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閱讀測驗試題解析法之範例/畢仙蓉老師

惠文高中106年第一學期國三第一次段考試題解析法之範例/畢仙蓉老師
       真的沒記錯!許多年前,三家出版社尚未有此種解題法的任何參考書或樣本產出時,三家業務主管都採訪過我這套教學法,最後也聽從我的建議跟他們的上級反應,而含這類解題法的參考書就紛紛出籠了。今日強調的重點是:不要依賴參考書,讓學生課堂養成習慣才重要。



二、閱讀測驗:選出最適當的答案(每題2分,共10)
()
很早的時候,曾問過自己,如果是花,願意是哪一種花?剛開始,總希望是最美麗的。後來,我希望是一株香氣襲人的花,香得讓人神魂顛倒。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之後,我只想不要被插在花瓶裡就可以了。後來,我感動於牽牛花強韌的生命力,竟連被扯斷在草堆裡,還能從容地迎接陽光,把「碗公」一個接一個地打開。雖然它被拘在枯草堆中,動彈不得,但拘得了一時,豈拘得了一世?它那生命的觸鬚必定會再度伸出來,再抓住泥土,再呼吸空氣。原來,這世界對於強韌的生命力是無可奈何的。一地的牽牛花,它哪裡懼憂花朵被踐踏、藤蔓被截掉?踩得碎花,可踩不碎潛藏於大地腹部那雙蠕動的巨掌。只要巨掌動,自有花朵不停地迸出來;只要有泥有土,便天地間自由來去。牽牛花,何屑於區區一瓶供水?    (節錄自簡媜〈碗公花〉) 
  42.(  ) 在這段文字中,作者稱頌的人生觀是:()做卑微的工作,樹高傲的自尊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人唯有向自然謙卑,才能找到生存之道 ()繁華落盡之後,生命的強度與深度。
學生提問:為什麼答案不是()()
畢仙蓉老師解答:我們不妨先這樣假設:
假設答案是()那麼文章裡,應該有強調「卑微的工作」與「高傲的自尊」這兩個屬於()的重心。依教育部國語辭典解釋「卑微」是「低下渺小」的意思。或許有學生認為「花朵被踐踏、藤蔓被截掉」這就是「卑微」的意思,但「花朵被踐踏、藤蔓被截掉」是「遭遇」,並非從事的「工作」
另外,「高傲」的意思是「驕傲自大」,一般是貶抑詞,但「高傲的自尊」雖然不是貶抑,是指「不被環境擊倒的精神」,也確實可以呼應文中「雖然它被拘在枯草堆中,動彈不得,但拘得了一時,豈拘得了一世?它那生命的觸鬚必定會再度伸出來,再抓住泥土,再呼吸空氣。」然請記住畢老師這句叮嚀:「選擇是比較來的。」畢竟文中「花朵被踐踏、藤蔓被截掉」是牽牛花的遭遇,不是它(若想擬人化,用「他」也無妨)做什麼事,相較於本題正確答案()來說,()更沒有錯誤。文中「總希望是最美麗的」與「一株香氣襲人的花,香得讓人神魂顛倒可以呼應()選項中「繁華」象徵的美麗意象。此外,有頗多線索可以呼應()選項中「生命的強度與深度」如文中「我感動於牽牛花強韌的生命力,竟連被扯斷在草堆裡,還能從容地迎接陽光」。又如:「雖然它被拘在枯草堆中,動彈不得,但拘得了一時,豈拘得了一世?它那生命的觸鬚必定會再度伸出來,再抓住泥土,再呼吸空氣。」以及「原來,這世界對於強韌的生命力是無可奈何的」、「它哪裡懼憂花朵被踐踏、藤蔓被截掉?」「踩得碎花,可踩不碎潛藏於大地腹部那雙蠕動的巨掌」。如此還寧願選()而不選()嗎?
       至於為什麼不選()呢?畢老師再分享一種思考方式:
 假設答案是()「人唯有向自然謙卑,才能找到生存之道」,文章應該設計成:「人不能無視於大自然的存在,不能傲慢地為所欲為,而應該知道大自然的偉大並心存敬意,需學習大自然中的種種精神且不隨意破壞大自然……」等諸如此類說法可以呼應()選項「人唯有向自然謙卑」的意思。然而文章寫的是牽牛花的精神,文中雖然提到「人」的角色,但沒有暗示「謙卑」的意思。再說()選項「才能找到生存之道」如果它是將()選項視為正確答案的理由,那麼內容應該設計成:「為了生存下去,必須……」,那麼全文就要改寫成一株牽牛花為了生存下去,才不得已……。

