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我在國文課做的事/畢仙蓉

畢仙蓉老師攝於104/5/6

    來自各校的同科老師紛紛問過我一個問題:「請問畢老師您一課課文大約用幾堂課時間完成呢?」最近在《共同備課》這個社團認識的朋友,更是問了我一個重要問題:「有哪些策略是您每一課都會用到的呢?」
    我回答如下: 一課文本+應用練習+習作──有時一節課,有時一節半完成。加上延伸閱讀與思辨理解能力訓練,共需四節課,若再加記憶題講解與測驗,則共需五節課。必會用到的策略是keywordkeypoint思辨理解能力訓練(除了課本應用練習與習作上的,還蒐集題庫中的理解題──供學生畫記練習與口語表達訓練使用)。
    事實上,因為個人特質(習慣內省),因此在進行keywordkeypoint思辨能力訓練時,常會另外設計題目讓學生有反思的機會「另外設計題目」指的是課本與教用「備課用書」以外的題目。我不習慣將課本中設計的題目全拿來詢問學生,不是題目不好,而是課文如果能給我一些觸發,便也想知道學生的看法。因此自己設計的題目其實都有目的──想藉我的題目引導學生人生的學習方向,或者想了解他們想些什麼──這或許是過去長年擔任導師,已習於關照學生心靈影響吧!
    設計題目的時候,大致頗小心,因為方才說希望藉自己設計的題目引導學生人生學習方向,唯恐一不小心,「引導」都可能變成「誤導」。
     我給學生的反思訓練,往往包含口語和書寫訓練幾年前,學生在口頭發表前,我會先分享自己的心得。後來擔心這樣的作法會限制他們的思維。這幾年,改成先讓學生分享,最後再藉由我的分享給他們多一些收穫。
     學生書寫的結果,我會將他們同儕的優良作品〈經作者同意〉發表,也會在大家普遍出現的問題〈特別是需澄清的部分〉作說明,然後才徹底結束一課。

    自從榮獲教育部閱讀推手個人獎之後,更覺自己身為國文老師,對於推動閱讀,深具責任與義務。我的學校吸引青少年的叢書太多,不用推動,學生下課自然會往圖書館衝去。較令人擔心的是:不知他們讀進什麼是師長不希望他們學到的事。請別誤會敝校圖書館。主任與組長數年來用心良苦:先宣傳能吸引學生走入圖書館的讀物,再至各班推動經典閱讀,從此,每班均可看到不少喜歡捧起書本閱讀的學生。也對,若一味規定學生閱讀老師指定的書籍,學生可能覺得那不是什麼好看的書,要他們走進圖書館的可能,就變少了。
    一旦學生喜歡閱讀之後,我身為國文老師,更應記起韓愈說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當然不是只有國文老師的責任,只是在我們的國文課更能順利進行。因此「閱讀」幾乎成了每一課必須進行的事。我當然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見到成效,而且不要在「未來」,因為未來不可知;「閱讀」在我的國文課,千變萬化且立竿見影!
    我對閱讀下這樣的定義:只要把閱讀的定義延伸──不要只限於鉛字印刷的書文──讀一則小品、一首小詩,欣賞一首歌、一幅畫、一部影片,看一個人、一個風景……都是閱讀。凡能打開視野、淨化心靈、增添想像力、讓精神得以馳騁、讓視覺得到享受……,都是閱讀的收穫。尤其與思辨能力同時進行的時候,那不僅是有意思還是有意義的閱讀。
    恕我重提已經發表過的談話:我們的學生有許多是屬於視覺或聽覺型的孩子。視覺型學習者,需要提供他們圖片、影片、動畫……等刺激方式讓他們接受信息與表達信息;聽覺型學習者,則需透過朗讀、音樂、討論……等方式增強他們學習能力。因此近幾年我的國文課常提供學生這方面需要,也因此發現:原來國文教室可以是電影院、音樂廳或者座談會
    當我設計的閱讀課能夠抓住學生注意力時,設計的問題更容易引起他們思考與回答的興趣了。回到文本閱讀時,一篇優美散文,一則新聞評論──無論短篇或長篇,學生拿出過去訓練畫記keywordskeypoints的能力,加上我在發下文本之前先公布的題目(反思能力訓練)──有的與課文無關,有的必須與課文結合(比較與課文的異同),閱讀成效,立竿見影!
    學生仍然喜歡走進圖書館閱讀,但在我國文課的閱讀,常能帶給他們成就感(因為在我設計的閱讀課,他們的表現,往往得到肯定與獎勵)。
    我習慣用個人的特長進行教學。學了二十年的朗讀,兩年榮獲全國教師組優勝(前六名都叫「優勝」)。因為熱愛朗讀,也深信:好的朗讀,勝過逐字逐句的講解。因此當我用自己的聲音詮釋文本後,學生反應是:都已理解且已感受作者的情意。如果不放心,便從文本設計題目詢問學生。當然生難字詞的理解與運用,是必教部分,只是課本列出的不是都需一一說明或舉例,因為在我的朗讀中,他們已經理解(這也是從我題目設計與抽問中確認)。唐詩,我也利用朗讀讓學生透過音階的變化,理解詩人的情感。如:讓自己的聲音變得渾厚與低沉,讀出「誓掃匈奴不顧身」之後,抽問學生:為什麼不用高音而年輕一點的聲音來讀?學生被訓練得必須課前畫記教材「賞析」中的keywordskeypoints,自然能尋找到適當的線索回答。又如:我用溫柔且緩慢而又屬於中低音的嗓音讀出「何當共剪西窗燭,共話巴山夜雨時」,詢問學生:我為什麼不用高一點的音且快節奏的讀出,學生往往能回答:因為思念妻子卻有家歸不得,心中愁悶;如果高音而快節奏,好像離開妻子,是件快樂的事。
    十年前,我花太多時間在課本上──以為自己老師的那個時代教給我的,就是我應該教給學生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需要與作法,這些年,我作了以上的改變;未來,或許又會改變。
     以下是近日在臉書與朋友分享的作法並附上學習單:

