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6日 星期一

用一種合理的方式讀懂新詩/畢仙蓉老師



         你怕讀新詩嗎?你怕讀新詩是因為讀不懂它嗎?你因為怕讀新詩而拒絕讀詩嗎?你以為讀不懂新詩是因為自己不懂詩人嗎?你以為詩人都希望你讀懂他的心思嗎?如果你用一種合理的方式讀懂一首新詩,還怕詩人說你不懂嗎?來吧!別怕!請跟我這麼做——利用尋找線索的方式讀一首詩。如果這麼做,還被人說:「你根本不懂這首詩。」那我們可以這麼說:「換你來解這首詩,但要能說服我!」而我相信:當詩人覺得我們讀懂他的心思時,必是一種喜;當我們雖未讀到他的心思,卻利用我們的解讀方式,完整且合理地詮釋了他的作品,就算不一定令他驚喜,也無愧我們所學的閱讀理解方式,不是嗎?今日即以前篇提到的作品為例,於班級為學生進行表述能力訓練之後,老師我就來完整的試寫一篇。

陳黎〈牆〉 
它聽見我們哭泣
它聽見我們低語
它聽見我們撕破壁紙
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
巨大的呼吸,鼾聲,咳嗽
而我們從來不曾聽見 
牆壁有耳
牆壁是沉默的記錄者 

我們給它鐵釘
紀念那些缺席的帽子,鑰匙,大衣
我們給它縫隙
容納那些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 

