拿什麼吸引他們?裡面就是我上課要補充用的呀!
        親愛的老師!我走過的年代,您正在走嗎?能否聽我說哪些過去不能做的現在需要做了?
       「翻轉教學」、「學思達」這些名詞出現前,相信許多老師都跟我一樣早在課堂用動詞呈現它們了。如今感謝有份量的人士引導成一股潮流,至少現在我希望這股潮流不要退去。老實說,這不是我今日分享的重點,再說,哪位老師又或者哪位家長不知道這種教學法呢?我只說一句:請參考《我在兩項新式教學法的實踐發現》其中一段——我在【翻轉教育】的實踐發現。
        強調閱讀重要的時候,最容易想起哪一科老師?我想是國文科吧!國文老師是不是皆像我一樣喜歡學生經常閱讀呢?我不知。是不是像我一樣讓閱讀成為學生幾乎每天會做的事呢?我更不知了。因為在我來看,國文課文就是一種閱讀,而我想讓它是一種有深度的閱讀,因此善用我的專長——朗讀,使學生課堂上能聽見語文的美感,使他們的閱讀更精緻。但只有讀課文遠遠不足,因此多提供機會使他們閱讀課文以外的作品。另外強調我對閱讀下的定義:不只限於鉛字印刷的書文──讀一則小品、一首小詩,欣賞一首歌、一幅畫、一部影片,看一個人、一個風景……都是閱讀。凡能打開視野、淨化心靈、增添想像力、讓精神得以馳騁、讓視覺得到享受……,都是閱讀的收穫。尤其與思辨能力同時進行的時候,那不僅是有意思還是有意義的閱讀。聽到這裡,上課放影片給學生看,就一定是不認真的老師嗎?會不會才是最有心的老師呢?關於我這方面的作法,至少可在《影片式作文教學》與《啟發式作文教學》以及《如何進行有效閱讀》、《培養孩子對生命的感悟力》、《哪些能力必須利用國文課教給學生》看到。說到這裡,請容我再次強調過去說過的話:「大量閱讀」與「反思」是這幾年我在國文教學的兩個重點。這兩種方式在課堂上先後進行,不但可以活絡學生的思維,還可豐富他們寫作的題材及運用能力。」這段話節錄自拙作《閱讀理解暨分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實務經驗整理Ⅰ
        說到把答案給學生抄這件事,十幾年前我如果看見學生「抄答案」,不僅制止,還會處罰。但是現在我的國文課一週裡有一堂課,必須讓學生依據答案尋找線索,並請他們解釋正確選項與錯誤選項的理由。我給的題目即是課文之後的「應用練習」與「習作」。當然我還是會提供學生寫測驗卷的時候,而其中題目都是經過我挑選或設計過的,目的是訓練學生作答應變力,以及強調該記住的記憶題絕不可偷懶不記。其中的理解題又是下一堂課檢討時進行分組合作學習以及思辨與思辯的機會。關於這類作法,至少可在《如何從解題訓練增強閱讀理解能力》、《【檢索擷取】與【發展解釋】在選擇題上的訓練》看到。說到這裡,還是要明白說我為什麼不讓學生自己完成「應用練習」與「習作」再提供他們答案。因為我深恐教給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太少,提供他們閱讀的機會太少,因此不想讓他們像我數年前的作法:在課堂寫作業。「應用練習」與「習作」不是可以當回家作業嗎?回家寫就好嗎?非也。老師難道不知有多少學生根本不專心寫作業,還有的學生乾脆到學校抄同學的作業。與其這樣浪費學習時間,不如我讓他們把答案抄了。反正我先說明抄完答案要畫記線索,下課後要收回檢查,下一堂課要抽問。您說學生還會亂寫答案嗎?不會比在家寫作業還認真思考嗎?
