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什麼樣的朗讀能打動人心/畢仙蓉老師


三十年朗讀密技大公開
謹以此篇獻給一路走來提攜我的貴人:
劉正美老師
耿志堅教授
黃聲儀教授
楊淑華教授
黃千洪老師
莊榮輝老師

由於此篇同時作為臺中市啟明學校等校的演講稿,因此敘述盡量口語化,形式也盡量以提供啟明學生點字方便為主。

    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在學習朗讀時,也讀得打動人心呢?首先必須給自己這樣的心理建設:朗讀需要煽情的功力,也需要內斂的功夫;該放時放,該收時收。聲情要表現出來,但是聲情來自真情,不是造作來的,否則造作的聲情會令人聽來不舒服。而真情來自對作品的一份摯愛。如果愛這份作品,就恨不得把它讀得入筋入骨,彷彿自己就是作者上身,有作者骨子裡對自己作品的那份摯愛。對於一個參加比賽的人來說,拿到一篇作品,無論自己喜不喜歡,都應該當作自己很喜歡這篇文章,才有可能讀得好喔!
    先說「朗讀的特色」。以下一併談到比賽時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聲音亮卻不嚇人:對評判先生打招呼要親切中帶著自信。別忘了評判就坐在前頭,離選手你很近,別大聲喊而嚇著他們,別讓他們以為自己是在刑場或法院。我的意思是說別讓評判看到選手自信過頭卻兇惡或自傲的臉。對評判後方的選手問候則要讓聲音有擴散至後方的感覺。朗讀為什麼叫「朗讀」,那就是聲音要明朗、要讀出來,此處容我粗俗一點形容,不要自爽就好。有些選手看來讀得很投入,其實只是讀給自己聽,讀給自己聽,很容易;讀給大家聽,才看得出勇氣,也才見得著誰有大將之風。今日只有一點點時間,實在無法細談,但我還是會盡量示範一些例子。

第二要說的是:音調隨著文意起落。我常覺得朗讀就像唱歌,唱歌時,要注意音階的升降變化,朗讀也是。我不是指聲音的大小聲變化。很多選手誤以為抒情的地方就要將聲音變小,其實這真是錯誤。如果聲音變小,評判老師不就聽不清楚選手在讀什麼了嗎?其實是將key降低點讀。相反的,慷慨激昂處,key就要升高,不是將聲音變大,否則會突然嚇到評判,而且聲音變大變小的讀法,很難讀出真感情。

第三:表情隨著文意變化。不要以為每個評判都不會抬頭看你。如果我低頭聽覺得這個選手條件還不錯,我是指語音和語調都正確,那麼我就會進一步抬頭看她臉上有無表情,表情是否將文章詮釋貼切,這樣我才能確知這位選手是否已經投入文章裡。況且我常覺得只要做出表情,聲情也就自然呈現了。例如讀到喜悅的地方,先露出喜悅的表情,那聲音聽來很容易就給人喜悅的感覺。當然,大部分我還是會注意看稿子,看選手有無增字、落字、刪字、改字、改詞序,甚至跳行等。

第四點:速度慢但該緊湊時則快。速度要有變化,整篇文章聽來才不會呆版。怎麼變化?當然不是亂變,要隨文章的意思而變。例如:讀到緊張處,節奏自然要加快。建議選手朗讀文章時,不妨就把自己當作說故事的人,讓聽眾聽你講述,彷彿覺得那畫面就在眼前。
    (ㄗㄨㄥˋ)合以上簡單說,朗讀的重要原則是
