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

《從動畫或短片學寫作》文藝營隊作法分享/畢仙蓉老師


營隊講師:畢仙蓉老師







    當學生喜歡閱讀時,我們還需要擔心什麼事嗎?學生不喜歡閱讀,又要如何引起他們這方面的興致呢?無論學生是否喜歡閱讀,他們都可能遇到同樣的問題:一、有閱讀習慣卻不一定有閱讀能力。二、經常讀進父母與師長不希望他們學到的事。也都可能有這樣的需要:如何從「閱讀」培養「好品格」以及「閱讀理解能力」、「寫作力」。《從動畫或短片學寫作》這支營隊成立的目的,卻是讓學生知道思考力的重要。因為短短六小時,如何「培養」好品格與閱讀理解能力?暑假期間讓學生來學校寫作文,還會有多少人報名這支營隊呢?如果讓學生再這六小時深深知道思考力的重要,卻不無可能。一旦明白思考力的重要,上述所有能力,未來他們的老師也都可能敎給他們,他們也會更有意願學習了。

    談「思考力」之前,先談閱讀是什麼。因為這支營隊就是要藉由生動的閱讀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思考。

我對閱讀下的定義:

一、 狹義的閱讀:讀的是印有鉛字的書籍

二、 廣義的閱讀:讀一則小品、一首小詩,欣賞一首歌、一幅畫、一部影片,看一個人、一個風景……都是閱讀。凡能打開視野、淨化心靈、增添想像力、讓精神得以馳騁、讓視覺得到享受……,都是閱讀的收穫。尤其與思辨能力同時進行的時候,那不僅是有意思還是有意義的閱讀。

    短短六小時,我不可能讓學生拿著一本書讀到快下課了才來分享。況且暑假期間,若僅是閱讀書本,何需來參加這個營隊呢?在家捧著書本閱讀多享受、多自由啊!不僅是因為「營隊」的關係,平常我的國文課便常採用這兩天下午的形式。以下引用我在幾場演講中的分享:

    我們的學生有許多是屬於視覺或聽覺型的孩子。視覺型學習者,需要提供他們圖片、影片、動畫……等刺激方式讓他們接受信息與表達信息;聽覺型學習者,則需透過朗讀、音樂、討論……等方式增強他們學習能力。因此近幾年我的國文課常提供學生這方面需要,也因此發現:原來國文教室可以是電影院、音樂廳或者座談會。(此段文字亦收錄於<我在國文課做的事>)

    閱讀多,創作題材也多。一般學生常感自己平凡的生活寫不出吸引人的作品,那麼何不從閱讀中找尋可用題材?或引用,或改編──皆屬於一種創作手法。近十年我談作文教學,總不忘提供學生閱讀的機會,甚至訓練他們記故事的能力(能記,才能用),期望能從此看到更多吸引人的作品。果然這方法有效!然而這些能力需要訓練,而不是丟一本書給學生讀,它就能讀出閱讀力或寫作力。況且為有長期訓練,才可能訓練出高層次思考力

    我如何讓學生在六小時內明白思考力在寫作上的運用與重要,也讓他們知道說話時前後的連貫己語助詞的省略?請再容我重提過去於《畢老師寫作裁縫室》分享的一段話。先了解這段話,才更義明白接下來例子進行的目的。

    在我「移花接木」的作文單元裡,是要孩子把讀到的一則故事,根據一個設定的主題,選擇這故事中與它相關處連結並作聯想。例如:讀到「橙果設計」創辦人蔣友柏的故事,擷取他如何安排一天作息的部分與作文題目「工作與休閒」連結;讀到他如何打破身分框架〈「蔣家人」的身分〉創造自我的過程,設法與作文題目「逐夢、築夢、完夢」連結。

