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這本書多有價值又多迷人
看看它帶給一群學生的智慧就知道了
學生作家與你們分享他們閱讀的故事與聯想
原刊登於《我抓得住》因舊平台資料不易搜尋得到,今重新整理放於《試在畢得》
閱讀,可以和品格教育結合,更可以與寫作先後進行──在寫的過程一再整理與思考,然後內化......。如何讓學生讀得有效且寫得愉快?須考量選擇的文本類型與課堂時間控制,最重要的是提供學生一個發表的舞臺,讓學生感受自己作品的影響力也欣賞同儕的思維及文字。
勇敢面對自己 / 涂嫚容
人,應該了解自己,勇敢面對自己的缺點,才能贏得更多人的賞識 。
嵇康對趙景真說:「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大將白起的風範,只可惜器量狹小了點。」趙景真回說:「量日影的竿子不必太長,就可以測得天體的度數;短短的律管,亦可以測量節氣的變化。因此,人的器量何必要大呢?看有沒有見識便足夠了!」
第一眼看到這則故事,我認為趙景真說得頗有道理。但經反覆思考後,卻又發覺他這樣的行為是在蒙蔽自己,害怕看見自己的缺失,進而掩蓋事實。這種「鴕鳥心態」容易使人變得不誠實,既不了解自己又剛愎自用,更也有可能因此與人不斷發生爭執。
但還是有人持續犯下這種錯誤,例如──我。我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別人的勸說,往往當作耳邊風,導致劣根子始終沒有拔除,常跟人有摩擦。有過好幾次,每當我大喇喇的說話、咧嘴哈哈大笑時,一旁總會有人默默的提醒:「收斂點兒。」我往往只是聳聳肩,不以為意的說:「總比做作來得好。」而他們則總是無奈的苦笑,搖搖頭離開。
我十分清楚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每當我聳聳肩時,都在蒙騙自己,都在掩蓋缺失,這樣對自己不誠實、不了解自己,要我怎麼去誠實面對、了解其他人呢?而這樣的欺瞞,遲早會帶來我與他人的糾紛,如果釀成無法挽回的錯誤,豈不是虧大了嗎?與其讓自己淪落至此境,還不如一開始便聽取旁人的意見,把這個劣根子連根拔除!
要先了解自己,才能更進一步突破自己。如果連小小的缺失,都無法面對、不願改善,那又要旁人如何賞識你呢?
愛‧自由 / 蔡易軒
愛他,不一定要讓他留在你身邊,有時候放手、還他自由,也是一種愛的表現。
晉朝,有個人叫支遁,他非常喜歡鶴。一天,有人送他一對鶴。不久,在他的細心照料下,鶴長大了,想要展翅飛去,支公捨不得,所以將鶴的羽翼剪除,使他們不能飛行。鶴被剪除羽翼後,失望的看了看自己的翅膀、拍動翅膀,卻怎樣也飛不起來。支公感嘆的說:「既然有直上雲端的資質,又怎麼能做給人看養的玩物呢?」於是等到鶴的羽翼再次長齊之後,就把這對鶴放走了。
我叔叔是個愛鳥人士,家中有一隻鸚鵡,他常常跟牠講話,也教牠講一些基本的句子。但每次去叔叔家看牠,經常見牠頭朝天空。雖然住在叔叔家裡,不用像在外面的野鳥一樣風吹、日晒、雨淋,也不用去找食物,晚上睡覺的時候也不必擔心會被其他動物吃掉,但就是少了──自由。
有很多像我叔叔或支公一樣愛動物的人,給牠們吃最好的飼料、住最好的籠子、請最頂尖的獸醫幫牠們檢查身體,甚至還有衣服或配件,可以幫自己的動物打扮得漂漂亮亮。但有沒有想過?牠們真得喜歡住好的籠子嗎?最好的飼料真得比野外的果實好吃嗎?被打扮成主人喜歡的樣子,有比外面清新的風吹在身上的感覺好嗎?也許牠們最喜歡的是站在樹枝上的感覺,也許牠們喜歡吃野外的蟲子,也許牠們喜歡迎著風飛翔。那為什麼還要限制牠們呢?我們也不喜歡被限制啊!
愛他,不管人還是動物,放手,讓他自己去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他自由,你輕鬆,不是一舉兩得嗎?
友誼裡的珍貴因子 / 蕭佩宛
我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真正的朋友是在有困難時最不吝於伸出援手的人,即使用自己的生命來做交換。
東漢荀巨伯到遠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到胡人來攻打。朋友對荀巨伯說:「我是個快死的人,你走吧。」荀巨伯卻對朋友說:「這種不顧朋友性命的事,是我荀巨伯做不出來的。」
胡人看到時荀巨伯說:「城裡的人都跑光了,為什麼你還待在這?」「我的朋友正病危,不能不顧惜他的生命而自己逃跑,我願意以自己的性命保住他。」荀巨伯這番話感動注重義氣的胡人,不僅救了自己、救了朋友、還救了整座城。
朋友,是把「義」擺中間,時時刻刻替朋友著想。多年前,我與班上某位同學發生一點小衝突,每次見面每次吵。有一次因為不小心的碰撞打了起來。我的三位朋友都站在我的前面保護我,即便對方掄起拳頭,他們也不讓步。還有一位朋友為了我們倆的私人恩怨受了傷。
我當時站在後頭毫髮無傷,既覺得很謝謝他們,又覺得有更多對他們的抱歉。明明是自己惹出來的麻煩,卻是他們替我挨拳受罵,他們卻不曾為此事責怪我,只跟我說:「保護好自己,別再讓自己受傷了。」或許這就是身為朋友的勇敢吧!