1. 動聽:讓評審聽來舒服,自然會打動他們的心
1)語音和語調務必正確。
2)抑揚頓挫變化得宜。

2. 動人:選手先用真情感動自己,才可能感動評審
1)表情投入。
2)聲情投入。
    說到「動聽」與「動人」,文章裡的各種說話語氣,就要讀得傳神。如何將各種說話的語氣讀得令人覺得傳神呢?我今天準備一些文章的片段,不過,在談各種說話語氣如何呈現之前,先跟大家談如何透過各種詞性呈現作品的意境。這樣等下分析各種語氣時,大家也可以順便複習我講到的各種詞性讀法。先談【加強字詞的讀法】也就是各種詞性如何強調,再談【幾種句型的讀法】。所謂「強調」只是將該語詞的聲音拉長(但不可變調),整句話的情感都要表現,否則會顯得造作且呆板。

補充說明:如果以拉長音的方式來強調字詞,會使整句文氣中斷。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寧取珍貴的熊掌而捨棄魚;文氣是否暢達,比是否強調哪個字詞更重要。例如:「有一個乞丐,他的整個右手臂斷了,樣子挺可憐,誰見了都會施捨。」原本要強調「整個」這副詞,以及「斷了」這動詞,但不接著說「樣子挺可憐」,整句意思就是沒表達完整。若只注重強調「整個」、「斷了」,就無法流暢接著「樣子挺可憐」,文氣無法貫通,文章就不會好聽。同樣道理,若想強調「樣子挺可憐」的「挺可憐」(「樣子」二字不重要,所以音不可高過「挺可憐」),卻在「挺可憐」三字延長音,這就成了「拖拍」,文氣無法銜接後面的「誰見了都會施捨」,整段讀來,得到的評語就是「炫技、拖拍、文氣不暢」。朗讀確實要有「技巧」,但給人「炫技」之感,文章就不會達到「動人」的階段。我研究出最好的詮釋方法即是:要強調的詞語,先增加它的力度,拍子自然會多一點點不要先想著增加它的拍子,否則在「詮釋文章的功力不到位」的情況下,弄巧成拙,文章讀來絕不會使人覺得動聽

1.副詞:
以〈生命的價值〉這篇為例,請大家留意我在「整個」、「生氣地ㄉㄜ˙」、「明明」、「存心」、「故意」、「來回」、「整整」──這幾個語詞的第一個字,是不是都多了一點拍子。記得我在前一堂課說過朗讀像唱歌嗎?所以請大家聽我如唱歌一樣的節奏變化:   
範例
題目:生命的價值(改自《學習電子報》)
  有一個乞丐,他的整個右手臂斷了,樣子挺可憐,誰見了都會施捨。
  有一天,他來到一個農戶人家行乞,女主人叫他先將門前的一堆磚搬到院子後。乞丐生氣地對女主人說:「你明明看到我只有一隻手,卻讓我搬磚頭,這不是存心捉弄人嗎?」沒想到女主人自己蹲下來,故意用一隻手搬起磚頭,來回走了一趟,然後對乞丐說:「我一隻手能搬,你一隻手為甚麼就不能搬?」乞丐無言以對,硬著頭皮用他那一隻手慢慢搬,整整搬了兩個小時,累得滿頭大汗。
   第二個要談的詞性:
2.連詞中的轉折用法(如「而」、「卻」、「然而」、「但是」)  「而」字當「然後」解釋時,只需平緩的讀;當「但是」時,則須將音飇高(不可破音,也不要拖拉)。「但是」讀來要乾脆、俐落,兩字之間的語距縮短,低沉而有力度。當我朗讀下一段的時候,請大家留意我將「但是」讀得俐落一點,是不是真得有一種「話說到此,忽然轉折」的感覺?