雖然除了課本
年級還有補充教材
如《唐詩》這一次段考要考五首
同時加《世說新語》七則
我仍然有時間作延伸閱讀
「課堂進行延伸閱讀與分享」是我這七年多來的教學特色
這一年又特別喜歡指導學生拿文本作比較
如〈背影〉與另外三篇描寫父愛的文章比較
又與動畫中的相關故事比較
〈紙船印象〉、〈母親的教誨〉先後都與其他故事比較
當然有時閱讀不一定會配合文本主旨
純粹是因為自己讀到了
覺得可在課堂來一場思辨之旅
或是讓品格教育不中斷
例如Lo前天與我們分享的〈慢養,給孩子一個好性格〉
就在我結束〈母親的教誨〉一文之後讀到
迫不及待讓學生閱讀
胡適說:「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給孩子一個好性格確實重要
我可以善用Lo與我分享的這篇文章繼續作關於母親以外的延伸閱讀
並加強會考需要的寫作能力──敘事能力與反思能力
〈這是我自己歸納的〉
特別是後者
更要讓學生習慣在發表「論點」時
加入「論據」
今日上午在一般七年級實施順利──五分中列出三個題目於黑板
讓學生十分鐘與組員分享與演練〈如何發表〉
十五分鐘進行抽籤發表+自由發表
最後十五分鐘書寫
〈十分鐘的討論與十五分鐘的發表,均包含前天觀賞的陳海萱小朋友的故事〉
三個題目如下
1.請簡述陳海萱小朋友的故事
2.請說明陳海萱小朋友給你的感動或領悟
3.請見學習單題目:請在閱讀<慢養,給孩子一個好性格>之後,說明作者舉出五個人的例子,可能的目的是什麼。說明時,必須依據原文提供的線索。
◎先附上前一分學習單〈也是延伸閱讀與課本的比較〉
   呈現學習單之前,簡述那一課《小詩選》的作法──也是我在臉書上的分享
  《小詩選》之<跳水>與<風箏>
延伸閱讀--滿足學生視覺與聽覺的享受:
1.<跳水>:《2013國際泳聯跳水系列戰北京站男10米台》http://ppt.cc/-4Xm 只需看其中的跳水動作
2.<風箏>:
1〉<LET'S GO一起放風箏> http://ppt.cc/W0ZQ
可看到風箏的製作與施放情形
2〉<風箏>十五所高中同學大合唱 http://ppt.cc/VHjp
先提問:請在欣賞白靈的<風箏>與十五所高中同學大合唱的
<風箏>之後,比較二者內容的異同處〈比較時,須明確指處
線索──句子〉
   









