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7日 星期四

教育會考前的作答訓練/畢仙蓉老師



    這訓練不是臨陣磨槍,而是至少需要三個月時間的習慣。為什麼說「三個月」?因為中國人喜歡以「三」代表多數,我說「三個月」,其實就是「勤練」的意思。倘若今天談的訓練不只三個月,自然最好不過。
    為什麼需要多次作答訓練?因為熟練才能生巧。但別忘記提醒學生:用心才有收穫,學問是從留心來,否則再多訓練也是白耗力氣。教師不妨會為學生篩選題目,讓學生透過多次訓練感受哪些題目是普遍國文老師喜歡入題者,而哪些題目又是學生平時忽略準備或準備不妥者──這兩種皆可透過作答訓練加強。
    如何增加訓練次數?教師製作解析卷可使普遍學生針對自己的疑惑解決問題,也可使課堂有更多時間做更深入的解說或討論。教師切記每次測驗後,必須為學生解題。若能掌握解題時間,便有更多時間進行作答訓練。
    訓練前必須具備哪些基礎?我想再多的訓練皆比不上學生自學意願。學生如果不願為自己設定努力目標,不願反省自己學習的結果,不願檢討自己學習的態度與方法……,總之,不願為自己而學,而是作給父母與老師看,那麼不僅所學的很少,就連老師教的,也會聽過即忘。殊不知每次測驗,需要的就是知識;先備知識愈充分,作答愈輕鬆。尤其當今試題設計,幾乎都有誘答選項,誘答項目即是為了吸引一知半解的學生去選答,如此方能區別受試者的能力高低。然而,即使先備知識足夠,無法掌握文句敘述的關鍵,也很容易因為個人想法而判讀錯誤(很喜歡發揮聯想力而無視題幹重點的人,更需加強判讀訓練)因此,平日練習若有尋找關鍵字詞習慣的人,自然作答更謹慎也更有自信,下筆也自然快又準。下筆快又準,除了不必擔心題目做不完,還更有充裕的時間檢查作答訓練前,學生必須有足夠的先備知識與判讀習慣,而這兩者該如何加強,老師各有方法。就考生而言,「多做測驗題」是普遍師生認為最有效的方法。
    最後補充說明,也是為過去已有「畫記關鍵詞」這判讀習慣的學生而寫。作答需要注意速度與準確度,而速度又比準確度更重要。為什麼?難道只要寫得快,隨便寫個答案,不必管它是對是錯嗎?當然不是,誰會這麼無知呢?我會說速度比準確度更重要,是希望學生不要非得找出每個選項的關鍵字詞才肯下筆寫答案。有些題目雖然不見得每個選項皆能憑學生的程度判讀,但教師不妨鼓勵學生:若確定哪個選項頗符合題幹要求,即先下筆,只是必須在試卷或題本作記號(包含不易判讀的選項),以利完成所有題目,必須進行第一次檢查時,先檢查它們。初次作答的當下,即要專注,因為很可能沒有時間檢查每一題。千萬不要於初次作答時,堅持找出每個選項的關鍵詞,才肯做下一道題,否則很可能因為一棵樹而失去整座森林──許多題目並不難,卻因自己來不及作答而失去分數。

相關閱讀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