範例
題目:轉念(選自《學習電子報》)
    在《莊子》裡也有一則故事,大意是這樣:在一個煙霧彌漫的早晨,有一個人划著船逆流而上。突然間,他看見一隻小船順流直沖向他。眼看小船就要撞上他的船,他高聲大叫:「小心!小心!」但是,船還是直接撞上來,他的船幾乎就要沉了。於是他暴跳如雷,開始向對方怒吼,口無遮攔地謾駡著。但是,當他仔細一瞧,才發現原來是條空船,因此氣也就消了。
    所以,怎麼讀,往往呈現的氛圍就不一樣。
    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讓一篇作品在聽眾面前呈現畫面?我就接著分享詞性能使朗讀呈現畫面的作法:
3.名詞、動詞、形容詞、代詞、量詞、副詞(這些屬於文句重點,才須強調)讀的時候,這些語詞和前面的語詞需作很短暫的切割(也就是進入該語詞前停頓,但停頓的目的是為了彰顯語詞的重要,不是要將文氣切割。然後語詞的第一字,讀的時候,略拉長音)。
範例
題目:耶誕老人(作者:王璇)    
    寒風像刀一樣地凌遲著他,雪染白了他的紅袍,而那兩隻拉車的鹿,不解他們的主人,為何不像往年一樣一面哼著小調一面聽著牠們頸上清脆的鈴聲。(請思考一下:為什麼以下這些字詞才是重點字呢?能不能改成其他地方呢?「」、「凌遲」、「染白」、「紅袍」、「鹿」、「清脆」)
           當然也有不能拉長音卻要快速讀的時候,如:「突然」、「一剎(ㄔㄚˋ)」、「迅速」……,這些如果還拉長音,就無法給人「瞬間」或「迅速」的感覺了。 就像我剛才讀到突然間,他看見一隻小船順流直沖向他。又如以下選自<麵包出籠時刻>的這句: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這個雜亂的世紀能走盡長街,去佇立在一間麵包店裡等麵包出爐的一剎(ㄔㄚˋ),是一件幸福的事
    接下來介紹幾種修辭的讀法
1.排比:當無法判定哪一句意思最重要時,採「弱—強—弱」或「強—弱—強」的變化方式來讀;倘若可以判定哪一句最重要時,那句的力度增強(採高音或低音則視文意而定),它的前後兩句則減弱。再以<麵包出籠時刻>中的句子為例:
    我是愛那淡白質樸遠超乎酸甜苦辣之上的無味之味嗎?我是愛它那一直是窮人糧食的貧賤出身嗎?我是迷上那令我恍然如見先民的神聖肅穆的情感嗎?或者,我只是愛那炊飯的鍋子乍掀、烤爐初啟的奇異喜悅呢?
   最後一句聽來比較高音的原因,因為它是重點嗎?是的。我認為文章裡,就如題目「麵包出籠時刻」,是呈現作者內心如何期待麵包出籠的那一刻,應該非常喜悅。那麼它的前一句,為了不喧賓奪主,就降音。
2.層遞:漸強或漸弱式的讀法,視文意而定,如:「做不成天空的星子,就作山上的燎火吧;做不成山上的燎火,就作屋裡的一盞燈吧!」這幾句宜採漸弱式(音調逐漸下降)的讀法因為「星子」在高處、在遠方,聲音要擴散出去,音調提高;「燎火」比「星子」距離人更近,音調要下降些,有拉近距離的感覺;「屋裡的一盞燈」就在眼前,距離更近,且沒有星子令更多人仰望那般了不起,也沒有燎火能照亮山林那般神氣,只是小小的一盞燈,所以音調要低沉,速度要更緩。又如<芒花開>一文中不論是春天是夏天,還是秋天或是冬天因為「春」、「夏」是生物活躍的季節,音調宜高亢「秋」進入蕭條,音調宜降低;「冬」是萬物靜寂的時候,音調要更低。總有人在它的大腿上摘花追蝴蝶;在它的肚子上種青菜犁田:在它的胸膛上踩下翠嫩的茶葉和纍纍的果實:再爬上它的綠髮鬢叢中,扛回一捆捆砍下的木柴。其中「大腿」、「肚子」、「胸膛上」、「綠髮鬢叢中」──由低處至高處,一再強調「它」帶給人的收穫,所以音調要漸高以表示喜悅連連。我再把〈芒花開〉這篇文章中的一段讀來給大家聽聽。這篇文章是某一年某縣市朗讀比賽的篇目,我覺得它很適合拿來解釋朗讀在層遞句型上的變化。很可惜當時選用這篇的老師,未將它打上作者姓名。請大家聽的時候留意以下幾個詞語和句子:「不論是春天是夏天,還是秋天或是冬天」、「大腿上」、「肚子上」、「胸膛上」、「再爬上它的綠髮鬢叢中」、「它的頭髮變白了」、「它的鬍鬚變白了」、「它全身綠油油的細毛變白了」、「開遍了山谷到山坡到山腰到山嶺」。
題目:芒花開    
    不論是春天是夏天,還是秋天或是冬天,總有人在它的大腿上摘花追蝴蝶;在它的肚子上種青菜犁田:在它的胸膛上踩下翠嫩的茶葉和纍纍的果實:再爬上它的綠髮鬢叢中,扛回一捆捆砍下的木柴。但是有一個秋天,綠巨人在一夜之間變老了!它的頭髮變白了!它的鬍鬚變白了!它全身綠油油的細毛變白了!白茫茫的芒花,開遍了山谷到山坡到山腰到山嶺!我的綠巨人,變成大雪人了!