◎其次附上《母親》學習單











◎最後附上〈慢養,給孩子一個好性格〉學習單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思考力與閱讀力在課堂上的運用(續)

講師畢仙蓉與花壇國中研習老師合影

社頭國中劉蔚榆老師 周昉蓉老師特來聆聽畢老師分享教學實務經驗

溪湖國中林妍妤老師 王佳蘭老師特來聆聽畢老師分享教學實務經驗

講師:臺中市立惠文高中 畢仙蓉老師
演講時間:2015313日/  2015410日(星期五)
演講地點: 彰化花壇國中/臺中市中平國中
演講綱要
(除了伍、陸、為更新內容,其餘皆可見於前一場次http://ppt.cc/jEXq
  另外,【結語】收錄近幾場的教學心得精華
.思考力與閱讀力的訓練
一、思考不應等到蘋果落下時http://ppt.cc/SdaA
二、 有效閱讀在課堂上的運用http://ppt.cc/b4YN
.老師在課堂扮演的新角色
一、 主持人
二、 追問者
三、 回饋者(或說「加油站」更貼切。請見【小結語】)
.國語文教學方向對各科成績的影響
一、國語文學習重點影響各科學習時間
二、從PISA啟示錄改進國文教學方向ppt.
.關鍵判斷力對成績的影響
一、 國中會考試題與閱讀理解能力的相關性http://ppt.cc/Bapf
二、 讓你會考測驗題寫對答案的秘訣
1.記憶題之形音義記法(研習現場舉例說明)
2.閱讀理解題滿分技法(研習現場舉例說明)
.各科進行品格教育和思考力訓練的時間
    一、品格教育是各科老師的責任
      品格教育十二項核心價值:誠信、尊重、合作、欣賞、 勤儉、
      正義、負責、謙恭、 關懷、感恩、禮節、孝敬
      《國中小品德教育教學實務與分享之.從閱讀推動品德教育
       http://ppt.cc/J0z0
    二、思考力是各科學習需要的能力
    三、每堂十分鐘進行思考力融合品格養成的訓練
.實作
  一、閱讀與品格教育結合
     1.從視覺錯覺圖理解他人的看法http://ppt.cc/QjTD
     2.<我最好的一場戲
     3.主動承擔分外工作
     4.在逆境面前不退縮
     5.你心中有沒有別人
     6.你努力的位置與目標在哪裡http://ppt.cc/Qo6P
     7.沒有道德  知識淪為罪惡http://ppt.cc/gu17
     8. 捨棄一條魚的代價http://ppt.cc/odFH
     9. 敵人與朋友
    10. 抓住藍天  掙脫流沙http://ppt.cc/Qlyv
二、透過視覺與聽覺方式提升學習興趣與能力
    我們的學生有許多是屬於視覺或聽覺型的孩子。視覺型學習者,需要提供他們圖片、影片、動畫……等刺激方式讓他們接受信息與表達信息;聽覺型學習者,則需透過朗讀、音樂、討論……等方式增強他們學習能力。因此近幾年我的國文課常提供學生這方面需要,也因此發現:原來國文教室可以是電影院、音樂廳或者座談會。
    1. <夢想起飛>
    2. <汽車骨牌廣告>
    3. <新聞急先鋒>
    4.<三個傻瓜盲從與思考>
    5.<生命最後十分鐘>
    6.<雁行理論>
    7.<永不屈服>
    8.<分享幸福>
    9.<最強激勵影片8分鐘>
   10.<那些條件促使此驚嘆成果>
結語
     我在最近幾場演講中陸續分享的教學心得,今天作個整理也在此與各位分享。每一段內容都是我的領悟與嘗試,也都得到學生和家長的回饋……
透過視覺與聽覺方式提升學習興趣與能力
    我們的學生有許多是屬於視覺或聽覺型的孩子。視覺型學習者,需要提供他們圖片、影片、動畫……等刺激方式讓他們接受信息與表達信息;聽覺型學習者,則需透過朗讀、音樂、討論……等方式增強他們學習能力。因此近幾年我的國文課常提供學生這方面需要,也因此發現:原來國文教室可以是電影院、音樂廳或者座談會。