    作文有自己的經驗,聽來才真實;有故事佐證,更添作品內涵與作者深度。當然見解的呈現──是證明自己確實吸收與領悟的方法。基測時代中學生的作文考試都偏重於談自己的經驗(這沒什麼不好),如今會考時代,作文已進階至閱讀理解策略中的「省思與評鑑」這個高層次能力要求;除了生活經驗,反思力──已是寫作須具備的要素。這支營隊即是希望學生善引用故事與自己經驗聯結並抒發感觸

作法分享

一、     讓學生明白思考力的重要

1.     播放《三個傻瓜》片段

(一)影片播放前,教師先提出問題:影片播放完畢,請就「思考」這個主題,告訴大家你看到什麼重點,其次回答你領悟什麼道理,最後回答你聯想到什麼生活經驗(可以是你見到的,也可以是你聽到的,當然,如果是發生在你身上卻不會不好意思說出的,則更好)。

(二)影片播放完畢,立即請學生小組成員面對面輪流分享。指導員(僅高一個年級的學長)在成員默不作聲時,舉例或以問題引導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小組分享時間結束,教師先詢問自願上台的小組。再依指導員神色指定其他小組成員(有些學生小組分享時,表現頗好,但遲遲未舉手表示自願上台分享)。

(四)每一位發表學生下台時,都會得到鼓勵或肯定的掌聲。教師一定在掌聲響起前或停止後,給予發表學生聲情的回饋──使他們有下次會想上台的勇氣

(五)提供指導員分享機會(作為新生學習典範,也帶動整場學習氣氛)。

2.     播放《蒙娜麗莎》兩個片段

(一)    影片播放前,教師先肯定學生上一場的表現,再提出對

上一場的修正:發表「領悟」時,應該就「發現」來談,如此這個領悟才跟發現有關聯。這在寫作與談話中,才不令人一頭霧水(懷疑領悟與發現有何關係),說話或寫作也才有重點,不會令人看不出主題是什麼。請學生接下來的每支短片或動畫,均能掌握此原則。開始播放下一支短片,重複提醒學生:請就「思考」這個主題,告訴大家你看到什麼重點,其次回答你領悟什麼道理,最後回答你聯想到什麼生活經驗(可以是你見到的,也可以是你聽到的,當然,如果是發生在你身上卻不會不好意思說出的,則更好)。

        ()~()作法同的一支短片進行方式

二、 從動畫學說故事

   ()分組討論劇情(先在自己座位觀賞,影片結束再小組聚攏討論)

   ()口述影片大意(一人獨述或故事接力)

   () 告訴大家:看到什麼重點,其次回答:領悟什麼道理,最後

       回答:聯想到什麼生活經驗

三、從短片學寫作

   ()分組討論劇情(先在自己座位觀賞,影片結束再小組聚攏討論)

   ()口述影片大意(一人獨述或短片故事接力)

   () 告訴大家:看到什麼重點,其次回答:領悟什麼道理,最後

       回答:聯想到什麼生活經驗

四、移花接木寫作教學(營隊以口語表達方式呈現)

   95年台中市語文競賽國語即席演說題目(國中學生組決賽)為題進行:

作文如果出現這些題目,你如何將學過的故事巧妙套用於下列主題?

1. 我想走的路

2.我的人生觀

3.閱報的樂趣

4.珍惜少年時

5.常懷感恩心

6.我最欣賞的人

7.我最敬愛的人

8.我的休閒生活

9.一個人的時候

10.如何面對挫折

11.我最想推薦的一部電影

12.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13.一則動人的廣告

14.. 一則新聞的啟示

15. 美、在心靈

()教師說明:請任選一則你看過的動畫或短片,擷取其中可聯想至

    十五個演說題的任幾個。為了使擷取的部分更切題,可將故事改

    編,使完美的扣緊題旨。

()指導員示範(指導員已於第一天營隊活動結束留下演練)

()小組討論

()甲生:我選擇《夢想從心開始》這支短片,其中一群小孩生活在

   一個浮在水面的村莊,他們很喜歡踢足球,但只有球隊卻沒有球

   場。不過他們還是努力利用環境做了一個球場。雖然在足球比賽

   中沒有得到冠軍,但他們的精神令許多人感動。家鄉也從此有了

   真正的足球場地。我覺得這個故事可以放在〈我想走的路〉、〈常

   懷感恩心〉、〈如何面對挫折〉還有〈一則動人的廣告〉。

乙生:我們兩天看的短片,每一部都可放在〈一則動人的廣告〉。

師問:從甲同學口中介紹的那段,哪裡可看出與〈常懷感恩心〉有關

      呢?