    不知大家聽完之後,有沒有看見白茫茫的芒花開得滿山滿谷了?我繼續介紹另一種修辭的讀法:類疊
3.類疊:
   1)每一短語或語詞間以頓號隔開的讀法:停頓時間比逗號短,且每一詞語讀來有一種節奏感,每字之間不宜拖長音,也就是速度比讀一般句子時快,但有力度,且仍要有強弱(音調高低)變化。
   2)每一短語間以逗號隔開的讀法:讀法同上,只是短語之間的停頓時間如讀逗號的句子時。
    以下示範這段,請大家聽的時候留意這幾處:
   「注視自己、欣賞自己、嗟嘆自己」、「自己比別人漂亮、自己比別人可愛」、「努力奮鬥、積極進取」、「升官晉級為什麼沒有我?發財享受為什麼沒有我?」
範例一
題目:自己和別人(作者:吳東雄)    
    也許你還不相信,人類不管是遇到任何事,總是先看自己;小姐們每天攬鏡自照,注視自己、欣賞自己、嗟嘆自己,總覺得自己比別人漂亮、自己比別人可愛,然而,內心卻在埋怨:為什麼自己的際遇卻不如人家?
    男士們也一樣,雖然不像小姐們那樣每天攬鏡顧影自憐,卻把眼珠子注視到自己的名與利,很少去注視別人努力奮鬥、積極進取的過程,都只看到自己為什麼往往得不到好處?升官晉級為什麼沒有我?發財享受為什麼沒有我?
    如果是類疊兼層遞呢?就是將兩種修辭的讀法加在一起。
4.類疊(或排比)兼層遞語速採類疊句的讀法,聲音強弱(音調變化)則採層遞句的讀法。以下示範這段,請大家聽的時候留意「有愛、會愛、能愛」的音調:
範例
題目:有愛、會愛、能愛(作者:宋瑞)
    人生最可怕的情境,大概莫過於孤獨了。不論你的身體如何頑健,生活怎樣富足,起居何等舒適,都不能保證你的精神不會感到空虛,心靈不會覺得苦悶,情緒不會變得低落;除非你是個有愛、會愛、能愛的人。
    談完幾種修辭的讀法,就來談結語的讀法。
5.結語的讀法(這裡所謂的「結語」,不一定是只出現在全文最後,有時一段最後也會有屬於那段的結語)速度略慢,音調降低、力度略強
範例
題目:欣賞就是快樂(作者:羅蘭)
    請大家聽的時候留意我是否在「自己的價值,就是在這樣的時時刻刻裡得到肯定。」這句放慢語速,且有收尾的感覺。
    一個人,能夠安於手邊所有、眼前所見,在雜亂無章、晦暗無望的現實中,保有自己心中的天光雲影,在生活的縫隙間去抓住飄然自足的快樂,自己的價值,就是在這樣的時時刻刻裡得到肯定。
    許多文章都會出現一些說話的語氣。如何將這些語氣讀得傳神呢?接下來就談各種語氣的讀法。
1.疑問(此處「疑問」包括懸問、提問與激問等三種設問修辭,但激問的讀法又不同):愈接近問號,音調愈是上揚。若是激問法,除了音調上揚,還要帶點質詢的意味。
範例
題目:麵包出籠時刻(作者:張曉風)
    請大家聽的時候留意問句的整個句子是否音調逐漸上揚。
    我是愛那淡白質樸遠超乎酸甜苦辣之上的無味之味嗎?我是愛它那一直是窮人糧食的貧賤出身嗎?我是迷上那令我恍然如見先民的神聖肅穆的情感嗎?或者,我只是愛那炊飯的鍋子乍掀、烤爐初啟的奇異喜悅呢?