掛在它上面的是鐘
掛在它上面的是鏡
掛在它上面的是失去的日子的陰影
凹陷的夢的唇印 

我們給它厚度
我們給它重量
我們給它寂靜 
牆壁有耳
依靠著我們的脆弱巨大地存在

問題設計與答案提供(參考):畢仙蓉老師
參考答案僅供參考,非一定答案,它們主要是從線索聯想而來,真正的答案在詩人心裡。詩人,可以是本詩作者,也可以是解詩的你、我。
1.「哭泣」、「低語」、「撕破壁紙」,在初步讀過陳黎〈牆〉這首詩之後,這三個詞語使你聯想到哪些情況?
參考答案:從第四句「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可知有親人離開家裡,而「我們」(前三句)悲傷地哭泣、喃喃低語(已無人聆聽,只好如此),懊悔至情緒無法控制地撕破壁紙但也可能與12.題解析相關,或者說既是本題,也是第12題的情況。究竟哪種情況,本詩無法斷定。
2. 「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這句的主語是誰?
參考答案:整首詩的主要角色是「我們」、「離去的親人」以及「牆」。「離去的親人」總不會說「離去的親人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因為文意不通。說「牆」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則更不能呼應「牆壁是沉默的記錄者」。所以主語是「我們」。而「牆」它聽見我們因尋不到親人而有「哭泣」、「低語」、「撕破壁紙」的焦急情緒。
3. 「巨大的呼吸,鼾聲,咳嗽」這句的主語又是誰?其中「呼吸」、「鼾聲」、「咳嗽」想表示什麼?
參考答案(1)由第四句「(我們)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以及第六句「而我們從來不曾聽見」,可知主語是「親人」。(2) 「呼吸」、「鼾聲」、「咳嗽」等,表示親人的生活作息。
4. 「而我們從來不曾聽見」,不曾聽見什麼?為什麼從來不曾聽見?
參考答案(1)即前一句「巨大的呼吸,鼾聲,咳嗽」(2) 「呼吸」、「鼾聲」、「咳嗽」,此三者前面加上「巨大的」,表示只要「我們」稍微有心,不可能聽不見或看不見親人明顯的舉動,除非「我們」對親人漠不關心(由第一段末兩句「牆壁有耳/牆壁是沉默的記錄者 」更可證明:親人的一舉一動,甚至親人因不舒服而咳嗽,「我們」都不曾關心,只有屋子裡四面的牆知道,但它也只能沉默地看著「我們」的親人被冷落)   
5. 「牆壁有耳/牆壁是沉默的記錄者」這兩句表面上寫的是「牆」,實際上呢?有沒有暗示什麼?
參考答案:實際上還是指「牆」,只是想暗示這間屋子裡的人,他們的關係疏離。「我們」不關心親人的「呼吸,鼾聲,咳嗽」,即使這「呼吸,鼾聲,咳嗽」已是「巨大的」,卻「從來不曾聽見」;親人得不到「我們」的關心,他們的聲音只被「牆」聽見,而「牆」哪裡比得上人有溫度呢?人不是更有溫度嗎?家人之間不是更應該給彼此溫暖嗎?可惜這家不是,才會說「而我們從來不曾聽見 /牆壁有耳/牆壁是沉默的記錄者」
6. 「我們給它鐵釘」,「鐵釘」給你什麼感覺?
參考答案「鐵釘」是冰冷的,若釘在心頭是會疼痛不已的。
7. 「紀念那些缺席的帽子,鑰匙,大衣」,為什麼說「紀念」?「缺席」暗指發生什麼事?「帽子,鑰匙,大衣」是否有所指?
參考答案(1) 說「紀念」,既是「懷念離去的親人」,也是反諷自己於親人在時,只會給他(她?)無情的傷害──如鐵釘釘在他(她?)心頭,令他(她?)傷痛。這「鐵釘」可能是抽象的說法,並非真的鐵釘。可能是指親人離開「我們」時,「我們」才在空蕩蕩的屋子裡回想在這間屋子裡上演過的悲劇,懊悔曾經給親人的傷害。 (2) 「缺席」指的就是「親人」離「我們」遠去了(3) 「帽子,鑰匙,大衣」皆是「親人」的身邊物,借指「親人」。「帽子」和「大衣」是保暖物,一旦不再了,不只是「親人」不在,這個家曾有的溫暖也蕩然無存。至於「鑰匙」,自然是回家「進門」必需之物。「鑰匙」缺席,就表示持有它的人不再回來了。
8. 「我們給它縫隙」,「縫隙」給你什麼感覺?
參考答案:縫隙是狹小的,可滲透那些不易被發現的物體。
9. 「容納那些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容納」是否有所暗示?「愛情,流言,家醜」令你聯想到什麼情況?
參考答案:呼應「縫隙」給人的感覺,這「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皆不欲人知,只能隱藏在這間屋子裡的牆縫中,見不得光(不光彩)。然這「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究竟是發生在「我們」和「親人」之間,還是「親人」與「他人」(詩中未提及這第三者)之間呢?可作以下假設:
第一種假設:「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是發生在「我們」和那位「離去的親人」之間。「我們」即不只一人,這個家不只一人和「離去的親人」有愛情?這關係太亂,不合常理,所以此假設不宜成立。
第二種假設:「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是發生在那位「離去的親人」與「他人」(詩中未提及這第三者)之間,那麼請注意前一句「我們給它縫隙容納……」,並回顧第一段的「我們哭泣」、「我們低語」、「我們撕破壁紙」,以及「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不妨這麼想:這位「離去的親人」曾在外與某人一段「曲折的愛情」,引發「流言」,而這段愛情想必是不倫之類的,才會說是「家醜」。這首詩中的「我們」和後來「離去的親人」,因為「家醜」而引發爭執,爭執一發不可收拾,才造成「親人」離去。這家的「我們」漸漸懊悔失去那位「親人」,懊悔因不曾關心那位「親人」,才使他(她?)在「曲折的愛情」裡,備受「流言」困擾,又備受家人批評(說是「家醜」)似乎這樣的假設較合理