甲生:喔!如果要放在〈常懷感恩心〉這個題目中,我就要多加上他

      們要出發參加比賽前,村里的人合力為他們準備了球場上的裝

      備,還有一群人為他們加油……

師說:太好了!這個部分確實很重要!因為它才與「感恩」有關。那

      麼題目既然是〈常懷感恩心〉,你們試著將重心放在這裡,等

      會兒講述故事的時候,可不可以多讓這個主題明顯一點呢?

丙生問:可以改編故事嗎?

師說:當然可以,那最好不過了。

丙生問:故事改了大半呢?

師說:那有什麼關係?是你本是好呀!但別忘了題目是什麼,要讓人

      聽故事的時候即可聽出你要強調的主旨喔!(學生個個興奮

      中……)

()其他短片語演說題,作法相同。

()學生發表時,略指導他們的儀態,特叮嚀他們將語助詞「然後……」

   「就那個………」放在心裡,不要說出。

五、活動結束後

    指導員與現場幾位觀課教師票選【思辨縝密 立論精宏】榮獲最佳表現者,得獎的是:

一年二班 桑 瑋 / 廖○亭

一年三班 薛○之 / 陳○媃

一年四班 汪○福

一年六班 周○程

一年九班 王○捷

六、指導員與學員回饋單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我在唐詩教學裡的節奏/畢仙蓉老師


畢仙蓉老師攝於2015/8/14研究室



我在唐詩教學裡的節奏/畢仙蓉老師

     近年不喜歡一整節課太安靜或者太活潑。太安靜的課堂,可能是教師一人講述,或者學生寫學習單、試卷、作業……。前者使我擔心是否每位學生都能專心,後者使我會擔憂是否每位學生都在思考;會不會有人與周公下棋?會不會有人想著春花秋月?太活潑的課堂,是指學生進行動態活動時,情緒容易高亢,或者僅有部分的人投入,另一部分純粹看熱鬧。前者使我擔心有人趁機玩鬧,後者使我擔憂表面是在「欣賞」的學生,會不會學到的太少?又或者他們根本沒在學習?於是特別注意我在課堂的教學節奏,希望它可以像一段動人的旋律──有抑揚頓挫。
    今日透過唐詩教學與朋友分享我的教學節奏。說「分享」還真不好意思,「畢」帚自珍地希望大家看到我在教學上的自得其樂。這種分享不見得真讓每位朋友享受愉快,但一定可以給有心人一些靈感,而這些靈感或許就能帶給他們未來教學上自創與突破的喜悅──誠如現在的我一樣。
    我在唐詩教學裡的節奏,融合靜態與動態的學習,包含【思考】、【判斷】與【表達】等三部分。這三部分都必須讓學生呈現,尤其是前兩項(【表達】指的是口語表達。由於時間限制,無法令每位學生上臺。)
   如何看見學生的思考力與判斷力? 
   