補充:並非句尾出現問號即疑問語氣,如
題目:幽谷(作者:鹿橋)
    他身子四周跟入睡前沒有什麼兩樣,仍然一樣的草坪、一樣的幽谷。也許早已過了午夜了罷?天氣更涼了。
2.叮嚀(或沉穩)視說話者的年齡、身分以及當時心情而定。
範例
題目:猴群(作者:林雙不)   
    請大家聽的時候留意年老的猴子說話的音調。
    年輕的猴子說了又說,最後幾乎傳遍了整座森林,就有那年老的猴子商量著:「生活是苦,可是只要乖乖聽話,總還能把日子過下去。獅子那麼強壯,無謂的反抗,不是雞蛋碰石頭嗎?太愚笨了!假如不懂事的年輕一輩,被這種危險的,有問題的言論煽動,做出冒險的行為,激怒了獅子,我們就大禍臨頭了。」於是先下手為強,把年輕的猴子綁交獅子,同時爭先恐後把事情的始末報告給他。   
3.責備(或生氣)
語速略快、斬釘截鐵,生氣的表情與聲音都要顯露(ㄌㄨˋ)
範例
題目:猴群   
    獅子暴跳如雷,吼道:「我辛辛苦苦訂定法律來保護你們,讓你們有機會盡光榮的義務,竟然還有人不滿足,故意散播謠言,要破壞我們森林的安定,這種不知團結、不懂法治的人,應該和我們永久隔離,以免影響我們之間的和諧。你們說對不對?」群猴默默。獅子便判年輕的猴子死刑,由群猴用石頭執行,屍體再由獅子吞吃。
4.讚嘆音調略高,欣賞、喜悅的表情語聲音都要顯露(ㄌㄨˋ)
範例一
題目:安安奇遇記(張至璋)
    「啊!太棒了,我的嘴裡居然這麼神妙!」安安說。
    「噓!別出聲!現在我們進入了你的氣管,馬上要遭遇敵人了。注意!就戰鬥位置。」
5.感慨語速放慢、音調降低
範例
題目:如果作者是花(作者:張曉風)    
    我們看去年的花和今年的花一樣,是因為我們不是花,不曾去認識花,體察花,如果我們不是人,是花,我們會說:
    「看啊,校園裡每一年都有全新的新鮮人的面孔,可是我們花卻一年老似一年。」
6.堅定語速略快、斬釘截鐵,表情語聲音都要顯露自信與決心。
範例
題目:溪流裡的小勇士(作者:陳銘磻ㄆㄢˊ)   
    卡度站在夜色迷濛的岩石上,看著那條隱約映著粼粼(ㄌㄧㄣˊ ㄌㄧㄣˊ)的溪流說:「我要征服這條永遠不眠的溪流,否則我將感到今晚是最不快樂的夜晚。」    默然片刻後,他縱(ㄗㄨㄥˋ)身一跳,原本平靜的水面,被他濺出千萬點水珠。      
7.安慰語速放慢,像平常安慰人時的表情與聲音,都要顯露。
範例
題目:安安奇遇記    
    面前一大片黃黃紅紅的燈光,遮蓋了所有東西,就像去年國慶日晚上站在總統府前一樣美麗。陽臺上站著一個跟電影裡一模一樣的外星人,安安驚訝得目瞪口呆。    「安安,別怕,我從電影裡跑出來幫你忙,今天大掃除時,你肺裡吸進了許多灰塵和細菌,既骯髒又危險,一要徹底清除掉。」  
    語氣的讀法與對話的讀法常是影響朗讀是否讀得好的關鍵。接下來就談:對話的讀法(對話人物的語調與作者語調的區隔)。
    為了使聽眾能聽出何處是出現對話的地方,進入對話內容前,先停2秒;說完引號裡的話,也停2秒再繼續以下文章。*只有小學生(天真、可愛)讀對話時,可以盡量模仿說話者的年齡、身分及心情,中學生與成年人則不要太誇張,以免顯得突兀。
範例一
題目:木魚的故事(作者不詳)   