因為他們,我了解到朋友之間「義」的重要。義,就是朋友有難時會勇敢的伸出援手;義,就是即使替朋有挨了罵、挨了拳,第一件關心的事仍是朋友是否受傷;義,就是不管你是否有錯,也要讓你知道怎樣對你最好,怎樣你才能最安全,即便自己要付出代價。
「義」的可貴,在現今社會裡比「利」的誘人更難尋──人們經常為了「利」而放棄「義」。或許其他人認為「利」才是最重要,但我仍會不顧一切珍惜友誼裡的珍貴因子──義。
理性與感性 / 賴明謙
一個理性的人在火冒三丈時,能以他的理性把自己那強大的情緒壓倒下去,使一件事能以「理」來完結。但太理性的人,有時也應該感性化。
晉朝簡文帝擔任撫軍時,坐榻上面有層灰,也不讓人把它擦掉,看到老鼠從灰塵上走過的腳印,就把這視為好運要來了。參軍見老鼠在日正當中跑出來,便用手把牠給打死。撫軍很不高興,部下見他的臉色,就想去糾舉這殺老鼠的人。誰知撫軍阻止:「老鼠被殺,我現在還很難過;而你又要因為老鼠的死去傷害人,這樣做不好吧!」說來,簡文帝當時不因死了他所愛(老鼠)而殺人,確實很理性,他的這項事蹟,也才傳為美談。
談到「理性」,身邊常常看到很多人,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提不起勁,很不快樂,為什麼呢?不是太過於「理性」,就是太過於「感性」:處理工作上的事嚴肅過頭,或只考慮對自己有利才做,沒把對他人的感情加入裡頭;要不就是喜歡的人就對他好,討厭的人就一味說他不是;愛這工作就做,不愛這工作、差事就不高興去做──這類的人頗多。
人家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在吃過虧或受到嚴重懲罰後,對於決定一件事的合理與否,會較「理性」、圓融。以前,我常常未把自己的功課或差事做完就跑出去打球,媽媽知道後,便在每次我跑出去玩之前,檢查我所做的事,才會放我自由──讓我像匹馬一樣奔出。
為什麼我會沒把所有事做完就出去玩呢?因為無法壓抑住那心裡的惡魔──衝動,無法抵擋住那強大「球」的誘惑,無法用理性的銳箭射穿感性的利盾,使得我走向錯誤的軌道上。
當一再堅持自己的思想時,請放下心胸,試著用理性思考;在一件事上,一直被嚴肅的氛圍牽著鼻子走時,請用感性想想自己應該怎麼做個有情的人。
化腐朽為神奇 / 程韻綸
毫不起眼的小物品,收藏起來後,或許可做不時之需,而陶侃就是這樣一位節儉的人物,也是懂得未雨綢繆的典範。
陶侃謹慎嚴厲,做事勤勉努力。有次出任荊州刺史,命令船官把鋸木頭所剩的木屑全部收藏起來,不論多少都不能丟棄。那時每個人皆不明白他的用意。後來在一次集會時,正逢積雪初晴,廳堂前面的臺階在下雪之後依然潮濕,於是陶侃下令用木屑把臺階覆蓋起來,讓大家行走時,完全不受妨礙。
還有一次,他叫士兵收藏粗厚的竹頭,那些竹頭堆積得像山一樣高;後來桓溫討伐西蜀時,需要製造船隻,陶侃就把那些粗厚的竹頭全部用來做船釘。
其實陶侃的理念就和我們現在的「環保」一樣:我們做資源回收,把不要的東西再利用,讓這些原本已經派不上用場的「垃圾」變為有價值的東西。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留心,化腐朽為神奇,並珍惜身旁的每件物品,想想它除了某種特定功能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用途──這種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的心,正是我們每個地球人該有的。
讀完陶侃的故事,想到自己有次幫媽媽買晚餐:回家後匆忙地把晚餐拿出來,索性把那塊墊餐的紙板丟到紙類回收桶。媽媽看見後就對我說:「你可以把那塊紙板拿來做很多事,比如說把它放在書包底部,這樣書本就可以整齊的放;你也可以把它拿來搧風.你看一塊紙板有這麼多功用呢!」媽媽的這番話點醒了我。以前,我總是不想想東西的其他用途,浪費了好多回收再利用的機會;現在,我善用任何事物,把握住每個讓我惜福的機會。
隨手做環保,其實不困難。陶侃的故事讓我知道「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也讓我更懂得愛惜每件身旁的東西。
常存知足心 / 賴美琪
自幼,就有一個問題常徘徊於心中:為何電視中,那些窮困的人即使只得到別人施捨的一小片餅乾,也可以露出滿足的笑容?至今,這心中的迷思,也獲得解答……
有則故事是這樣的:晉朝王恭自遠方回來,好友王大前去探望。當王大看見王恭做的竹席時,便向他要一個。王恭也未拒絕,但從此家裡沒有竹席了,只好拿以前的草席來用。王大知道這件事,羞愧的對他說:「我以為你買了很多張,所以才跟你要一個。」「那你可就不了解我王恭了,我從不買多餘的東西!」王恭緊接著說。
「知足!」常掛在長輩的嘴邊:當嘴裡塞滿了巧克力,卻又想要再伸手拿時,就會聽見;當碗裡已放滿了我最愛的地瓜葉,仍舉起筷子,準備再盛時也會聽到。原來「知足」是對一個貪心的人最好的提醒,它同時也是為了避免製造不必要的浪費。由於我自己就曾是這樣的人,所以對於知足,深感它的重要!