國語文教學不能與閱讀分離
    這些年我常將閱讀融入國文教學裡,一方面是因為教學需要看見學生「學」到多少、是否在「聽」之餘還能進行「思」考、是否學會紙筆和口語的表「達」;一方面是因為幡然醒悟:國語文教學本來就與閱讀分不開,每一篇被選入教科書裡的文章以及延伸閱讀文本,甚至這兩者以外的許許多多作品──都值得比較與品味。感謝國際閱讀評比的結果使臺灣開始重視閱讀教學,這也讓國文老師我不必再將時間與精力全花在與「閱讀」無關的學習上,因為我自己都喜歡「閱讀」這件美好的事。當然不是說那些與閱讀無關的記憶題並不重要,我甚至認為:能「記」才能「用」,但確實我們以往的國語文教學幾乎都讓學生忘記:品味文學是多美好的事。

在課堂推動閱讀的責任與方向
    閱讀確實很重要,它會影響我們寫作的風格。所以想寫出什麼樣的作品,就需要長時間接觸那方面的文字;閱讀的同時,是否進行思考判斷,更是我們在課堂推動閱讀的責任與方向。我一直鼓勵學生走進圖書館挑選自己喜歡的讀物,但這些年我不會在課堂上發下一本書讓他們看一整節課而不進行分享與討論(除非時間頗充裕)。因為我們學校在每位老師長年推動閱讀的努力下,學生普遍能自動自發利用課餘走入圖書館。我們較擔心的是校風開放的學校,學生借閱的書籍不知會使他們讀進那些老師不希望他們學到的事。因此課堂上進行思考力與閱讀力的訓練是極重要的事,而敝校國中國文科老師很努力在這麼做。此外,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那麼品格教育不是僅國文老師才具責任,當然也可以說是每科老師都可於課堂隨時隨機進行。只是切記時間的掌控──甚麼時間進行?進行多久時間?這些都需考量。今日提供給各位的教材,它們播放的時間都很短,不必擔心影響教學進度。我比較喜歡在有限的時間裡作效益較大的事,例如:選擇有關十二項品格教育核心價值的題材,進行思考力與閱讀力訓練,並從中點出幾項寫作技巧。一魚多吃的作法,今日與各位分享,還盼你們喜歡。

一堂課  孰先孰後
    以前許多老師為了提起學生上一堂課的興致,會在課堂一開始來些笑話或者鬼故事〈老實說我當時很想學這些老師的本事〉,又或者閒話家常。昨日突然省悟:如何讓一些國中生在僅有十五只二十分鐘的專注力時間內,學得重要的知識或領悟重要的道理──可能是我接下來要做的事!我還是很羨慕那些老師的特質,因此我還要思考:在學生失去專注力的時間內,我如何學習拉回他們的精神以繼續當日希望他們記得的知識!希望能再次突破自己的教學方式!

十五分鐘專注力先做什麼
    如果學生的專注力真得只有十五分鐘,在課堂開始的十五分鐘,老師您最想為學生做些什麼?測驗?訓話?看一段感人影片?講述課程內容?十五分鐘過後,學生如果開始不專心,老師您又想為學生做些什麼好抓住他們?這學期突然思考這些問題……

公開才知有沒有用
 公開課教師與觀課教師都必須有這樣的健全心理:
1.天底下沒有十全十美的老師──所以觀課不是觀完美老師上課。
2.一堂觀課不能看盡公開課教師的所有本領--因為那僅是至多五十分
  鐘的時間,且不可能上完所有單元〈所以觀課教師不要期望有多少
  收穫〉。
3.公開課教師誰不希望得到或多或少的肯定?所以觀課教師不要挑
   剔〈誠如自己也不喜歡被挑剔〉, 可以課後提出問題請教與討論
   即可。
4.要相信每位老師都有反思的能力,也要尊重他選擇自己那種敎法的
  理由。
5.觀課是一個老師學習與反思的最好機會。
6.師心不能自用,公開才知有沒有用。