    小時候,我只要又蹦又跳又笑的,外公就說:「看你的嘴巴咧得跟木魚似的。」我就會用拳頭敲著自己的兩頰喊著:「木魚、木魚,快快把肚子裡的經典吐出來呀!」    木魚肚子裡怎麼會有經典呢?看媽媽坐在佛堂禮唸經,用小木棰敲著木魚,嘴裡唸的又快又好聽,我就想到是木魚把經典都從牠張著的大嘴巴裡吐出來,讓媽媽撿到了。因為外公給我講過木魚吞經的故事:唐僧去西天取經回來,走到一條大河旁邊,一看沒有渡船,正不知如何才能過去,卻看見一條大魚慢慢游向他來,張開大嘴和唐僧打招呼說:「師傅呀?您要過河嗎?來,爬在我背上,讓我揹您過去。」唐僧驚奇地問:「你這條魚怎麼會說話呢?」大魚說:「我修練了好多年,已經快要得道成仙了,今天也是有緣,遇到您這位虔誠的師傅。讓我為您效勞吧。」唐僧非常感謝地伏在大魚背脊上,雙手緊緊捧著寶貴的經典,讓牠揹著慢慢游向對岸。
範例二
題目:神奇的老鷹眼鏡(林世仁)   
    星期六,阿和到附近的公園玩,發現公園的「一天眼鏡行」門口擠了一群小孩。阿和好奇的走過去,看到地上有個翻倒的鳥籠,一個胖小孩正拿著樹枝撥弄小鳥,把小鳥嚇得撲撲亂飛,其他小孩卻哈哈大笑。阿和趕緊上前阻止,這時眼鏡行老闆正好回來,那些孩子立刻一哄而散。老闆對阿和說:「小朋友,謝謝你救了我的小鳥。來,我送你一副眼鏡當作謝禮。」「不用了。」阿和搖搖手說:「我沒有近視,不需要戴眼鏡。」老闆笑笑說:「不不不,我要送你的是很不一樣的眼鏡。」說著,從櫃子裡拿出一副紅色眼鏡:「這是老鷹眼鏡,戴上它,眼睛就會像老鷹一樣銳利,全世界只有這一副喔!」老鷹眼鏡?阿和興趣來了。「好哇,謝謝!」他接過眼鏡,立刻戴上。哇,周圍的景物變得好清楚喔!連公園角落椰子樹上的兩隻螞蟻在講悄悄話,也看得一清二楚。
   語體文如果夾雜文言文,那文言文該怎麼讀呢?
   讀至文言文時,語速放慢,每字之間的音與氣不要切斷,僅在標點符號處換氣。 說到文言文,不可小看古文中的虛詞,特別是語氣助詞。助詞是作什麼用的?助詞是輔助詞,沒有意義,既然沒有意義,不必讀得像實詞那麼清晰,甚至說它的停頓時間應該比一般實詞短,也就是拍子少。但如果是文言文中的語氣助詞,就要順著那句話的語氣讀出該有的味道。例如「也」和「矣」字。如果出現在表示感慨的句子之後,讀時就要用氣音並順著前面的字有感慨的味道。例如〈諫逐客書〉「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若接在疑問語氣的句子之後,就要以上揚音的疑問味道收尾,例如〈秋聲賦〉「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
範例一
題目:知識就是能源(作者:林明德)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我一向認為「知識就是能源」,並且深信追求與時俱進的知識是多元化社會的國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特質。
範例二
題目:恆心與毅力(作者:彭歌)   
    王陽明說:「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一個人最不容易認識的,就是自己。看世界要看光明,看自己也要多想自己「能做些什麼」,而不要先存著逸豫偷懶之心。
範例三
題目:鳥鳴山更幽(作者:殷穎)   
    啄木鳥是出色的敲擊樂者,也是山林中的引吟詩人。他隨意叼啄著長長的樹幹,向莽蒼蒼的大地傳播造化的詩心。偶爾,會叫到孟浩然的詩句:「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有時牠也會連敲六句,奏出一首淡淡的鄉愁,將我鬱悶在胸中的一闋「浣溪沙」用牠的長喙啄在樹幹上:「簾捲西風獨蒼涼,蕭蕭桐葉敲紗窗。沉思故園立斜陽,古卷乍展墨味重。停筆凝思落丁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樹葉無聲地落在肩上,只輕輕地一觸便飄落地面。 