在一個炎熱的中午,肚子已咕嚕咕嚕的叫,早就拿好碗,等待那悅耳的下課鐘響起,打算一馬當先,第一個衝去排隊。十分鐘……五分鐘……一分鐘……,越是靠近中午,我那不爭氣的肚子就叫得越大聲。突然──打鐘了。我早已準備好,果不其然,是第一個排隊的。哇!毛豆!看見我最愛的食物,不禁食指大動,一個不小心,已盛了滿滿一碗的毛豆了。我拿起筷子,吃著美食。怎麼一直看不見碗底?我摸著肚子,看著還有一大碗的毛豆。霎時,心裡浮現了兩個字──「貪心」!
看著那一大碗的毛豆倒掉,心裡有些不捨及愧疚:不捨把那些好吃的食物倒掉,愧疚浪費了食物。也許一開始不要那麼貪心,能知足,或許就不會造成這些浪費了。
人要學會知足,我們之所以會喜新厭舊,或是拿了過多的東西,其實都是因為貪心,貪心的人總是給人醜陋的感覺。我想那王大即使沒有竹席,家中一定也有其它可坐、可臥的東西,何必想著眼前原本不屬於自己的竹席呢?
一個人如果時時存著「知足心」,應該就可以大敗「貪心」了!
學有創見 / 林庭亘(ㄒㄩㄢ)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想法也各有不同。同樣的題目,不同的人,寫出來的內容都各有特色,何必抄襲呢?學有創見才是可貴。
《世說》有一則故事:晉朝時,有個人完成了<揚都赋>這篇作品,於是他的親戚幫他大力抬高身價,大家聽了紛紛競相抄寫。而謝安看見了,覺得這樣是屋下架屋,事事都模仿他人,作品就會變得狹隘、無價值了。
確實!雖然很多大師或成功的人一開始都是模仿前人的作品,但過度的模擬是不好的。有可能你對某件事的看法很獨特,而無法將自己的才華和意見發揮出來,就真得很可惜了。
上了國中,老師常常讓我們練習寫作文,題目一下來,許多人寫的方向差不多,都是一般世人的觀點。而有些同學就會往不同方向發揮,反而受到老師的青睞。
我有時也會像故事中的那些人,想模仿課文中的題材,結果寫出來的,連自己都覺得沒有新意。後來聽從老師的建議:寫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想法,果然越寫越有味,也越有興趣。
我們在社會中生存,難免思想會被他人影響,但我們也不能人云亦云,否則就會像故事說的──變得狹益、淺陋了。何況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有不一樣的風格,如果過度學習他人寫文章的手法,就無法擁有自己的創意,還有可能阻擋一個發揮才能的機會。
想要寫好文章,就是不要盲目的跟從社會大眾的觀念,有時寫一個嶄新、屬於你的文章,雖然一開始可能會被排斥,但如果是自己發揮創意和用獨特技巧寫的好文章,還是會受到重視的。
不過,為反對而反對的言論,或是譁眾取寵、混淆視聽的說話,都會引人詬病──這可不在我說的「創見」和「創意」之內了。
從善如流 / 陳威翰
這個世界上,沒有天生完美的人,但是,人們卻可經由他人的勸諫、批評,知道自己的缺失,然後改進,使自己更加卓越。
宋朝戴復古曾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意指黃金再怎麼純,當中還是有雜質。人也是如此:再完美的人,仍有缺點,也會出些紕漏。
宋朝戴復古曾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意指黃金再怎麼純,當中還是有雜質。人也是如此:再完美的人,仍有缺點,也會出些紕漏。
晉代嵇康曾覺得趙景真的雙眼炯炯有神,頗有秦國將軍白起的風範,只可惜器量小了些。趙景真聽到之後,不以為意,認為一個人的器量不必在大,學識才是最重要的。也許趙景真對自己有信心,且能表達自己的人生觀是件好事,但是他當時若能體會到兩者相輔相成的道理,並欣然接受嵇康的勸誡,力圖改進,那麼,他可能就不只是驍勇善戰的將軍而已。
後人應該以此事作為警惕,隨時告訴自己:其他人的勸告是為了自己好,一定要盡力改進,萬萬不可成為如趙景真一般,器量狹隘的人,否則,最後吃虧的,將是自己。
現在的我,面對他人的勸誡,一定欣然接受、虛心檢討、盡力改善,原因就是之前實在是因為器量狹小,而留下太多遺憾。
現在的我,面對他人的勸誡,一定欣然接受、虛心檢討、盡力改善,原因就是之前實在是因為器量狹小,而留下太多遺憾。
