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閱讀式作文教學


講師:臺中市立惠文高中 畢仙蓉老師
演講時間:3/7 星期五1300~1500
演講地點:彰化縣花壇國中
研習成員:國中國文老師
*《閱讀式作文教學》研習本月共計三場,分別在彰化縣花壇國中、中山國小以及台中市黎明國小。以下演講內容是第一場於花壇國中的紀錄。



花壇國中校景


 

 

中山國小校景


 

研習現場

 


講師畢仙蓉與第二場研習彰化市中山國小劉素珠校長合影





講師畢仙蓉與第三場研習臺中市黎明國小陳華誕校長合影

















黎明國小校景與經驗交流〈左起:張莉敏老師/講師/何季玲老師/王昭文老師〉

感謝 Desert-rose授權(Thankyou  Desert-rose  and    for  allowing me to use the pictures you took!  

演講內容

前言
  
「舉頭望明月,低頭改作文。洛陽親友如相問,回說正在改作文。垂死病中驚坐起,如今還要改作文。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改作文。」不知是一個還是數個國文老師將詩句改編,但真得說盡所有國文老師的心聲。國文老師!天生我材必有用,你的用處就是──改作文──這就是國文老師的宿命。但是如果讓宿命變成一種使命,教學會不會多了一點成就感呢?
   
閱讀,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改作文,也是在閱讀──閱讀學生的作品,但為什麼一點也不快樂,還常常覺得痛苦呢?原因是:我們常被學生的句子折磨。如果不是被那些不通的句子折磨,欣賞學生的作品可以了解他的生活與內心世界,對老師來說應該是很大的收穫。
    所以近幾年的作文教學,我著重於學生幾項能力的養成──這些都是讓學生寫出賞心悅目的作品必須的條件:寫出流利的句子(最好也是優美的句子)、會說故事、段落銜接順暢、能表達個人見解(且盡量不落俗套)、結構完整。要養成這些能力,必須多練習,但是多練習就會讓國文老師多受折磨(總得改到許多不通順的句子)。因此我在幾年前就改變過去要求學生每次練習必須「寫上五百字」篇幅的條件──改成幾十字或一百字左右──先訓練寫出流利句子,以及表達不落俗套的見解。接著讓學生多閱讀故事、多寫故事(不限字數)。當我在閱讀學生寫的故事時,也會發現其中有些不亞於名作的佳作;即使不是佳作,從這種閱讀中了解學生的思維,也可以使老師更親近學生。
   
不過,這麼努力在作文教學上,目的是什麼?
壹、訓練學生寫作的目的
一、 作文考試順利
    學生現在會願意寫作文,老師現在會勤奮改作文,是因為什麼?我想主要是因為學生考試要考作文,而老師希望學生考試順利。
二、 培養未來作家
   
我過去作文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自己的學生當中會有人成為名作家,那麼我這位國文老師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況且學生當中很可能有人想成為作家,那麼國文老師更有責任扶他一把。後來我自覺把「培養未來作家」當作教學目的,那麼肯定更多學生沒興趣寫作文,因為他們對於「作家」這頭銜沒興趣。而我的教學對象是多數人,並非那可能成為作家的極少數人。因此我改變了教學策略,主要是「引起多數學生學作文的興趣」為主。
三、 增進表達與溝通能力
  
倘若有一天學生不再考作文,國文老師還要不要教作文?教了但是學生不像為了考作文那樣肯學,怎麼辦?還是要教吧!因為學生總得與人溝通,而學作文其實也是學習溝通的一種方式。例如:說話是否讓人想專注的聽,又或者能否說服人;用字遣辭是否恰當,又是否能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等等。
四、 多一項抒發情緒的管道
      