       「備課用書」的資料為什麼不給學生?當然老師如果要親自對學生講述其中內容,就不必給,但是像我喜歡訓練學生說話的儀態、語調、組織力甚至內涵,還希望他們藉著自己說,來使記憶更深刻,因此提供備課用書的資料給他們。我曾說:「【備課用書】製成講義,即是學生最好的參考書。」還說:「【備課用書】如滿漢全席豐富而精彩,但全部下肚,必然嚴重消化不良。也不需每道菜(每一處介紹)都需沾一口不可。老師根據自己的判斷力或與同事討論,再決定印製哪些部分給學生閱讀。紙張的耗費,固然對不起地球,但為了學生的視力與學力,僅利用電腦、簡報等呈現方式──更令我不安。因為紙本的翻閱與複習更方便。」後來我略作調整,以下我從拙作<課堂自學的必要與引導>節錄一部分說明,那是在每人一台電腦可使用的環境下進行的課程:過去我提供【備課用書】的講義給學生,並要求他們依據我提出的問題尋找線索,繼而發表。也在作「閱讀理解訓練」時,安排小組討論的時間,繼而抽問。這些方法,目前仍然使用,但更環保(節省影印講義的紙張)也能使學生有更接近自學的精神──即是上網查詢資料並解決問題。作法如下:
壹、文本
一、 將【備課用書】講義電子檔寄給每位學生。
二、 設計一課問題寄給每位學生並提醒可從【備課用書】講義尋找線索。
三、要求學生將尋得的答案謄寫至課本,透過謄寫增強記憶。
四、提醒學生於下一堂課先上臺再接受老師抽問(問題即二、提問)並要求只能攜帶課本上臺(可以參考上一堂課紀錄於課本的答案,但須在教師提出每一問題之後的五秒內開口作答)。有關鍵詞語可依據的問題,在說出答案之前或之後,必須依據關鍵詞語說明。
五、回答問題不可說錯任何字音(故先提醒學生遇有沒把握的字音必須至《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版》搜尋)
六、2017/10/24補充(最適用於文言文)
第一堂課請學生謄寫【備課用書】的課文補充(見圖)。老師全程巡視並給予學習落後者適當協助。同時鼓勵並指導學生善用電腦查詢欲知問題,但須在時間內完成謄寫。若教室環境並無【每人一臺電腦】的設備,則由老師提供問題解答。教師最好能在學生進行【備課用書】課文補充的謄寫前,先播放南一出版的《畢仙蓉老師課文朗讀有聲書》,讓學生感受文章情意與文句節奏。
第二堂課由老師依據文本先設計核心問題,再依時間決定設計多少次要問題。給予學生小組討論時間再抽問。這堂課,學生須同時完成【應用練習】與【習作】,尤其是線索畫記(關鍵判斷之能力訓練)。然為了避免學生在自行劃記線索時,有「參考」他人答案而失去自行思考的機會,建議老師參考以下進行順序:
1、老師拋出文本核心問題與次要問題
2、要求學生完成【應用練習】與【習作】線索畫記
3、鼓勵先完成2、者,自行搜尋與思考1、的問題
4、小組討論與解決1、問題
5、教師抽問並指導學生發表內容、聲情、儀態等
6、繳交【應用練習】與【習作】──教師批改過程即知那些問題必須在下一堂課講解
第三堂課講解上一堂課批改過程發現的問題,包含需要釐清的觀念。另外提供延伸閱讀與學習單。