到國二之前,我因為無法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而將許多人的勸說當作耳邊風──左耳進,右耳出,讓父母、老師和同學,都相當困擾。偏偏我又是個毛病不少的學生,因此錯過了很多自我改進的機會。其中,最讓我後悔的,就是讀書方法。
整個國一,雖然老師建議我其它比較有效率的讀書方式,但我仍固執己見的用錯誤、事倍功半的方式讀書。雖然成績名列前茅,但卻讓我相當疲憊、沒有讀書的熱情,直到現在,我仍想在暑假休息後,才用老師一再勸說的方式唸書,但是如今整個國二上學期,卻成了我適應新方式的「適應期」,名次也如股市般起伏不定。我開始後悔:當初怎麼沒有早一點接受老師的勸誡,讓自己現在這麼辛苦。
從過去那個完全不採納他人意見的我,到現在這個我,我想,我應該蛻變了。我如果能繼續保持這樣的態度,想必日起有功。
從過去那個完全不採納他人意見的我,到現在這個我,我想,我應該蛻變了。我如果能繼續保持這樣的態度,想必日起有功。
我雖然沒有趙景真的威風,但我已經知道懂得從善如流,才是真正的學習,也才能真正的成長。
轉個念,會更好 / 蔡雨彤
人生中總會發生不如意的事,每個人有自己處理和解決的方式,卻造就不同的結果,差別即在那一念之間。
東漢徐孺子九歲時的某一天,在月下玩耍。有人對他說:「如果月亮裡空無一物,應該會非常明亮吧!」徐孺子答:「那可不一定!就像人的眼睛裡有瞳孔一樣,沒有了它,一定不明亮。」
事情不是絕對的,好與壞的分別便看我們如何思考。徐孺子運用不同的觀點,看到所擁有的,而不是奢望事物為我們改變。反觀現代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擁有的已經足夠使用,無窮的欲望卻蒙蔽了雙眼,掉入永無止境的深淵,不滿足及不快樂不停地循環著……。轉個念,珍惜所擁有的,不覬覦我們沒有的,豈不更愉快、更好嗎?
之前參加一個比賽,我並沒有得名,一整天心情鬱鬱寡歡,臉上一個笑容也擠不出來。爸爸便對我說:「事實已擺在眼前,沒有人能改變。從另一個角度想,這不是一次很棒的經驗嗎?」聽完爸爸這番話,我轉變了想法。發現這件事並沒有想像中嚴重,且在比賽前的訓練中受益良多,也認識新朋友。多了一次經驗,下次改善問題癥結,必定會進步。再次的,我又充滿元氣,果真,想通了就快樂!
遇到瓶頸時,若怨天尤人、垂頭喪氣,是沒有意義的,只會徒增自己的痛苦而已。開心,是一天;難過,也是一天。樂觀的面對自己、他人或處理善後,才是積極的人生觀,並且多往好處想,就愉快多了。
我們無法改變事實,但可以掌握自己的心。當沮喪或不滿來臨時,轉個念,會更好!
謙虛與雅量 / 王伊汝
對一位成功的人來說,謙虛與雅量尤其重要。在成功時自傲,將會阻礙自己進步;在被批評時一蹶不振,將會阻擋自己通往成功的路。
從前有個人叫阮宣子,因為一個令王衍滿意的回答,而受到他的賞識,因此王衍就封阮宣子為「三語掾」(只回答三個字就被任用的屬官)。衛玠卻嘲笑阮宣子:「一個字就能被任用,何必靠三個字呢?」阮宣子回答:「若是得到天下眾望的人也可以不說一字被任用。」沒想到兩人成為了朋友。
阮宣子認為自己並不是得到天下眾望的人,所以要用三個字才能被任用。對於衛玠的嘲笑,阮宣子也不以為意,代表阮宣子是個謙虛又有雅量的人。
當被讚美時如果能發自內心,而不是只有表面的謙虛,那麼這會促使自己再向上爬一步,因為覺得自己其實沒有別人讚美中的那麼棒。當被批評、嘲笑時,如果能虛心接受指教,並且不把那些惡語放在心上、不與嘲笑自己的人計較,那麼這會讓自己的情緒管理更加進步,而且能夠了解在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個甚麼樣的人。
有一次,我在田徑比賽中創了學校一百公尺與二百公尺的最快紀錄,當時我非常以自己為榮,因為全校的老師與學生都認得我,但教練卻對我說了一句話:「謙虛才能使自己更成功。」在往後的比賽中,我深刻的感受到這句話的涵義:如果覺得自己沒有別人口中那樣的好,那就會想要更努力。
還有一次,班上的同學排擠我、嘲笑我,好多次自己都忍不住要破口大罵,但母親卻對我說:「一個有雅量的人能讓別人尊重你。」後來我不與他們計較,他們也停止了對我的傷害。
所以大部分成功的人都具備著「謙虛」與「雅量」的美德。謙虛能讓自己更上一層樓,雅量能使別人更加尊重自己,或許還能吸引許多志同道合的人呢!