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作祟的時候,如何處理它?我自己的經驗就是「與自己心靈對話」。我習慣讓我心中的天使開導我心中的魔鬼,也常寫下它們──心想:也許有一天這些文字可以輔導與我同樣徬徨的人。後來不管那些作品有沒有發表,我發現書寫真得可以是抒發情緒的方 法。因此我的教學網誌也提供了創作園地讓學生有機會與自己心靈對話。其實不一定要等到負面情緒出現時才寫作,平常就能培養理性的思維,等到負面情緒產生時,才
不會一時失控──因為養成的理性思維會從旁監督。歡迎各位至《我抓得住──班級經營》瀏覽,其中<迴響>處的作品也都值得一讀。我提供這樣肯定學生的機會,學生感覺到他的正面思維具有影響力,也會更想運用正面思維思考事情。
五、 其他
貳、 寫好一篇文章的條件
     我提出幾點自己認為寫好一篇文章必須具備的條件,不一一解釋,因為今天演講的重點是在我的教學分享,而不在作文教法,因為在各位行家面前,不敢班門弄斧,況且「文無定法」,我怎好意思拿自己的看法作為標準呢?
以下條件是依字數排列,並不代表哪一項須先強調
一、 結構完整
二、 敘事生動
三、 不落俗套
四、 見解深刻
五、 中心思想明確
六、 句子表達流利
七、 擅用修辭美化作品
八、 善於鋪陳使文章有亮點
九、 其他

叁、閱讀式作文教學
     
分享自己閱讀式的作文教學──是我今天來這裡的主要目的。因為我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讓「改作文」不再是件痛苦的事,而且常常可以享受到閱讀作品的快樂。我所謂的「作品」包含作文教材以及學生的作文。
      我認為閱讀不僅是捧著一本厚厚的書才叫閱讀。欣賞一則小品、一首小詩,聆聽一首歌、觀賞一幅畫、一部影片,看一個人、一個風景……都是閱讀。凡能打開視野、淨化心靈、增添想像力、讓精神得以馳騁、讓視覺得到享受……,都是閱讀的收穫。尤其與思辨能力同時進行的時候,那不僅是有意思還是有意義的閱讀。
      
    
此外,這幾年我都不讓學生把作文帶回家寫,因為可信度不高;我希望親眼看見他們在課堂上的創作。有時我會帶學生至電腦教室,敎他們如何使用資料,如等下要介紹的各單元,往往就是需要透過網路閱讀才能進行創作。(以下推薦教學成果網頁並於研習當場說明作法)

一、 從聆聽故事培養感動的心
1. 賞出好品格(含<迴響>)
2. 好故事啟迪人心(請見<迴響>)
 
1)<三袋米真人真事>ppt.
 
2)<西恩的故事>ppt.
 
3)<賣豆腐的故事>ppt.
 
4)<成功不在於你贏過多少人>ppt.
 
5)<善良>ppt.
3. 觸動時刻音樂MV的牽引(含<迴響>)
    
1)<裂縫中的陽光>ppt.
    
2)<寶貝我們不要哭>ppt.
    
3)其他請見《畢老師的寫作裁縫式》
        
<觸動時刻音樂MV的牽引>

二、 從學生範文培養創作的動力
  1.《我抓得住──班級經營》
   
<那天我感受到的溫情>ppt.
  2.《畢老師的寫作裁縫室》
    <一個畫面>ppt.
三、從觀賞動畫與短片訓練敘事能力及思考力
1. 藍色的鳥 動畫與ppt.
2. 淺短動畫深遠啟迪
 
1)<法國式炒咖啡>動畫與ppt.
 
2)<父與女>動畫與ppt.
 
3)<倒楣的地鼠>動畫與ppt.
3. 看動畫當編劇
1)<Kiwi其他編寫>動畫與ppt.
      
2)<藍色的鳥>ppt.
4. 看動畫寫故事
     
<老人與煙斗>ppt.

四、 從讀圖訓練摹寫能力、思考力與聯想力
1. 圖片中遇見蘇格拉底+ppt.
2. 看圖編故事+ppt.
3. 你不知道的聖誕節故事
4. 大家來讀圖+ppt.

五、 從欣賞一首好詩學好作文
 
1)<美麗的錯誤>+<錯誤102年新版>ppt.
 