    無論各位想聽語體文中的散文或新詩,又或者想聽文言文,只要至youtube輸入「畢仙蓉」三個字,再點入其中的播放清單,即可找到想要的文體類型。未來有時間仍會繼續放上其他篇目。
    朗讀還需要哪些變化呢?必須一氣呵(ㄏㄜ)成的讀法語速增快,前後短語或前後句的文氣相連,但要有強弱變化。
範例一
題目:別以為自己心中的那把尺一定是直的 (選自《學習電子報》)     
    感情應該怎樣、金錢應該怎樣、工作應該怎樣、朋友應該怎樣,還有先生不應該怎樣、太太不應該怎樣、小孩不應該怎樣……,這就是我們每天面對的戰爭,不是嗎?
    「一氣呵成的理由是因為要表現出生活就像戰爭一樣緊張的感覺嗎?」過去聽我讀過這段的朋友也這麼問。確實無誤喔!我再讀一小段故事,請大家留意「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這一處是否有一氣呵成的感覺。
範例二
題目:放下就是解脫  (選自《學習電子報》)
    有一個小學老師在偏遠的鄉里教書,這天,他來到自己班上的教室,問班上的小朋友:「你們大家有沒有討厭的人啊」
    小朋友們想了想,有的未作聲,有的則猛力地點點頭。
    老師接著便發給每人一個袋子,說:「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現在大家想想看,過去這一週,曾有那些人得罪過你,他到底做了怎麼樣可惡的事,想到後,就利用放學時間到河邊去找一塊石頭,把他的名字給用小紙條貼在石頭上。如果他實在很過分,你就找一塊大一點的石頭;如果他的錯是小錯,你就找一塊小一點的石頭,每天把戰利品用袋子裝到學校來給老師看哦!」
    學生們感到非常有趣且新鮮,放學後,每個人都搶著到河邊去找石頭。
    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把裝著從河邊撿來的鵝卵石的袋子帶到學校來,興高采烈地討論著。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有的人的袋子越裝越大,幾乎
成了負擔。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是不是有日子過得很快,且有袋子越來越重的感覺呢?
    再來談引號裡的文字讀法引號前,先停2秒;引號內的字語速放慢、力度增強,音調降低。
範例一
題目:得理,但要饒人  (選自《學習電子報》)
     請留意「和ㄏㄜˊ」和「壯」是不是都使了一點力來讀,也拖長了一點點拍子。
    人不講理,是一個缺點;人硬講理,是一個盲點;理直氣「和」遠比理直氣「壯」更能說服和改變他人。
    在「和ㄏㄜˊ」和「壯」,都使了一點力來讀,也拖長了一點點拍子,是不是更可以讓這兩字的意義形成對比呢?
    我再舉另外一篇:
範例一
題目:粉蛾之死(作者:大荒)
    為什麼蛾要尋到燈下來死呢?是有意志的活動,還是盲目的呢?古人說狐死必丘首,是否蛾之死也同一原因呢?我們似乎不應用「寧為自由鬼,不作奴隸人」的概念來套飛蛾,因為蛾在林木草叢中本極自由;但顯然它是重視死得其所的,就是死得光明磊落,壯烈。
    有沒有發現「寧為自由鬼,不作奴隸人」就是要強調的地方呢?