教學通往成功的路
    要感謝吹起《學思達》與《翻轉教室》之風的人──沒有這些力量,我們可能都還讓孩子陷在《講光抄》的環境裡。不是說教師講述不好,教師當然有必要講述的仍然得說清楚;而是說學生其實可以被訓練得更靈活、更自主。我不是個記性很好的老師,要我在學生面前不斷講述,可能會把故事張冠李戴,甚至不記得多少完整的故事〈因為我喜歡哲學,而哲學重在領悟。所以我在學習上都是取其精神大意〉。《學思達》與《翻轉教室》正好是我喜歡的教學方式,所以我會大力的使用。但「過猶不及」是我們都須切記的道理。當然囉!通往成功的路又不只一條,我們可以選擇適合普遍學生也同時適合自己的方式做做看。

老師在課堂扮演的新角色
一、 主持人
二、 追問者
三、 回饋者(或說「加油站」更貼切。)   
    我們不能敎給學生所有,所以在開始一課之前,我會思考:什麼是一定要敎,什麼是需要仔細敎,什麼是可以簡單敎,什麼是可以想到再敎,而什麼是鼓勵他們自己去學。課堂上,我不僅做知識的傳遞者,更常做主持人──多給學生發表的機會。在他們每回答一個問題後,我又常從他們的回答中延伸出下一個問題,或者將原本拋出的問題再接二連三衍生出一些問題──再三追問,但不是追問同一人(除非有把握該生有連續回答的本事,否則嚇到孩子,未來他們舉手發言的次數就會少)。往往我會提醒自己:無論學生回答得如何,只要不是離經叛道,在指引或修正他的說法之後,別忘了說些可以鼓勵他下次繼續勇敢發言的話語。

發現教育的力量
    在嘗試至各校分享前,總覺得自己的學校最美,但至了各校才發現:原來每所學校都是那麼用心經營;在開放觀課前,總以為自己的教學最棒,自從觀課後,才發現原來每位老師都是那麼優良;在與外校老師接觸前,總以為自己學校是菁英雲集,在與外校老師接觸後,才發現原來臺灣每個角落都有那麼一大群用心教育的人──差別只在是否被發現而已。我會繼續在臺灣的每個中小學發現教育的力量!

期望與感恩
    我可以期望學生未來的寫作力,但不能為他們現在的程度嘆氣。因為那會否定國小老師的努力;倘若沒有過去的基礎,他們今日連字都不會寫,連表達都不會。我可以期望這三年教給學生什麼樣的寫作力,但不能忘記他們目前僅是國一的年紀;倘若我的期待是建設於超乎年紀之上,那麼很容易看不到他們已經具備的程度──然後批改作文就在唉聲歎氣中度過......。我開始學習一面批改一面感恩國小老師們的付出,當然仍不忘自己想為學生努力些什麼;倘若沒有國中老師我們現在的努力,學生到了高中有多少可能寫出高水準的作品?當我們看到學生目前的程度時,別忘了那有一大半是他們過去的老師努力的結果。