2)<願>
 
3<從一首詩牽動你的思維>+<渡口>+<渡口二問>
     特別強調一下:<從一首詩牽動你的思維>是我上週才進行完畢的教學法。我過去在新詩教學裡,大部分是自己講述以及詢問學生各句的修辭技巧與意境,頂多再加上學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少談及詩人「為什麼這樣寫」。後來我發現教學生了解詩人「為什麼將句子這樣寫」,才能使他們真正明白如何創作──因為在如此思考的過程中,理解比較深刻,記憶比較紥實,將來也可以運用在長篇作品中。就以<渡口>為例,它的字數不多,但若是能讓學生自己作分析,然後欣賞同儕的分析(老師需匯集佳作並呈現)應該會比老師分析給學生聽更能記憶深刻,我相信寫作能力也能從其中培養。
結語
      上述的每一種寫作訓練,總能讓我當下看到學生突破以往的表現,但是能力的養成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倘若沒有持續,那麼曾經令人驚艷的能力,也可能就只有在訓練的當時曇花一現而已。說來感慨,常常為了課程的「進度」,不能在課堂上讓學生一而再、再而三作同樣的練習。若要寄望學生自學,幾乎不可能。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文教材呈現的是一篇篇具有美感或是撼動人心的作品──讓學生真得想一讀,而非只為了考試。更希望這些好文,不會成為考試壓力(純供欣賞與學習即可),那麼我們可以真正教會學生如何用字遣詞以及如何使用語法與修辭,可以培養學生寫出好文章的習慣,可以影響學生一生閱讀好書的動力。

















第一場會後 花壇國中老師與影講師畢仙蓉老師合影留念














第二場會後 中山國小老師與影講師畢仙蓉老師合影留念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14年8月17日 星期日

103學年度高中優質化1-1創意教學增能研習

主題:讀出文學之美
講師:惠文高中畢仙蓉老師
研習地點:台南市瀛海中學瀛新樓2樓大會議室
研習時間:8/15(五)下午135~420

研習完整內容及影片為尊重主辦單位,恕不公開

 
國文科領召洪慧真老師誠懇且詳細的介紹講師經歷
                                      
對文學有興趣的學生歡喜與畢仙蓉老師合影


畢老師說對不起那些已趕去搭校車卻來不及合影的同學
希望下次有機會再來時不錯過

黃玉坤主任〈最右比YA者〉與楊珮菁老師熱情款待講師
說什麼也要帶畢老師至安平老街一遊〈請見下圖〉


黃玉坤主任〈左〉與劉榮展組長〈右〉
及兩位一再請教講師畢仙蓉老師問題的學生

       你們喜歡看戲嗎?(電影也好,電視劇也好)你們喜歡聽歌嗎?不是每一齣戲都可以吸引我們,也不是每一首歌都令我們覺得好聽。當然每一個人對作品的感受不一樣。是否曾經留意那些會吸引我們的戲劇以及歌曲,演出者是如何詮釋?想打動我們的心,是不是先得打動我們的聽覺呢?

      選擇適當的音樂,它就是感情的催化劑。當一段對白進行中,有那隱隱約約存在的背景音樂,往往加速了我們對戲劇的感動。因此我就想:當我正讀著一篇文學作品時,如果也同時播放適合它的音樂,我是不是能讀得更有味呢?我詮釋這篇作品時的感情是不是更容易釋放呢?答案就是肯定的!但我又不能隨時依賴音樂,也不可能在我讀一篇作品時就立刻有那音樂相隨。這時朗讀的情感會淡薄嗎?似乎不會。因為過去我已經在音樂的陪讀下,知道放入真情的重要。所以一旦抽離那些音樂,我還是知道應該認真投入且忠實的詮釋作品。

       一部文學作品,特別是有價值的作品,它的價值是在於我們心裡默讀它時訂定的。而那種默讀,有時需要長時間的分析才更發現作品的好。是不是可以將作品變得跟一齣戲或一首歌一樣當下就想讓人再三品味,甚至永生難忘?祕訣在哪裡?在詮釋者身上。優秀的詮釋者,可以將這類的文學作品讀出雙倍甚至三倍以上的價值。

       今天短時間的相聚,是我們一同藉由我的聲音欣賞古今文學中一些令人動容的作品。這些作品的背後都有那動人的故事,而作品本身也是作者他本人的嘔心瀝血之作,希望我的詮釋能不辜負他們,更希望我的詮釋能讓這些作品顯出它們至高價值。倘若過了今天,你們更愛這些作品,那何妨也拿起它們來高聲一讀,甚至提起筆來仿作或寫下你的感觸皆可。

       我不是來指導朗讀,因為相聚時間太短,無法將我二十年的學習全給你們;我是來為愛朗讀──為我所愛的你們,也為我所愛的這些作品。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及講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