理性與感性 / 舒毓婷
「理性」與「感性」,這兩種性格無絕對的好壞,但是若把每一件事都用感性的態度去面對,是否產生了負面的問題?
也許在面對種種事情(或說考驗)時,人總會帶有許多情緒。假如自己遇到挫折,是否能用理性的態度來面對並坦然的接受?有些人,認為事情只有「對」與「錯」這兩個結論,但不盡然,或許能夠從別的角度去想想。
在任何時候、面對任何事情、思考任何事,不可能沒有衝動的時候,因為人非聖賢。
我曾聽過一則故事 ﹕晉朝簡文帝擔任撫軍時,他只要發現灰塵,便自己用手去擦拭,發現老鼠從灰塵上走過,認為那是件好事。一日,一位參軍看到老鼠,伸手去打死,看撫軍臉色凝重,屬下怕撫軍生氣而彈劾殺老鼠的人說 :「老鼠是誰打死的?拖下去斬了!」撫軍卻說 :「老鼠被殺死,我是難過,但因老鼠而殺人,恐怕不行這樣做吧!」這故事不就說明了一個平日再怎麼重感情的人,也不能失去理性?
在很多時候,有些人認為不感性的人,真是鐵石心腸;對於這種無動於衷的人,很容易產生反感。但是否想過:當感性重於理性會發生什麼事呢?如有人因一時衝動,而做出無法挽回的悲劇,那不是得不償失了。
有一話說:「生氣的時候,智商只有三歲。」這是真的,任何人不管是感性、理性,都應該在適時作適當的情緒管理,使自己不因一時情緒激動,而傷害別人、傷害自己──這是人影響自己人生很重要的一門課題。
只要轉個念 / 洪卉玫
很多事物的存在有人認為是一種阻力,但往另一個方面想,它卻有可能是一種助力,所以凡事沒有必然。
我曾經聽過一則小故事「月中無物」 ,它是在描述徐孺子九歲時,有一次在月下玩耍,路人經過並對他說:「假如月亮裡沒有東西,應該會變得非常明亮吧!」徐孺子回答:「不能這麼說啊!這就好像人的眼睛裡沒有了瞳孔一樣,沒有了它,一點都不會明亮。」這篇故事讓我領悟了一點道理,而這個道理也使我在往後面對事情的態度改變了許多。
記得有一次,我無意間從朋友的口中聽說了一位同學在我背後說是非,且他也製造了一些不實的謠言。當下,我非常生氣,很想去大罵他一頓,可是想起了自己曾讀過的故事,也打消了原本想興師問罪的念頭。
凡事應該要往另一個方面想:我現在就去罵那位同學,雖然可以痛快些,但他若不承認,我又能怎麼辦呢?更何況生氣對身體也會造成傷害,這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對我來說,一點好處也沒有。而我如果接受他所說的〈雖然大部分都不是真的,但還是有一些是我的缺點〉,把我的缺點改掉,別人就沒辦法再製造不實的謠言,對我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所以這件事使我把阻力變成了助力。
遇到事情時,不要只往表面想,表面上可能是對我們有害的事物,但其實它有可能帶來的是一種對我們有幫助的力量。所以不妨相信:只要轉個念,應該會更好。
換個角度想 / 周煒珊
人世間太多的事,沒有是非對錯,沒有絕對或一定。但事情的走向,卻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你想它是好的,它就是好的;它是壞的,它就是壞的。憑藉著個人的想法,有些事看來是阻礙,但若換個角度想,或許會有令人驚艷的結果。
東漢徐孺子在九歲時,有一回曾在月下嬉戲。有個人對他說:「如果月亮裡沒有東西,應該會非常明亮吧!」但徐孺子反駁道:「這可不一定!好比人的眼睛裡有瞳孔一樣。如果沒有瞳孔,一定不會明亮的!」
徐孺子年紀輕輕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真是不簡單。如同上面的故事,同一件事情,從不同角度去看就有不同的結果。有些事,看來是危機,誰知道它有可能是種轉機呢?許多人成功的祕訣,就是在逆境中求生存。
同樣一件事做起來,為什麼有的人抱怨連連,心不甘,情不願,潦草敷衍;有些人做得很愉快,樂在其中,做得既快速又完美?這就是心境上的差別。
同樣的,在生活中,有些人或許覺得要求自己的那些人很「機車」,要求很高,不管做得多好,他總是不滿意?但成功之後,要謝謝的往往就是那些人。
國小時,班上的衛生股長是出了名的嚴格,不管我怎麼認真的努力工作,他總能找到任何一個被我忽略掉的漏網之魚。「拖把要換水!」「這裡還有那裡,妳到底有沒有掃?」以前在我心裡,這些只是無理的「碎碎念」,我只想左耳進右耳出。但多年以後,上了國中,我當了班上的衛生股長,也知道玻璃怎麼擦最乾淨、地板要怎麼拖才會閃閃發光、掃地時如何把所有的死角都清得一乾二淨。我終於明白他當年當衛生股長時的用心良苦。
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當年看似無理的嚴格,卻無形中幫助了我。想想:老師、父母要求我們念書、補習,或做東做西,還不都是為了我們的前途著想?