朗讀古今詩文是我的興趣,將這項興趣融入教學裡並讓學生喜歡朗讀,也更能有精緻的閱讀,是我的理想。暑期輔導為尊重未參加的學生,不上進度;為不辜負參加的學生, 有效的閱讀訓練──成了我的教學方向。七年級升八年級的【共同備課】,決定進行唐詩教學。不同於過去以格律與賞析為主的教學,我著重的是學生課堂自學的能力(含思考力與判斷力)及發表能力。由於年級共用的補充教材,已有【注釋】、【語義】和【賞析】等三部分,便不再重述其中內容。能放心學生自己閱讀嗎?不能!於是平日習慣的教學法──關鍵判斷能力訓練──絕不可少! 
   【關鍵判斷能力訓練】不難看見學生的思考力與判斷力,但今日不於此介紹,因為以下網址可連結知曉:http://ppt.cc/cnFVM  (閱讀理解能力在試題上的訓練)。至於方才提到的【精緻閱讀】,無法在暑期輔導僅九節國文課卻須完成十六首唐詩的教學裡做到(年級老師共備決定),更何況我力用其中四節課進行寫作教學,扣除四節,僅剩五節,但又何妨?我有我的教學節奏。藉此機會破解我過去在教學上的迷思:
    十年前的教學,一直認為:只要發現普遍學生不易了解的句子,便要解釋給他們聽,經常從當下一句開始講述,聯講至他句,再講至更遠處……,一題選擇或一個句子,要解釋老半天。不知哪年哪越哪日開始,也不知在何種情況下,總之,從我認為沒必要的那一刻開始,改變了教學……。可能是教學經驗豐富了(客觀說法,非倚老賣老),清楚知道哪些句子對國中生而言頗重要──有必要熟記或理解。因此遇到這類句子,便會仔細講解,講解中,習慣穿插提問──以知學生理解程度;依教師經驗判斷,不需急於一時明白的,則跳過不講。再說,keywordskeypoints的訓練,學生對於我跳過不講解的句子,可以判斷它們的關鍵正確或關鍵錯誤處──這不表示多少理解了些嗎?又說,我常鼓勵學生提問,因此他們總有人對於我未說明(可能是疏忽也可能是故意不說),卻仍想知道的地方,會提出疑問,我再視問題重要與否,決定是為他個人解惑,或者對全班補充。
    一個句子要講解至多細?一首詩要分析至多細?一篇文章有沒有必要剖析?都應該視教學重點而定。例如今日我在唐詩的教學重點,不在於賞析,僅是利用課堂,訓練自學能力與閱讀理解力中的【檢索擷取】與【發展解釋】,不包含【省思評鑑】。因此無法讓觀課的老師看見我平日訓練【省思評鑑】的方法。

    我在唐詩教學裡的節奏,於兩個班級進行的順序不同(變因決定教學策略)。先談甲班級,再談乙班級(甲乙並非等第,也無關程度)。

甲班
第一節課 (每節課50分鐘)