     試想:「謙卑,才能生存」聽來是不是比原文的設計消極呢?若是依照畢老師訓練的「閱讀理解能力之判斷關鍵詞」來說,訓練有素的學生很快即會將「謙卑」與「才能」這兩個詞打「x」,絕不會耗太多時間猶豫()選項


【優良學習單】
【優良學習單】
作法補充
1.     先由學生自行閱讀與畫記
2.     後由小組討論方式解決自行閱讀時遇到的問題
3.     小組無法短時間內解決的問題
可跨組請益或向老師提出協助需求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國語文教學革命之一/畢仙蓉老師 


        古典詩詞,文論專家周振甫先生說:「『專以沉思力索為事者』的默讀雖然可以得到啟示,但跟誦讀時『心凝形釋,冥合於言議之表』的狀態還有所區別。」我認為周先生這段話應該可以這麼解釋:「在默讀中極力思考創作者的心思,雖然有可能獲得啟發,但是比起讀出聲音的那種更顯投入的精神,後者更可以與作者精神合而為一,而非只是理解字面傳達的義理。」為了誦讀至最貼近作者思想與情感,必會要求自己徹底了解作品內涵,這比一般默讀的「大致了解」或「可能已經了解」更紮實。「朗讀」呢?由於聲音必須明朗,使作者的思想、情感被聽眾清清楚楚感受,因此它又比低聲地讀更下功夫。一個朗讀者下功夫,聽眾若是專心,能不更清楚感受到作品內涵嗎?我們一般教學,有多少是老師拚命講述,而學生拚命作假(假裝專心聽、假裝認真抄筆記,其實都心不在焉),知道嗎?如果我們設計一份學習單,它是必須透過專心聆聽專業朗讀才能作答,且才能測知對文本理解與感受多少,那麼哪些學生是真正在學習,而哪些學生根本是假裝學習,教師批改時,便知答案。當然這種教學法會讓過去「學習投機」或「作假」慣了的學生抗拒,這就像分明有良好的E化設備,而必須讓他們親自操作電腦、親自找尋資料、統整資料一樣——讓他們抗拒,因為他們真正的學習精神,將被攤在陽光下一一被檢視而無所遁形
              我們的教學環境一般而言是「常態分班」,面對素質參差不及的孩子,沒有理由犧牲任何一個孩子,更沒有理由為了一個孩子犧牲一群孩子。例如:不能因為擔心班級有少數學生會在電腦教室上課時放肆使用電腦,便放棄訓練大多數孩子蒐集資料與統整資料的能力。也不能因為少數學生學習較慢或是根本不專心學習,便把一堂課的時間花上許多在指導他們,而忽略大多數想要學得更多的孩子。
        面對常態分班下的環境,每位教師千萬別忘記我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家長寶貝」的事實。雖然無法一次同時顧及全部,但總不能犧牲大部分。當然老師仍要有一顆誠懇的心鼓勵每一位孩子有自學的精神,其中鼓勵孩子找時間請教老師或同學。為了避免有些家長操之過急、偏袒自己的孩子而誤解老師,老師您千萬記得至少要做到兩件事:一、凡努力過,要留下證明(教學網誌是最有效的證明,其中必須有學生的學習單)。二、利用書信往來將老師提供給全班的學習資料(甚至成果)寄給家長,以證明老師沒有忽略任何一個孩子。
       國語文教學革命之一即是讓我們孩子的學習——真的假不了。以下列舉幾個專心學習的孩子他們的學習單,另有更多可以證明孩子學習專心度的作法,請自行搜尋《試在畢得》:
優良學習單之一
(真正複習文意)作法與說明請見〈文意如何複習/畢仙蓉