換個角度想,一樣都要完成的事,與其做得要死不活,不如開開心心的完成。
轉個念,會更好 / 陳奕均
人常用自己的觀點看待每件事,而做出錯誤的判斷,甚至誤會他人、搞得自己一肚子氣,還生出許多麻煩。殊不知有時候,轉念會更好。
徐孺子九歲時,有人告訴他:「如果月亮裡沒有東西,大概會很明亮吧!」他說: 「未必如此,如果人眼裡沒有瞳子,就不可能更明亮。」
可見,我們不能只以常理或自己的觀 點看事情,因為凡事沒有必然。如果我們習慣這麼做,就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就像這則故事,故事中那個人就是因為他以常理看待事情,而作出自以為是的判斷;唯有徐孺子能換個角度看這件事情,也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上禮拜,我很認真的上資訊課,努力的把作業做到最好。當我完成作業時,高興極了,這似乎是我做過最令人滿意的一次。
正當心情衝上青天時,突然有一位同學把我的電腦強制關機。在那一瞬間,我ㄧ堂課的心血,全都付之東流。頓時,心情跌到谷底,實在無法接受同學怎麼能開這種玩笑;而他對我做出了這麼殘忍的事,為什麼我還要接受他那毫無誠意的道歉?
過了幾天,我還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後來,我想到老師曾經和我們分享:當她把文章打完,要上傳到網路上時,因為電腦當機而無法上傳,她會這麼想: 「也許這篇文章寫得不夠好,老天爺希望我把它寫得更好,才不讓我上傳。」想到這裡,我試著用這個想法解釋作
業那件事,發現我的確有一個小地方沒有做好,只是礙於時間,無法完成。
於是,我接受了這個說法與事實,心情也好多了。
當我們碰到挫折或或不如意的時候,如果樂觀一點想,常會使自己比較好過, 雖然很多觀點都不一定是錯的,就像我的例子,但如果轉念、換個觀點來看,又會讓自己有不一樣的收穫,那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當我們看一件事情,要從許多不同的觀點思考,才能得到較正確的判斷(雖然正確的有時不只一個);當我們碰到不如意的事,必須轉念、往正面想,才能有更愉快的結果。
孝子不匱 / 郭秉閎
中國五千年來,孝道,一直被稱為美德,是中國文化飲水思源最根本的倫理,但現在,它或許有些黯然失色。
東晉末年,有一位孝子,他是陳遺。陳遺的母親喜歡吃鍋底的焦飯(俗稱「鍋巴」),所以他在郡府擔任主簿時,都會隨身攜帶一個袋子。每次郡府中煮飯,就用這個袋子來儲藏鍋巴。直到後來,遭逢戰亂,來不及把鍋巴拿給母親,就跟著軍隊出征去了。結果軍隊打了敗仗,士兵四散,大多數都餓死,唯有陳遺靠著那包鍋巴得救。當時的人都認為那是他平日孝順的回報。
我想陳遺最後因為孝心而得到什麼回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他能夠不厭其煩的隨身帶著一個袋子,在每一餐過後,挖著鍋底的鍋巴──在每一個茶餘飯後不停的進行?那時,陳遺的心情才是最令我喜歡的,對我來說,世人對他「純孝之報」的讚揚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回到現實,或許我真的不是個孝子,常常把「孝順母親」當成「孝順的母親」。偶爾,我也會賴床、有起床氣、會亂發脾氣、會任性的做著幼稚的行為,完全和「孝順」沾不上邊,但居然不覺得慚愧。只有在深夜看見母親還在洗碗,我才會本能地湧出一絲絲的羞愧,那卻也只是一夜之後就忘記的良心,僅此而已。直到我看到了這則故事,才又重新回想:自己究竟為母親做了多少,重新思考自己究竟錯過多少愛她的機會……,至此,我已自慚形穢。
在那之後,我又讀到另一個孝子的故事,其中有一句話:「孝子不匱,永錫爾類。」說孝子無窮無盡,但真正的孝子,是能把這份孝心傳染給別人的。那則故事中的潁考叔影響了莊公,而陳遺感染了我,對我來說潁考叔是真正的孝子,陳遺亦是。
變通 / 曾泓毓
做人,固然要有自己的原則,但,只知「遵守原則」,卻「不知變通」也是不行的。
范宣小的時候曾因為在後院中挑菜,不小心割傷了自己的手指,所以放聲大哭。照理來說,和范宣年紀一樣大的孩童,遇到這類事情大多都是因為「痛」才哭,而他不是。俗話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范宣會哭是因為覺得自己受傷,對父母不孝,並不是因為痛才哭。由此可知,他從小就是個孝順的孩子。
范宣除了對父母孝順,品行高潔以外,他的為人更是廉明節儉。就像有一次,韓豫章原本要送他一百匹的布料,他卻不肯無緣無故的接受這份禮物。雖然韓豫章一再把數量減半,但范宣始終不願意接受。直到最後,韓豫章問范宣是否寧可讓妻子沒有褲子穿,他才笑著收下。雖說范宣的為人清廉,不會莫名的收下他人贈送的禮物,但從這裡便可間接發現「懂得變通」的重要性!