一、     教詩朗讀<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朗讀前,教師說:「回顧上一學年的學習法:我先朗讀一遍,有興趣模仿且投入者,可獲得獎勵。老師朗讀時,請各位聆聽每一句,只要是能夠聽出情感的字詞,或者說能表現氛圍的字詞,請於【課堂自學】時間,在【賞析】一欄畫記關鍵句,而決定它是關鍵句的句子,必有關鍵詞,也請圈出關鍵詞。鐘響後,請交給老師評分。」
二、     鼓勵學生模仿朗讀(果然有兩位學生上臺且表現不俗)
三、     課堂自學:這是培養自學能力的時間。【課堂自學能力】怎麼做才有效?要求學生畫記關鍵處。閱讀每首唐詩【賞析】這個部分時,必須畫記關鍵句。被視為關鍵的句子,一定有關鍵詞,這些關鍵詞更須圈出。過去僅要求學生畫記關鍵句,但升了一個年級,希望他們的判斷力更精準,因此進一步要求圈選關鍵詞。
四、     教師巡視暨問題解決 :這段時間,學生陸續提出問題,教師也會在回答之前說:「請各位同學注意!這裡有同學提出問題,老師也希望你們每個人都了解……。」教師對全班回答(希望每位學生都能明白的問題)之後,再說:「請各位繼續閱讀與畫記。」
五、     教師補充:學生課堂自學時間,可隨時補充(提醒)須熟記的詞義,以及講解閱讀測驗中屬於他們這個年級不易理解的問題(或選項)。
六、     鐘響前三分鐘詢問全班平均進度:完成四首詩者占全班二分之一,完成三首者,幾為全班。故教師宣布:今日檢查三首詩畫記。
七、     教師批改:這是一項重要工作!在批改過程,必會遇到以下幾個問題,解決方法一併在此說明:
1.     若有學生不會畫記keywords ,怎麼辦?教師使用紅筆幫他畫上(為了避免學生弄不清哪些地方是教師幫忙畫記,哪些地方式他們自己畫記的,課堂進行自學時,即應強調:請各位同學勿使用紅筆畫記,老師批改時是使用紅筆,若你也使用紅筆,我會當做那是我畫的,結果就當作你都沒畫,也就是你課堂沒在思考與判斷,不知在做什麼。)
2.     學生判斷錯誤(也就是畫記錯誤)怎麼辦?教師使用紅筆為他圈出正確地方。
3.     關鍵正確詞與關鍵錯誤詞,有一定答案嗎?不一定!有些題目顯然可判斷關鍵正確詞與關鍵錯誤詞,學生若為圈選,教師即為他圈選。至於不易判斷又或者可是可不是者,教師則勿太主觀,甚至可留作下一堂提出供學生討論與發表見解。當然畫記越精準者,成績越高。所為「精準」是指:非關鍵詞,不畫記;關鍵詞,必畫記。
4.     請問老師如何評分?我是採「☆」這個記號,直接寫在學生完成的那一頁。最高五顆星,當然也有倒扣者──看來甚不認真。
5.     程度差的學生怎麼辦?在下一次的課堂自學時間,個別指導他三分鐘。甚差者(目前沒遇過,但遇過轉學生第一次接觸我的教法),課後輔導。無論程度如何,給分標準一致。
第二節課
    繼續上一堂課作法,但不朗讀,僅要求學生完成第四首至第七首畫記。
第三節課
    教師為前兩節課進行的每首詩設計問答題。這些題目可以見出學生對該首詩的理解程度。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與個人發表時,教師或學生均可從中解惑(教師可先鼓勵學生發表見解,再作回饋)。
【活動說明】
給每位學生(發下紙本),平日即這麼做,學生業已習慣,但開放觀課,最好呈現活動紀錄。

1. 十五分鐘小組討論並演練表達1.~5.題(平均每題三分鐘)
2. 為證明認真參與小組討論,須紀錄每題討論的關鍵字句,供教師檢視。報
   告時,亦可將此份筆記作為小抄。
3. 臺上發表時,為證明具備聆聽的習慣與尊重他人的修養,需有此心理準備
   ──教師抽問:你從剛才發表人的報告中聽到哪些重點?
4. 討論過程,經教師判定認真與組員分享見解者,立即給予獎勵;反之,始
  終未開口對組員分享或演練者,發表時間,由老師指定「優先」上臺。
5. 發表人員由教師指定(請見4.)表現優良者,仍予以獎勵;不佳者,請站
   在一旁觀賞同儕表現,直至下一個提問(可能是3.或其他題)能主動回饋
   並受肯定時,再回位。
6. 發表時間八分鐘。八分鐘後,進行第二次討論:6.~10題,方式同前。
題目
小組討論暨個人發表
以下回答須根據文本線索說明,因此表達各人見解時,請說明是根據哪一詩句。
1.<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作者王維將自己還是將裴迪比喻為陶淵明?
2.<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表面是血見到的景色,實暗示孟浩然何種心情?
3.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欲濟無舟楫」表面是說自己想渡河卻無船,實際暗示 什麼?
4. <歲暮歸南山>孟浩然當初為何向朝廷上奏書?為什麼後來又不再上書?
5. <歲暮歸南山>「青陽逼歲除」的「逼」,暗示孟浩然什麼樣的心境?
6.<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為什麼不說一般的「猿鳴」卻要說「猿愁」?
7. 人在傷心的時候容易流淚,但是非常喜悅的時候也會流淚 (喜極而泣)。怎知<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兩行淚」是哀愁還是喜悅呢?
8.<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聽來像是讚美春草的生命力,感覺應該是蓬勃愉快,因此有人以為真是如此。你會如何為他們解說呢?
9.<在獄詠蟬>「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與「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這兩處有什麼關聯?(沉重的露水,壓在蟬翼上,使蟬兒難飛翔;刮起的大風,使蟬鳴被掩蓋了──詩中提到的囚犯,為什麼如此感傷呢?)
10.<喜見外弟又言別>「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如何確定詩人當時的心境是欣喜而非驚嚇?
 