「你們國文課都上些什麼?」
     如果問我的學生:「你們國文課都上些什麼?」或許會有學生回答:聽老師朗讀文章、小組上臺報告、寫測驗題、玩電腦、打作文。如果再進一步問他們:「老師敎得很仔細嗎?」學生可能會「嗯……」猶豫的說不出來,然後回答:「會告訴我們重點還有記憶的方法。」如果你還想問:「你們常寫測驗題嗎?」學生應該會說:「很常!」
以上聽來,門外漢會覺得我的教學法沒什麼特別,甚至可能覺得我這老師太好混了。但如果是我的學生或者看過我教學過程的人呢?會這麼想嗎?其實我的前置作業需花時間,和學生一起做的後設認知與後設思考也頗費功夫。
    近幾年,你若沒有看過我的學生如何寫測驗題,會以為他們就是一般學生的寫法,看過了就知道:原來不僅是寫上ABCD的答案,有些題目(思辨理解題)還要圈選關鍵處,有時還得在檢討時說明給全班聽「圈選與不圈選的理由」──這段時間,老師我都必須集中精神評點。但是一年後,我和學生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而說到「值得」背後的大功臣就是他們的導師──會鼓勵學生信賴我與眾不同的教法,也給我一個很好的班級環境!
補充
1.讓學生進電腦教室絕不是件輕鬆的事,因為要全程監督。
2.讓學生打短文,不是寄給老師就算了,老師還得回覆採用或不採用
  理由,有時甚至還得進行作文指導。
3.學生說:「玩電腦」,其實是欣賞動畫、短片、閱讀文章或作新聞評
  論。
    也許有人要問:這樣的國文教學很辛苦嗎?我覺得不會,因為漸成習慣。最重要的是:多樣化的學習可以讓學生進步更快也收穫更多。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閱讀融入作文教學之實務經驗分享(續)


講師:臺中市立惠文高中畢仙蓉老師
時間:2015/3/10
地點:新北市三和國中
演講內容
研習完整內容及影片為尊重主辦單位,恕不公開


新北市三和國中圖書室
新北市三和國中圖書室

新北市三和國中圖書室

新北市三和國中圖書室

新北市三和國中圖書室
新北市三和國中圖書室
新北市三和國中圖書室









教務海明主任介紹講師畢仙蓉

淑娟和淳煦推動閱讀不遺餘力


燕真/淳煦/畢老師/淑娟/海明主任

與遠從三峽來的金貝老師
與遠從三峽來的宜君老師
與張老師


前言

生命不能帶走什麼
但絕對可以留下什麼
許多時候
給予
是促使自己更想進步的動力
真誠地給予
將使自己獲得許多更勝眼前事物的價值   ~畢仙蓉
   
    在進入主題前,我必須誠實地跟各位說:我把每一次的演講都當成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用心地準備也用心地與研習人員分享,但是過去我蒐集與製作的教材不少,且多半是我覺得可一用再用,若與上一場次的老師或學生分享,卻不與這一場次的分享,便覺對不起現場的人;但是在我來得及準備新教材的條件下卻不為當下這場研習的人帶來新鮮的,也覺得對不起人家。所以準備的教材往往是新舊都有,卻無法在一次演講中全部說明,因此留下大量不及講解的供各位老師隨時瀏覽與運用。
壹.  閱讀與寫作均需要的能力──思考力與閱讀力
我對閱讀下的定義是這樣的
只要把閱讀的定義延伸──不要只限於鉛字印刷的書文──讀一則小品、一首小詩,欣賞一首歌、一幅畫、一部影片,看一個人、一個風景……都是閱讀。凡能打開視野、淨化心靈、增添想像力、讓精神得以馳騁、讓視覺得到享受……,都是閱讀的收穫。尤其與思辨能力同時進行的時候,那不僅是有意思還是有意義的閱讀。http://ppt.cc/qOC~
這些年我常將閱讀融入國文教學裡,一方面是因為教學需要看見學生「學」到多少、是否在「聽」之餘還能進行「思」考、是否學會紙筆和口語的表「達」;一方面是因為幡然醒悟:國語文教學本來就與閱讀分不開,每一篇被選入教科書裡的文章以及延伸閱讀文本,甚至這兩者以外的許許多多作品──都值得比較與品味。感謝國際閱讀評比的結果使臺灣開始重視閱讀教學,這也讓國文老師我不必再將時間與精力全花在與「閱讀」無關的學習上,因為我自己都喜歡「閱讀」這件美好的事。當然不是說那些與閱讀無關的記憶題並不重要,我甚至認為:能「記」才能「用」,但確實我們以往的國語文教學幾乎都讓學生忘記:品味文學是多美好的事。
關於閱讀融入國文教學的作法:
其他〈一些屬於閱讀理解策略的部分,若有興趣可點入【試在畢得】搜尋〉
一.   思考,不應等到蘋果落下時http://ppt.cc/SdaA
二.   在課堂推動「有效閱讀」
    今天談的「閱讀」實際是指能在課堂進行且立即見到效益的「有效閱讀」。我們學生當前的問題是:有閱讀習慣卻不一定有閱讀能力。經常讀進父母與師長不希望他們學到的事。此處連結一段我在南投仁愛國中演講的「結語」,說明我為什麼在課堂進行的閱讀是「有效閱讀」:
閱讀確實很重要,它會影響我們寫作的風格。所以想寫出甚麼樣的作品,就需要長時間接觸那方面的文字;閱讀的同時,是否進行思考判斷,更是我們在課堂推動閱讀的責任與方向。我一直鼓勵學生走進圖書館挑選自己喜歡的讀物,但這些年我不會在課堂上發下一本書讓他們看一整節課而不進行分享與討論(除非時間頗充裕)。因為我們學校在每位老師長年推動閱讀的努力下,學生普遍能自動自發利用課餘走入圖書館。我們較擔心的是校風開放的學校,學生借閱的書籍不知會使他們讀進哪些老師不希望他們學到的事。因此課堂上進行思考力與閱讀力的訓練是極重要的事,而敝校國中國文科老師很努力在這麼做。此外,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那麼品格教育不是僅國文老師才具責任,當然也可以說是每科老師都可於課堂隨時隨機進行。只是切記時間的掌控──甚麼時間進行?進行多久時間?這些都需考量。
經常在課堂進行有效閱讀以養成學生的思考力和閱讀力之後,在鼓勵學生閱讀時,就不必太擔心他們會不會選擇讀物,也不必太擔心他們會從閱讀書籍中學到那些師長不希望他們學到的事了。
三.   從會考作文看思考力的重要
1.     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預試試題(樣卷公布) http://ppt.cc/GSmv
完整內容請見