記得以前國一的時候,因為擔任小老師,需要用到導師室的電腦輸入成績,所以常常往教室對面的導師室走去。每當老師有買些小點心時,也會發給在導師室的同學們。但那時的我總認為:老師教導我們正確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我們就已經非常感謝老師了,怎好意思再吃老師買的點心?所以總是再三推謝老師的好意。老師也因為這樣而教了我們一句成語:卻之不恭,意思是:如果有人要送你東西,前面兩、三次的推謝是禮貌,但如果對方堅持要送,而你再拒絕的話,就是對對方不禮貌了。自此,每當老師有點心送我們時,我都會謝謝老師並開心的收下禮物。
其實,我覺得自己就像文章中的主角范宣一樣,做人原則中的一項,就是不會隨便收下他人贈送的物品。但老師的話讓我了解:有時太過於堅持個人原則,反而會造成對方的誤解。因此,懂得適時變通自己的原則,也才不會讓他人認為自己是個固執的人。
在這個社會上,某些事是堅持原則比較好,但遇到某些事,變通一下反而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冷靜的力量 / 陳宜姍
有時,面對他人刻意的挑釁,沉得住氣,不是舉起白旗的卑微;而是,令對方凜然可畏的氣魄!
某日,諸葛亮率兵攻打北方,駐軍在渭水的河濱。魏明帝擔憂司馬懿衝動而出兵,指派辛毗擔任軍師。諸葛亮與司馬懿在渭水兩岸僵持對陣。諸葛亮深知敵軍的領導者易動怒誤事,便不斷挑釁。司馬懿勃然大怒,一心要出兵和對方一決高下。蜀軍派遣一名間諜窺探,得知魏軍中有位老將,手握黃金大斧,直挺得站在軍營門口,導致魏軍無法出兵。諸葛亮說:「那位一定是辛毗。」
三國志紀載:辛毗為人直率卻不失冷靜,像鴨子游在水面般,水面下的雙蹼快速滑動著,但表面上看不出一絲端倪,他鎮定的守在軍營門口,不管諸葛亮任何挑釁。因為辛毗知道,吞不下這口氣,會使魏軍傷亡慘重──這不禁讓敵軍萌起了敬畏之心。
某日要全家出遊的前一晚,我與弟弟因為一枝鉛筆起了爭執:筆芯被弟弟寫斷了,卻請我削,我認為自己的物品要自己負責,便堅定的說:「你自己削,我在忙!」他也不甘示弱的道:「你是姊姊,幫我削!」我張大眼睛瞪著他,情緒非常不平靜,而弟弟微皺著眉頭和我賭氣,他的眼眸泛著淚光,我非常不悅,無法平息怒氣,但又想想:縱容他一次沒關係,畢竟他若是哭的話,爸媽會生氣,隔天出去遊玩的機會就沒了!「好啦,下次要自己削喔!」語畢,我從弟弟手中接過那枝筆,那股不好的氣氛也瓦解了。我邊削筆邊想剛剛的態度:由氣憤轉為冷靜,不僅全家出遊的機會沒取消,和弟弟的感情也變得更親密。幸好我先意識到「小不忍則亂大『計』」。
辛毗遇到諸葛亮故意的挑釁,保持平常心面對,不致軍隊傷亡;而我,遇到弟弟不合理的要求,放下身段、心平氣和的幫助他,不致爸媽不開心,全家人能快樂的出門。
與人吵架、爭執不休時,或者面對他人無理的取鬧、過分的開玩笑,一律採取冷靜的態度,能使雙方高漲的情緒降至冰點,不卑不亢的從容,也會令人由衷佩服,不是嗎?
情緒的漣漪 /王先禕〈注音ㄧ〉
是否有過一種情緒,本來並不是出之於己?周遭強烈的情緒如墨水暈開般感染了個人,好似一滴水珠,卻讓整盆水泛起了一波波漣漪。
記得只是《世說》的一則故事,說著晉朝的達官名士飲酒相歡時,其中一人見著風景依舊秀麗,而國家卻不再是當年的強盛,便留下淚來。他的這份消極一表現出來,也令身旁的同伴們鼻酸,進而紛紛相擁哭泣。人的生命是與情緒交織而成,因為有了強烈的感情,人的世界總是多采多姿而滿是衝擊;這樣的情緒化也許是上天給的禮物吧,我一直是這樣想著,因為它,世界何不多了趣味與驚奇?