◎學生謝棻伃謄寫【備課用書】的課文補充



       我說過成功的教學法有許多種,老師不一定要採用我的,但無論哪一種教學法,都要有效率,因此成功的不是只有教學法,還有流程的掌控以及老師說話的口氣、態度是否讓學生當作一回事。過去不能做的現在需要做的原因,是因為它們在老師的設計下,比一些傳統的作法更能使學生專注而有效率的學習,如此還不做嗎?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為什麼無法讓所有學生都有A成績/畢仙蓉

      我無法讓我所有學生「國中教育會考」都有A的成績,因為我無法操控他們學習的恆心企圖心的強弱(企圖心愈強者,求學階段愈想汲取知識)練習次數的多寡(在課堂的,我能決定;課堂以外,必須學生自己決定)作答專注與否。最重要的是我無法決定他們的智商。是的,閱讀理解題和語文智商也有關係。語文智商愈高,理解愈快,特別是考場那種緊張氣氛下,深怕時間不夠用,除了不能慌張,還需快速理解。雖然這方面的智商透過長期訓練可以提升,但那需要學生自己在學習上的恆心,以及對成績的企圖心。請別誤會我只是個重視成績的老師,而開始跟我談成績不是人生唯一的道理(若要談這方面的道理,在我幾個教學網誌都可看到),畢竟現在談的是影響會考成績的因素。
               過去我常說自己的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會考拿高分,是的,但我只有在演講中才會細說上述前提,有時還忘了說。現場老師似乎都能明白我的意思——除了在我展現教學成果時,看見我在教學上的用心,還因為我們教學理念彼此契合,而相信那些方法的確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作答力。不過我確實忘記說明「高分」的普遍意義與個別意義,只想到「提升自己程度」就是拿高分。趁著前日一位晚輩在會考成績公布後的沮喪,靈感一來,趕緊寫下此文,並為過去自己強調的「高分」說明。
                這位晚輩是一位熱血老師,對於這樣的老師,我更想與他互勉。因為我雖然對自己的教學有信心,但不是沒有懷疑的時候(特別是每屆國三生的會考成績公布時),因此才會給人一種我年年教學都充滿熱情的感覺。因為我會省思並力求更有效也更充實的教學。
                  什麼是高分的「普遍義」與「個別義」?普遍義就是一般人的認定標準,例如:A,甚至A++;個別義是就學生個人程度而言,即他是否超越自己平日的程度。無論是普遍義或是個別義,請記得我剛才說的,「拿高分」需要的條件,前文說的那幾項不是老師能完全操控,還需要學生個人的「心」。說到這裡,許多老師會拿自己班級裡考了幾個A(含A+A++)來跟別班比較(老實說,我也不能免俗)。比較之後若發現人數是年級最多的,便認為自己教學成功;反之(尤其是年級倒數),便開始懷疑自己的教學,嚴重一點若不是怨自己,就是怨學生。殊不知這「常態分班」,不能表示每班學生程度一樣。有些班級雖然後段學生多一點,但前段學生也比別班多;有些班級平均成績比別班高,但是前段學生卻比別班少。這是現階段老師教出來的結果嗎?不盡然。其實入學分班時,老師自己也清楚班級學生程度的比例。當然無論如何都是師生緣分。此外,我想到有些校長在新生入學前,極力至各校拉攏菁英,一旦成功,這些精英會在年級或是班級產生學習精神的漣漪效應。因此老師只要熱血一點,方法也對,不難教出高分學生,難道不是嗎?
                 說,當我們數著一個班級A級人數有幾個的同時,是否想到AB之間的差別?以106年國中教會考國文科來說,錯7題,是A;錯8題,是B++(比B好,但仍屬B);相差一題,即相差一個等級。A就比B程度好?非也。或許相差的那一題,來自一個人幸運沒有判斷錯誤,而另一個人的想法,不幸與出題者給的正確答案不符。幸與不幸之間,即被判定優劣,豈不哀哉!
       當我們數著各班或各校A級人數的差別時,是否想著原本程度C卻提升至BB卻提升至A的人數?當我們數著ABC人數的差別時,是否想著在孩子生命裡,老師究竟給了學生多少提高生命氣質的知識,又究竟教給他多少改變生活的能力?
                    好了,就讓我們互勉,考後確實要省思自己在教法上的得失並力求突破,其他的就交給無法人力掌控的因素,例如機會,例如運氣,例如應考時的周邊環境或天氣狀況。我無法讓自己的每位學生國中教育會考都拿到普遍義的高分,即使我再怎麼努力亦然。但是回首看自己的教學過程給了學生哪些知識與能力,無愧於心之餘,還想做得更好——這就是我的心。以下附上這屆畢業學生在典禮當天親自交給我的一封信,信中讓我審視自己的同時,也感動落淚。感動的原因是學生的用心。
             以下是學生喬茵在信裡提到的重點(我慣用的教學法)雖然沒有詳提我如何在課堂上訓練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但字裡行間充滿足以令我感動的真誠謝意。
1.     畫記課本關鍵字
2.     拋出問題請學生上台說明並分析
3.     圈出試題正確選項與錯誤選項的關鍵處(因此在別科作答也會習慣圈出關鍵字,有效率地做題)
4.     實現學生兒時夢想──有個天使會用好聽的聲音朗讀故事(課文、新詩)使沉醉其中
5.     講述人生道理簡短卻激勵人心
 