    希望每個學習朗讀的人都能以「我是作者的化身」以及「我是作品的代言人」自我期許,那麼想學好朗讀就不困難了。
    說到「作者的化身」,並不是說作者是個說話很快的人,也要像他一樣很快的讀。因為聽眾很可能並不了解作者他本人說話是快還是慢呀!再說,讀得快或讀得慢,必須視文章想呈現的意境而定。那麼朗讀的速度一般情況下,究竟要多快呢
★段落之間的停頓時間
1.一般段落:每段之間停留3
範例如:前幾篇文章
2. 兩段文意緊密銜接時有兩派專家的說法是:
1)依照一般段落停頓(時間2~3秒)。
2)視為同一段落
我自己的說法是:專家各持己見,必有道理,不如綜合兩派優點來詮釋文章。文章分段必有其道理,就是要強調該句的重要,才會將其分段。例如<荒蕪池塘>的一、二段,看來是文氣相接,但作者為什麼要將「後來,荒蕪了……」另起一段呢?應該就是要強調池塘改變後的重要性。究竟怎麼讀才好?「每個人心中都有池塘。我們小時候用來投擲微笑的池塘。」這一段採破題式讀法,使力讀來之後,進入第二段即速降音調(一、二段音調要有明顯差異),兩段之間停留2秒(不宜至一般段落的2~3秒那麼久,以免切斷文氣),第二段讀來也要有力度,只是音調較前段為低,以作為段落區隔。
*音調降低,不代表感情平淡,該有的情感表現還是要明顯,只是用低音來表現。
範例一
題目:荒蕪池塘(作者:蔡深江)
    請留意以下地方:「每個人心中都有池塘。我們小時候用來投擲微笑的池塘。」、「後來,荒蕪了,那是每一則神話最完美的交代,像一個決心天涯浪跡的異鄉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池塘。我們小時候用來投擲微笑的池塘。
    後來,荒蕪了,那是每一則神話最完美的交代,像一個決心天涯浪跡的異鄉人,回到他熟悉的陌生旅程的某一個小鎮。池塘必須荒蕪而且被成長的孩子遺忘。
範例二
題目:麵包出籠時刻(作者:張曉風) 
    請留意以下地方:「我也喜歡麵包,非常喜歡。」、「麵包店裡總是漲溢著烘焙的香味,我有時不買什麼也要進去聞聞。  」、「冬天下午如果碰上麵包出爐時刻真是幸福」
    是三十歲那年吧,有一天,正慢慢地嚼著一口飯,忽然心中一驚,發現滿口飯都是一粒一粒的種子。一想到種子立刻凜然斂容,不知道吃的是江南那片水田裡的稻種,不知是經過幾世幾劫,假多少手留多少汗才到了臺灣,也不知它是來自嘉南平原還是遍野甘蔗被詩人形容如「一塊方糖」的小城屏東,但不管這稻米是來自何處,我都感激。那裡面有叨叨絮絮的深情切意,從唐虞上古直說到如今。   
    我也喜歡麵包,非常喜歡。
    麵包店裡總是漲溢著烘焙的香味,我有時不買什麼也要進去聞聞。   
    冬天下午如果碰上麵包出爐時刻真是幸福,連街上的空氣都一時喧嘩轟動起來,大師傅捧著個黑鐵盤子快步跑著,把烤得黃脆焦香的麵包神話似的送到我們眼前。
    「麵包店裡總是漲溢著烘焙的香味,我有時不買什麼也要進去聞聞。」在文章裡是列在「我也喜歡麵包,非常喜歡。」的下一段,但是我是一下子就接著讀而且我還將「麵包店裡總是漲溢著烘焙的香味,我有時不買什麼也要進去聞聞。」接著下一段「冬天下午如果碰上麵包出爐時刻真是幸福」一起讀。刻意要讓這幾句聽來,給人感覺那情緒是一湧而上的。
    最後我想強調:好的朗讀,是一種深度的閱讀。想對一篇作品有更深刻的感受,就聽聽好的朗讀吧!


模仿畢老師朗讀
還可參考南一出版社出版的課文朗讀動畫
例如:
麥琪的禮物-歐●亨利(畢仙蓉老師朗讀)

奶油鼻子-廖鴻基(畢仙蓉老師朗讀)

水神的指引-亞榮隆●撒可努(畢仙蓉老師朗讀)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