而我也是個有著豐富情緒的孩子,只是一點點小事便可在心頭留下深深的印痕,易受氣氛感染又把一切都看得好重。有個夜晚一直令我無法忘卻──那是一個小學班導師替我們辦的露營,想讓我們在畢業前有個回憶。
在夜晚的營火晚會上,她請我們全部閉上雙眼,聽她講完一段話……。她用溫柔的聲音道著:「離別是我要替你們上的最後一課,勇敢說再見,不要擔心臉上的淚痕,因為付出,所以擁有;因為擁有,所以難忘。再見了,我親愛的你們……」語未畢,任誰也聽得出她哽咽的聲音中包夾著滿滿的不捨。看見老師眼中盈溢淚水,好多人都先哭出聲來,原本只是心裡充滿感動的我,看見大家哭成一片,感動中多了好幾絲不捨,終究還是哭了。這就是所謂的情緒感染吧!卻不是那種依樣畫葫蘆的學法,而是真真切切的情感無法停止的蔓延上每個人的心頭。
一顆靜如止水、不受干擾的心也許是大眾努力的目標,更是成熟的象徵。但是我卻獨愛這樣一個充滿感情的世界,而甚是喜歡一同淚流的感染張力!我喜歡因為有了情緒而更豐富的世界,時時會有不一樣的感情刺激,蔓延開的悲傷抑或憤怒也是那麼吸引著我,還有什麼是更有趣的呢?比起人們的感情。
君子重義不重利/方玄翰
「義」這個字是非常可貴的,在古時大家都以誠意待人,但現今社會,人莫不把利益放前頭。要找到一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朋友可就難了!
《世說新語》一書中有則故事它的主題就是談「重義」。
故事中的主角荀巨伯去探視他生病的好友,正值胡人在攻打郡城,整城的人逃走了,只荀巨伯寧願留下照顧他的好友,也不願逃跑求生存。此舉感動了胡人,最後胡人棄城離去,整座城池也被保住了。
「義」這個字是將羊頂在頭上,有分享的意義。但現今社會中,不乏將義氣放兩邊,利益擺中間的例子,最常見的是商場上的爾虞我詐,再來就是朋友間的互相猜忌、計算。義氣這個名詞好像在小說、電視劇中才看得到了。常常我們會被小說中相挺的義氣所感動,但是在實際的人際關係中卻失去這種情操,「急功好利」變成了主流價值,往往都只能得到金錢等小利,卻可能犧牲友情,甚至於親情……,豈不令人唏噓?
荀巨伯的故事可看出「義」能發揮的極大力量,一人之力勝過上萬雄師,可見義氣所追求的是一種無遠弗屆的精神力量,它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對於義氣,我有個經驗:一次班上為了排球比賽,每個人都努力的練習,希望自己能被選上,為班上爭光。阿奇,我的一位朋友,經過練習後很快就被選上,而我怎麼努力練習,球就是與我作對──我要它東,它就向西,不受我控制,當然也就落選了。正當我沮喪之際,阿奇突然出現在我面前安慰我、鼓勵我,使我重新燃起了鬥志。他也不惜犧牲閒暇,陪我練習基本動作。平常只要有比賽,他也會努力安排我插一角。阿奇不但不會嫌棄我球技拙劣,自己享樂去,反而堅守朋友義氣,這才是真正的朋友啊!
所謂君子重義不重利,小人重利不重義,可見「義」是屬於精神層面的高貴情操,是一種注重可長可久的影響力,而不是物質或金錢可以計算的短視近利。我們現在正處於學習階段,正在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千萬不要因為重視利益而使眼界變小,應該學習「義」的真諦,讓世界變得無限寬廣 。
讓思考換個方向走 / 劉雅文
生活中,時常會碰到不如意的事情,然後愈想愈不如意。這時何苦一直朝原來的方像鑽去呢?轉個方向思考吧!
晉武帝剛登上帝位時,親自抽取籤籌,結果抽到「一」,這「一」表示
國祚只能有一年,他因此不開心,臣子也個個驚慌失措,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此時,侍中裴楷上前進言:「天下一切都很清朗,地上的一切都很安寧,
侯王可以一體同心安定天下。」 晉武帝聽後,龍心大悅,眾臣也對裴楷佩服
得五體投地。
裴楷的一番說詞,使晉武帝開心不已,更化解當時「一」所代表的「不
吉利」印象。當我讀到他的這段話時,也想起前年圍棋比賽的狀況……。
那次比賽,我三勝兩敗。前三場連勝,後兩場卻連敗。第四場的對弈,
我輸得心甘情願,毫無怨言,但第五場的對局,卻讓我極不開心:眼看就要
贏了,卻因讀秒的聲聲催促下,還未細算,就落了子,結果下了敗著。因為
那手棋,讓原本以為贏定的我,小輸三目,而未升段。這讓我沮喪不已。但
是後來我換個方向想:輸了又如何?重要的是我從當中學到了什麼。這場「
輸」的比賽,卻比任何勝利的比賽都來得重要──它讓我努力不懈,給我一
股衝勁,讓我有滿腔熱血的力量,決心朝著目標前進!
接連的下一場比賽,經過我不停練習且全力應戰的結果,終於皇天不負
苦心人,我拿到冠軍!這都要歸於那場功敗垂成的比賽;若不是那場比賽,
我何來的冠軍?何來的榮譽?雖然輸的當下並不好受,但從另一個角度看,
卻是受益良多!
有時候,人只看到眼前的事實,卻忽略它所帶來的意義。轉個彎,路會
更寬敞;讓自己的思考換個方向走,也許眼前的路更順暢,不是嗎?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