                其實還有許多小卡片,每一張卡都提到學生對我教學方法的感恩。不在此刊登是因為一來我習慣經對方同意才刊登(每張都得詢問意願,還頗麻煩),一來此文主要目的是鼓勵老師關心任教班級的會考結果,以檢視自己的教學過程,給予自己信心,不要受門外漢()批評的影響,但須力求教學的效率與充實(這「充實」其實是多補充課本以外的閱讀機會。關於我這方理念,請參考《從課文存在的目的談起)
               最後祝福每位用心的老師。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從課文存在的目的談起/畢仙蓉


        許多年前,我早意識到學生就是這樣:課本以外的總是比較新鮮。因此當年即思考:課文存在的目的是什麼?我的答案:一個媒介!語文的基本知識與文學史的常識,可以透過課文來授與學生。
       許多年前,好勝心使然──非在畢生之年拿些什麼獎什麼獎不可,而且愈多愈好(但是我對教育的熱忱也確實是發自真心)因此鼓勵學生閱讀的同時,我存在一個參加比賽的目的(幸好得【教育部閱讀推手】那年的前十年是真覺醒了)許多年來,我的國文課也同時是閱讀與思辨課,課本不過是我授與學生語文基本知識與文學史常識的媒介,學生在課文以外的閱讀還真得更有興味。因此我期許自己要不斷為台灣的學生多錄製朗讀影片。
       課文存在的目的:明白處世智慧,知悉世界變化,了解生活樂趣,清楚環境美醜……,這些都僅止於看到文字、知道內涵,而不能深入聽見。如果讓課文的深度被聽見,感受會不會比只有看見更深刻呢?您可以想像聽障人士的辛苦與渴望(聽見聲音)即知。
       過去我常利用國文課同時進行閱讀與品格教育融合的學習活動,自從讓學生透過「聆聽朗讀」的方式進行文章分析,發現國文課也可以同時培養學生的美感與內涵,而且任何人都需要利用美感提升自己的生命氣質與生活品質。
       推動美感教育的方法有許多,如果聲音也是「美」傳遞的媒介,而且是最能直接感知的媒介,為什麼不利用它呢?再說,學生有的是憑文字推想的時間,但是憑聲音直接感受的機會,為什麼不給他呢?我沒有辦法朗讀天下好詩文,因此更迫切希望全台師生能聽見我如何讓學生聽見閱讀的深度。也因為我沒把握所有人都能接受我對一篇作品的詮釋,所以更希望華語地區的師生,能藉由我的朗讀進行「聽見閱讀的深度」──探討文本內涵。明白說就是:若覺得我哪一句、哪幾處,詮釋不能與閱讀者的看法契合,正是可以提出討論的機會。當然閱讀者若是與我看法契合,仍可說明理由。
       倘若您對以下標題感興趣,不妨點入一閱,也可知我是如何在讓學生聽見閱讀深度的同時,也進行一場具有學習品味的國文課。
討論作品:<年,真的是一隻怪獸>
討論作品:<壯麗的黃昏><機場的心><廢墟的等待><羽毛><望安寫生>
<向日葵><蓮想>
討論作品:<旅程>
    以上舉例,除了4.5.來自課文,其餘作品皆是課文以外的閱讀,且也僅是我一學期數量中的一部分而已。我的國文課不僅是知識理解,也不僅是閱讀理解力訓練,還是培養美感經驗的課程。由於讀課文就是一種閱讀(當然它存在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學生了解語文的基本知識,以及文學史的常識)
    然而閱讀素養與能力的養成,甚至提升,怎麼可以只讀課文呢?在課文之外,有太多好作品等著老師我們帶進國文課。至於如何讓學生深刻一點感受作品的好,請跟我一起──聽見閱讀的深度。