10. 「掛在它上面的是鐘/掛在它上面的是鏡」,「鐘」和「鏡」各表示什麼?
參考答案(1「鐘」表示「時間流逝」。那些容納「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的時間,已隨「離去的親人」離去(也可呼應這段的第三句「失去的日子的陰影」)(2) 「鏡」則可反映「我們」在「親人」離去後,已是多麼脆弱──呼應本詩最後一句「依靠著我們的脆弱巨大地存在」。也可說透過「鏡」,看到脆弱的「我們」,而「我們」在照鏡時,也從脆弱的一張臉想起失去的日子──呼應下一句「掛在它上面的是失去的日子的陰影」。也許此刻赫然驚覺:「親人」在這家的那段日子,「我們」竟是與(她?)(她?)「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裡爭執至(她?) 一去不回(此處可呼應「陰影」)
11. 「掛在它上面的是失去的日子的陰影」,「失去的」給你什麼感覺?「陰影」可能暗示什麼?
參考答案(1) 「失去的」有一種感傷。縱使那位「親人」在時,曾和「我們」有過衝突,是因(她?)「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而引發的嚴重衝突,但不是沒有平靜且甚至美麗的相處時刻(呼應第三段「夢的唇印」) (2) 「陰影」應該就是呼應「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這些不愉快的經驗;即使時間流逝,它們當初造成的傷害,已是心頭的一塊陰影——揮之不去。解析至此,同學或許疑惑:既是不愉快的經驗,怎又會是「平靜且甚至美麗的相處時刻」呢?老師的解析是不是很矛盾呢?其實「凹陷的夢的唇印」這句也有兩種假設:
第一種假設:「凹陷的夢的唇印」完整地說是「掛在它上面的是凹陷的夢的唇印」。誰說留在家裡的回憶只能是痛苦的?難道沒有那屬於愛的(呼應「唇印」)部分?即使它可能如一場夢般的短暫,即使它後來因「家變」而走向「殘缺」(呼應「凹陷」)的地步,至少也都曾經存在過——存在「我們」與那位「離開的親人」之間。   
第二種假設:「掛在它上面的是失去的日子的陰影──凹陷的夢的唇印」。失去的那段「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雖然曾經引爆這個家的戰爭,但對於那位「離去的親人」而言,(她?)可能已不在乎家人(「我們」)的感受,誰叫這家人從來不曾關心(她?),連(她?)「巨大的呼吸,鼾聲,咳嗽」都不曾聽見;對那位「離去的親人」而言,失去的「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裡,至少曾有(她?)曲折的愛情。「愛情」是(她?)人生裡,一場美麗而浪漫的夢,(她?)為了這段愛情,竟不惜與家人(「我們」)決裂。(她?)在離開這個家前,心裡可能還想著:「你們從來對我是漠不關心,如今要不是怕我給家裡丟臉,哪會這麼緊張我、要緊我?」隨即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個家,留下這家的「我們」——「哭泣」、「低語」、「撕破壁紙」——本詩前三句(故事開始的場景)
12. 「我們給它厚度/我們給它重量」,「厚度」與「重量」可能指那些事?
參考答案:「那些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引發的家變,使「我們」哭泣、低語、撕破壁紙。發生在這個家的故事太多了,「牆」代表這個家,而「厚度」即是由「我們」與那位「離去的親人」在這個家曾有的「無數次」爭吵而來,至於「重量」即是這些沉重的氛圍積聚而成。
13. 「我們給它寂靜」,為什麼留給牆「寂靜」?
參考答案:請回顧本詩第四句「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那位「親人」已離開「我們」,這個家因為失去(她?)而變得冷清,所有當初因他(她?)而有的爭吵皆已停歇。然「我們」並不因此覺得平靜,因為不想失去他(她?),否則怎會「焦急地尋覓」呢?
14. 「牆壁有耳」,這「耳」發揮什麼作用?
參考答案:這牆吸收了這個家庭太多的故事,與其說「牆」總在「傾聽」,不如說「我們」總強迫它聽著「我們哭泣」、「我們低語」、「我們撕破壁紙」——無論(她?)在時,或離去時。
15. 「依靠著我們的脆弱巨大地存在」,其中「我們的脆弱」是指可能發生的哪些事?「巨大的存在」為什麼說「牆」它巨大?為什麼要強調它「存在」(是否有相對於它而已不存在的事物)
參考答案(1) 「我們的脆弱」在於承受不住「那些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無法面對,無法讓它們全塞入這個家的「我們」那狹窄的心房(呼應「縫隙」),就讓它們藏在這個家(「牆」),別再叫外人說去。此外,「我們的脆弱」還在於承受不住那位「親人」的離去(呼應「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2)說「牆」它巨大,其實目的是反襯「我們」的脆弱,想強調的還是「我們的脆弱」(3)當「我們」「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時,心已脆弱,因為想挽留的那位「親人」已無蹤影,已不存在這個家(「牆」)。若不是這個家少了那位「親人」,這家怎會顯得空曠?牆又怎會顯得巨大呢?若不是因為「我們」的「哭泣」、「低語」、「撕破壁紙」填滿了這個家的空間,這個家的「牆」又怎會顯得「厚」、「重」而「巨大」呢?原來它()必須依靠「我們」的脆弱才能顯得巨大呀!這諷刺的是脆弱的「我們」,不是嗎?