2.面對會考作文,須具備的兩大能力:敘事與反思
過去我即經常對學生進行這兩項能力的訓練,特別是反思能力,請見《MQ我抓得住》──仔細閱讀每一篇(包含【迴響】)
1)在經歷中找到人生箴言http://ppt.cc/FRRe
2)有時閱讀不僅是趣味http://ppt.cc/K4eF
3)一本好書帶給我的享受http://ppt.cc/XudL
4)好故事啟迪人心http://ppt.cc/FQ75
5)從夸父看現代人應有的生活哲學http://ppt.cc/yNrT
6)我們在《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交會
      http://ppt.cc/VYbF
7)發現故事裡的祕密--熊的故事http://ppt.cc/2oJl
8)倒下的拳擊手再站起來的祕密http://ppt.cc/UeLX
9)捨棄一條魚的代價http://ppt.cc/odFH
    10)更多內容請見201410月之前作品
   .閱讀力對寫作的影響
     我提出幾點自己認為寫好一篇文章必須具備的條件,在各位國
     文老師面前不敢班門弄斧一一解釋,況且「文無定法」,怎好意
     思拿自己的看法作為標準呢?以下條件是依字數排列,並不代
     表哪一項須先強調
     1.結構完整
     2.敘事生動
     3.不落俗套
     4.見解深刻
     5.中心思想明確
     6.句子表達流利
     7.擅用修辭美化作品
     8.善於鋪陳使文章有亮點
     9.其他
     如果能夠讓學生進行閱讀的同時,也能進行上述能力訓練,是
     不是一舉數得呢?我說的「閱讀」並非僅限於白紙黑字的書,
     如果是影片或動畫、圖片……等,還可同時訓練學生的思考力
     與聯想力──這方面就是今日分享的重點了。作法同以下網頁
     http://ppt.cc/TZ7Q 但今日另補充新教材
    研習完整內容及影片為尊重主辦單位,恕不公開
貳.  從聆聽故事培養感動的心
一.故事中的品格教育http://ppt.cc/5LPH
二.如何培養學生對生命的感悟力http://ppt.cc/pQGP
參.從學生範文培養創作的動力以下兩個網誌內容不少,可供瀏覽或精讀

.MQ我抓得住》http://ppt.cc/r5Y~

.《畢老師寫作裁縫室》http://ppt.cc/GRyC

肆.    從觀賞動畫與短片訓練敘事能力及思考力(長片則須無進度問題的條件下進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自己的理念:「我們不能敎給學生所有,所以要斟酌什麼是一定要敎,什麼是需要仔細敎,什麼是可以簡單敎,什麼是可以想到再敎,而什麼是鼓勵他們自己去學。