◎補充以下學習單作法
1.請學生聽我朗讀的這兩篇 
畢仙蓉老師朗讀劉克襄散文<沙岸之秋>以及陳胤散文<默默‧澎湖的海>
2.在聆聽的同時劃記聲情變化較明顯的地方
(對了.在聆聽之前先默讀.並在默讀時畫記呈現該段主題的地方)
3.書寫那些地方與只有默讀的感受有何不同 ^^
(第三節課將利用十五分鐘請學生寫出兩篇文章可見出的共同情感)

 


 

請在閱讀<沙岸之秋>與<默默‧澎湖的海>兩篇文章後,分析兩位作者共同的情感。
國二資優生   趙婕安
        在兩篇文章中,皆可感受到作者對鳥的喜愛。從<沙岸之秋>"只有金斑鴴不及去年避冬的十分之一,不知是否尚未全部抵臨,或者中途遇到劫難""剛剛抵臨的這群水鳥,活動顯得陌時生而又畏懼",以及<默默‧澎湖的海>"有時在漁港盤飛,有時沿海岸追逐,有時像轟炸機似的一隻隻投向海面覓食又急急拉起""我擔憂的不是遠在橋上的我,而是礁上的鳥",可看出兩位作者都關心著鳥類的一舉一動。在兩篇文章中,只要提到大自然的景物,便會描寫得非常細膩且生動,如:<沙岸之秋>"春末時,西南季風將沙子吹送到東北的角落去,現在東北季風又將沙子運回西南方。而林投的橫陳外圍下,沙子正如池塘裡的魚群,魚群怎麼游動都是在池塘中生活,它們也只能移動於海岸。"<默默‧澎湖的海>"默默,我的腳走在柔軟的沙灘,思緒有時像艘船,就隨意放逐在細細的波浪之中,而海風卻輕輕落在馬公的街頭,繁華熱鬧的空氣裡,我恍然看見鳥,慈悲地張開大大的翅翼,無私護衛著熙熙攘攘的世間",因此可表現出兩位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且他們皆能觀察出大自然的些微變化並對身邊的動植物瞭若指掌,因此可感受到兩位作者與大自然之間的情感如同好友一般。

國二資優生   林冠吟 
        兩位作者皆由場景作為開頭,然後慢慢往生態的方向延伸,最後是鳥,運用對於土地的熱情,進而將情感寄託在生物上,並且訴說對土地的愛,亦訴說悲喜交雜的情緒。在敘述文章的同時,不管是明喻或者暗喻,兩位作者皆將對於「人與環境相處的期待」的這份心意寫了出來。而在文章結尾時,兩人皆以凝重、擔憂的心情做為結束,象徵對土地與生態的不捨,也象徵今不如昔、人事已非的哀傷。

【學生回饋】
林冠吟:從小,看有聲書或者邊聽CD邊看書,不只能讓人融入其中,更能增加印象,聽朗讀的作法亦同。平時,先進行閱讀再搭配朗讀也是相似的道理,但老師要求的是我們自己對文章的分析與理解,還有在課堂上的發表......。一開始有些惶恐,擔心自己的分析會令老師失望,後來經過多次練習後,開始有了方向與信心,也漸漸發現記憶、分析、理解與應用的重要性。雖然還有些不足,但是藉由同學之間的發表,知道自己的缺點後改進,一次比一次進步。聽老師朗讀,能夠更清楚地整裡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亦能不受課文、解釋的約束,更開放的思考文章。一般教師大部分都會以解說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文意,雖然可能能讓學生較輕鬆,但是不是讓學生失去自己體悟的機會呢?如果換個方式,先進行閱讀再「聽」朗讀,除了能解放傳統的思考模式,讓學生能擁有自己的想法,更能深刻體悟到文字無法呈現的一面──情緒,就像平常兩人的對話,若只單純閱讀交談內容,便難以深刻感受到對方想傳達的情緒,但若是面對面交談,便能輕鬆的理解對方想要傳答的情緒。
趙婕安:平常在閱讀一篇文章時,只能單純從字面上去理解文意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但是透過聆聽朗讀的方式,更能感受作者所要傳達的情意。大部分的國文課都是一句一句聽老師解說,如果以聆聽課文的方式,不僅可以自己思考句意,且想法能不受課本解析的約束,可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利""的方式,不僅能感受到作者的情緒,還能有一種自己就是作者的感覺。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