    詮釋完畢,若覺得我的詮釋並非你所認為,那麼請寫一篇說服我,需有憑有據(有線索)喔!期待讀者給我驚喜!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20年3月4日 星期三

我這樣解題 /畢仙蓉老師




    認為青春是快樂的,這是一種錯覺,是那些失去了青春的人的一種錯覺。年輕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他們腦子裡充斥了被灌輸的不切實際的想法,每次與現實接觸時,都會碰的頭破血流。似乎,他們是某種陰謀的犧牲者:那些他們所讀過的精挑細選的書,那些長輩們談起的因遺忘而蒙上玫瑰色薄霧的往事,都為年輕人提供了一種不真實的生活。
    他們必須自己發現,所有他們讀到的、聽到的東西,都是謊言、謊言、謊言。每一次的這樣的發現,都像是另一根釘子釘入他們的身體,那被束縛在生活的十字架上的身體。可是奇怪的是,每個曾經被這種錯覺折磨過的人,輪到他們時,有一種不可控制的力量,讓他們不自覺地為別人增添這種錯覺。
  ──毛姆〈一種錯覺〉
模擬考題
依據上文,造就人們「錯覺」的原因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 不切實際的經驗傳承 (B) 減少回憶過去的失落 (C) 面對痛苦現實的自嘲 (D)經過取捨美化的憧憬
    同學讀到題幹「造就人們錯覺的原因」,也許納悶:這「人們」是指失去青春的人,還是正當青春的年輕人?不知同學有無發現全文從第二行開始即是以年輕人為本文敘述的主要對象?所以「造就人們錯覺的原因」,這個「人們」,請同學不要執著在第一行那失去青春而認為青春是快樂的人,就指一般人──會經歷青春,也會懷念青春裡曾有的美好事物。現在來看四個選項:
(A) 不切實際的經驗傳承→這句話重點在「不切實際」與「傳承」。或許同學認為第一段提到的「不真實的生活」即是呼應「不切實際」,尤其文中還明明白白有「不切實際」四個字,但同學有無注意另一重點「傳承」呢?何謂「傳承」?「泛指對某某學問、技藝、教義等,在師徒間的傳授和繼承的過程。」簡單說就是「傳接繼承」。如果這部分敘述無誤,那麼文章應該寫到失去青春的人刻意叫年輕人只需回想年輕時曾有的浪漫、美好,不要去想不愉快的經驗。可是文中這句「因遺忘而蒙上玫瑰色薄霧的往事……」,說的是「遺忘」,這表示並非刻意只談令他們愉快的事,如此便不會如(A)強調的「傳承」所以(A)不是答案。
 (B) 減少回憶過去的失落→這句頗難斷句,是「減少回憶/過去的失落」,還是「減少回憶過去/的失落」?如果是前者,即表示過去(年輕時)有不如意的事,生活越不去想它們就越好過。然而,文中「遺忘」二字即否定刻意的行為──減少。如果斷句是「減少回憶過去/的失落」,即表示「減少回憶過去」會使自己失落。然而,為什麼「減少回憶過去」會失落?此話似乎不通。說到這裡,也許同學會將此句改成「少了回憶過去」,便認為它呼應文中的「遺忘」二字,以為這就是「遺忘過去」。那麼畢老師正好可以反駁:遺忘過去怎會失落呢?文中不是正好說「因遺忘而蒙上玫瑰色薄霧的往事」嗎?那麼遺忘過去(年輕時)反而留有浪漫(玫瑰色)而模糊美(薄霧),不是愉快嗎?怎會失落呢?所以(B)不是答案。
(C) 面對痛苦現實的自嘲→自嘲:自我嘲笑。拿自己開玩笑。自嘲是一種「最高層次的幽默」。將此選項視為答案的同學,請問:這篇文章可有幽默的口吻?可有玩笑意味?完全沒有。所以(C)最不可能是答案。
(D)經過取捨美化的憧憬→同學可能先疑惑:是誰取捨與美化?年輕人,還是失去青春的長輩們?我想出題者應該是為了使各選項字數一樣,而將此句簡化,也因此令人覺得敘述不清楚。畢老師認為:若依據文意判斷,提到「取捨」與「美化」的地方是「那些他們所讀過的精挑細選的書,那些長輩們談起的因遺忘而蒙上玫瑰色薄霧的往事」。所以「經過取捨美化」清楚一點的說是「經過長輩們取捨美化」。而此選項「經過取捨美化的憧憬」,其中「憧憬」即「嚮往」,可呼應文中「他們是某種陰謀的犧牲者」。為什麼?其實這「陰謀」不是指長輩們想陷害年輕人,只是作者站在年輕人的立場來發聲,說年輕人一旦在人生裡經歷種種不愉快,才發現過去聽長輩們說的那些美好經驗,根本是騙人(請注意文中「都是謊言、謊言、謊言。」彷彿騙人上當的「陰謀」。年輕人會上當,即表示曾經嚮往、信以為真。所以(D)是答案無誤
    畢老師解析至此處補充自己的認知:
    文中「長輩們」不是要故意騙年輕人,只是他們與年輕人聊天時,說起「想當年……」,總喜歡談些愉快美好的經驗(人之常情嘛)。而每個人都有年輕時,最後也都會是年輕人的長輩。年輕時,可能會有一種錯覺認為長輩們分享的經驗,可證明人生必會經歷那些美好事物。一旦自己經歷長輩們經歷的階段,生活中種種壓力、種種不愉快,占去自己經驗的大半,便抱怨:人生怎麼不是像長輩們說的那麼美好?當自己成為長輩後,與年輕人聊起,又忘記自己年輕時曾有的抱怨──這或許正如孔子「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尤其是年紀越長的人,更豁達,也更希望自己好好過餘生,腦海裡僅存的已多半是讓自己想起時,能更愉快過活的經驗吧!所以,年輕人!長輩不是刻意騙你,可能覺得人生已雲淡風輕,也可能因年紀大,記憶力不好,而遺忘某些事喔!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20年3月3日 星期二