優良學習單之一
(真正思考如何解題)
作法與說明請見〈將疑惑轉為思辨力訓/畢仙蓉

優良學習單之一
(真正了解作品內涵並訓練省思評鑑力)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文意如何複習/畢仙蓉


         要段考了!段考、月考、定期評量……,雖然名稱不同,但皆是驗收學生的學習成果。老師製作複習講義供學生閱讀,如何確知學生吸收的情形?長久以來我要求學生以「畫記關鍵處」的方式證明自己閱讀的專心度。「凡努力,必留下證明!」這是我從「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句話昇華而來。「留下證明」更明確表示自己努力思考及理解的過程,這才更有說服力,不是嗎?無論是老師的努力,或學生的努力──老師教些什麼,學生做些什麼;老師用心多少,學生做到多少──不留證明,哪天遇上懶於學習卻將責任推卸給老師的學生,或遇上聽信孩子片面之詞而不認清孩子實際程度與學習情形的家長,認真的老師如何證明自己付出的精神呢?今日以「文意複習」這項作法為例,讓老師監督學生的專心度,也讓家長看見老師認真訓練學生思辨力的結果。提供優良範本之前先說明:「文意複習」是以當今「國中教育會考」著重的閱讀理解能力為主,製作的這份講義來自南一出版社國中國文第五冊。學生必須自行判斷哪些題目是在「未提供文本」之下而無線索可循的試題,若發現則告知老師以便提醒全班該題不須作答。由於平日即已訓練「從文本尋找線索」,今日複習即不含此項,這也使學生專心尋找題目敘述的線索。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將疑惑轉為思辨力訓練/畢仙蓉


                 一般老師在學生測驗之後,會親自為學生解惑。認真的學生除了聆聽外,還會認真記錄。倘若我們把這種教學法改成由學生解答同儕的疑惑,或是由老師設計題目反問學生的看法,您想這堂課,學生會有什麼樣的收穫?別讓我們的學生永遠是等著別人告訴他「為什麼」而是要讓他們習慣自己思考「為什麼」他們才真是會思考、能辨別的人。思辨能力訓練是我國文教學裡極重要的課程。以下列舉兩題近日複習考的問題,供老師們在班級進行,若每位學生都有一臺電腦使用則更好(訓練學生蒐集資料、擷取資料與統整資料的能力)
(C )1.「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 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一句表現作者的何種神態? (A)自我解嘲(B)意興闌珊(C)從容自在(D)自欺欺人
成語解釋(建議:教學環境與時間許可,最好是由學生自行查詢並記錄)
自我解嘲:自己用言語或行動來掩蓋或粉飾被人嘲笑的事。
意興闌珊:興致已經消失。
從容自在(從容自若):沉著鎮靜,神態自若。
自欺欺人: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提問:為什麼答案不是(A)自我解嘲?

(B)2.「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ㄩˋ 虞ㄩˊ美人)有關此詞句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旨在表達心懷故國的感傷 (B)「春花秋月何時了」 表現作者寂寞難耐的心情(C)「小樓昨夜又東風」點出春季及風從故國吹來 (D)「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乃因美好月色而引發故國淪亡之傷感
   提問1.  (A)為正確敘述,線索何在?
   提問2.小明認為(B)是正確敘述,因為他說寂寞難耐才想起失去的國土。你如何為他解惑?
   提問3.:阿盛說他知道詞裡確實看得出當時是吹東風,也就是春風,但不知如何證明那春風是從故國吹來。你如何為他解惑?
   提問4.芊芊不知道(D)為什麼是正確敘述。她疑惑為什麼作者是因為美好月色而引起思念故國的情懷?你如何為他解惑?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