一.    好故事啟迪人心http://ppt.cc/FQ75

二.    讓你看到帝王基因〈一〉http://ppt.cc/2rUm

三.    讓你看到帝王基因〈二〉http://ppt.cc/zCpS

四.    從三個傻瓜身上的發現http://ppt.cc/sFtM

五.    心中的小星星,別讓他沉睡http://ppt.cc/Om99

六.    給他前世燒好香--《近在咫尺》影片觀後感http://ppt.cc/sJyY

七.    加上背景音樂的故事

1.   <賣豆腐的故事>ppt.

2.   <西恩的故事>ppt.

3.   <三袋米真人真事>ppt.

4.   <藍色的鳥>ppt.+mp4

5.   <成功不在於你贏過多少人>ppt.

6.   <善良>ppt.

7.   <命運共同體>ppt.

8.   <最後的編織>ppt.+mp4

9.   <夢想起飛>ppt.+mp4

10.  <最好的禮物>ppt.

 

八.    藉短片進行「學思達」1.~7.皆可進行)

1.   2014最強激勵影片8分鐘>

2.   <永不屈服mp4

3.   <長頸鹿生寶寶mp4

4.   <高飛之前mp4

5.   <雁行理論mp4

6.   <覺醒才能迎向自己的夢想mp4

7.   <父與子mp4

8.   <大自然驚人的力量mp4

9.   <生命最後十分鐘mp4

10.  <美國廚神大賽令人驚豔的盲女廚師mp4

11.  <新聞急先鋒mp4

12.  <有能力付出是件快樂的事mp4

 

伍.    從讀圖訓練摹寫能力、思考力與聯想力

一.  <看圖編故事>http://ppt.cc/3Tpz

二.  <大家來讀圖>http://ppt.cc/pFSk

三.  <圖片中遇見蘇格拉底>http://ppt.cc/N5BK

.看圖編故事~看見希望ppt.

. 看圖編故事~ppt.


陸.    從欣賞一首好詩學好作文
我過去在新詩教學裡,大部分是自己講述以及詢問學生各句的修辭技巧與意境,頂多再加上學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少談及詩人「為什麼這樣寫」。後來我發現教學生了解詩人「為什麼將句子這樣寫」,才能使他們真正明白如何創作──因為在如此思考的過程中,理解比較深刻,記憶比較紥實,將來也可以運用在長篇作品中。就以<渡口>為例,它的字數不多,但若是能讓學生自己作分析,然後欣賞同儕的分析(老師需匯集佳作並呈現)應該會比老師分析給學生聽更能記憶深刻,我相信寫作能力也能從其中培養。 ~引用自己一次分享中的話http://ppt.cc/TZ7Q
一.    <錯誤102年新版>ppt. +<美麗的錯誤>ppt.
二.    <願>ppt.
三.    <賦別>ppt.
四.    <從一首詩牽動你的思維>http://ppt.cc/jX2N +
<渡口>ppt.+<渡口二問>ppt.
結語
    會說故事邏輯思考力強,也就是有自己的見解且說來合情合理,另外是文章結構完整,最基本的是句子流利--這些都是我在作文教學上一再訓練的方向。為什麼一再訓練?因為熟能生巧--熟才能巧,更何況這些不過是基本功。倘若基本功不練好,還能寫出什麼好文章?修辭的訓練當然必要,每上一課文甚至延伸閱讀時,我也都會讓學生找出文中優美詞句並分析寫法──試圖以這樣的方式讓他們學習提升寫作程度。「大量閱讀」「反思」是這幾年我在國文教學的兩個重點。這兩種方式在課堂上先後進行,不但可以活絡學生的思維,還可豐富他們寫作的題材及運用能力。

   「我們不能敎給學生所有,所以要斟酌什麼是一定要敎,什麼是需要仔細敎,什麼是可以簡單敎,什麼是可以想到再敎,而什麼是鼓勵他們自己去學。」一堂課開始前,我會這麼提醒自己。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