好詩不浪費(增知且增能)/畢仙蓉老師


好詩不浪費(增知且增能)/畢仙蓉老師

    目前的考題無法使學生用心解讀一首好詩,因為出題者不敢(或者不能)以個人聯想局限讀者思考。因此利用一首好詩所出的選擇題,通常也僅是粗淺的──僅能供學生發揮尋找線索的能力。如果這道試題是出現在如「國中教育會考」這麼重大的考試裡,分秒必爭,學生當然不能允許自己在考場上盡情發揮聯想力,否則將面臨「題目沒做完」的悲劇。倘若這道試題僅是平日模擬考或平時測驗所見,那麼我希望老師多抽一點時間,利用線索判讀的方式,同時教給學生解題能力與品讀一首好詩的能力。今日,即以模擬考出現的一題為例,分享我的作法。深信這作法既可訓練學生表述能力(無論是口語表達或書寫),又可增進學生解題能力

陳黎〈牆〉 
它聽見我們哭泣
它聽見我們低語
它聽見我們撕破壁紙
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
巨大的呼吸,鼾聲,咳嗽
而我們從來不曾聽見 
牆壁有耳
牆壁是沉默的記錄者 

我們給它鐵釘
紀念那些缺席的帽子,鑰匙,大衣
我們給它縫隙
容納那些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 

掛在它上面的是鐘
掛在它上面的是鏡
掛在它上面的是失去的日子的陰影
凹陷的夢的唇印 

我們給它厚度
我們給它重量
我們給它寂靜 
牆壁有耳
依靠著我們的脆弱巨大地存在 

     以下問句之處,皆可供教師提問。也可請學生根據問題完成對整首詩的解析。
    「哭泣」、「低語」、「撕破壁紙」,在初步讀過陳黎〈牆〉這首詩之後,這三個詞語使你聯想到哪些情況?
    「焦急地尋覓離去的親人的聲音」這句的主語是誰?
    「巨大的呼吸,鼾聲,咳嗽」這句的主語又是誰?其中「呼吸」、「鼾聲」、「咳嗽」想表示什麼?
    「而我們從來不曾聽見」,不曾聽見什麼?為什麼從來不曾聽見?
    「牆壁有耳/牆壁是沉默的記錄者」這兩句表面上寫的是「牆」,實際上呢?有沒有暗示什麼?
    「我們給它鐵釘」,「鐵釘」給你什麼感覺?
    「紀念那些缺席的帽子,鑰匙,大衣」,為什麼說「紀念」?「缺席」暗指發生什麼事?「帽子,鑰匙,大衣」是否有所指?
    「我們給它縫隙」,「縫隙」給你什麼感覺?
    「容納那些曲折的愛情,流言,家醜」,「容納」是否有所暗示?「愛情,流言,家醜」令你聯想到什麼情況?
    「掛在它上面的是鐘/掛在它上面的是鏡」,「鐘」和「鏡」各表示什麼?
    「掛在它上面的是失去的日子的陰影」,「失去的」給你什麼感覺?「陰影」可能暗示什麼?
    「凹陷的夢的唇印」,為什麼說「凹陷」?「夢」和「唇印」各有什麼意思?
    「我們給它厚度/我們給它重量」,「厚度」與「重量」可能指那些事?
    「我們給它寂靜」,為什麼留給牆「寂靜」?
    「牆壁有耳」,這「耳」發揮什麼作用?
    「依靠著我們的脆弱巨大地存在」,其中「我們的脆弱」是指可能發生的哪些事?「巨大的存在」為什麼說「牆」它巨大?為什麼要強調它「存在」(是否有相對於它而已不存在的事物)

     教師不妨也寫寫看自己對陳黎〈牆〉這首詩的解讀。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