 

 

 

乙班(變因決定教學策略改變)

第一節課 (每節課50分鐘)
     畫記兩首詩(說明與要求,同甲班級)
第二節課
     進行甲班級使用的十題問答。十題問答是依據甲班的教學程序設計,至乙班級時,由於一些變因,於是思考改變方式。對以班級來說,僅1.~3.題屬第一節課完成的兩首詩,其餘七題,學生尚未看過詩的內容,但又何妨?因為他們手上的補充教材,正是自學的助器。令教師驚喜的是:小組討論與個人發表的過程,進行頗順利(1.~5.題)。同儕也大方提出對題目設計的疑惑,教師正好請學生發表見解(第4.題「孟浩然當初為何向朝廷上奏書?」請見【花絮】)
    6.~10.題僅進行小組討論。
第三節課
    進行與4.~10.題有關的幾首唐詩畫記。課堂自學過程,教師巡視並每十分鐘暫停畫記,穿插6.~10.題的問答。
 


【花絮】先於乙班級進行十題問答。學生小組討論時,有一組學生提出疑惑,以下是教師與該生的對話:
生:「請問老師:第4.題前一個題目問:『孟浩然當初為何向朝廷上奏書?』我不知怎麼回答。因為孟浩然年紀大了,自然不再上書,為什麼還要特別問這句呢?」
師:「很好!但你必須依據文本線索判斷是因為年紀大了,線索在哪裡?」
生:「賞析這裡有寫……」
師:「不能依賴賞析,要根據原詩。」
生:「白髮催人老,青陽逼歲除。」
師:「很好!那麼除了這個原因使孟浩然不再上奏書,沒有其他原因嗎?」
生:「仕途不得志。」
師:「你怎麼知道?是因為賞析那麼寫嗎?」
生:「線索在『不才明主棄』這句。」
師:「你太棒了!其實我也覺得前句不須提問。你願不願意到臺上對大家重述一次你對這個題目的看法?」
學生落落大方上台發表……
隔日(第三節課)於乙班級……
    由於教師批改學習單時,發現仍有部分學生回答:「第4.題:孟浩然當初向朝廷上奏書的原因是因為想得到皇上的賞識。」也有人回答:「是因為他身在朝廷,那是他的工作。」因此教師於第三節課提出討論。
第三節課時……
師:「我看了學習單,發現仍有部分同學回答第4.題的第一小題,而且答得很好。在公布這些令我欣賞的回答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為什麼要上奏書?」
生:「提案!」
師:「太棒了!簡潔俐落的答案!」
師:「什麼身分才有資格上奏書?老百姓?為(ㄨㄟˊ)官者?」
多生:做官的人
師:「所以我們第一堂課上到這首詩都受【賞析】影響,以為『仕途不得志』是只想求官卻無官可作。今天作個修正:孟浩然當時已做官,會感慨『不才明
主棄』是什麼原因?」
生:「不能施展政治理想。」
師:「太棒了!那麼繼續第二小題:為什麼不再上奏書?」
多生:「年紀大了?」
師:「你們怎麼知道他年紀大了?文本線索在哪裡?」
多生:「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師:「對!就是『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這兩句!但是年紀大了,如果還 受到賞識,還會那麼感慨嗎?是不是把這兩句在加上哪一句就是完美回答呢?」
多生:「不才明主棄。」
師:「你們好棒喔!好!這題解決了。」
於甲班級的第三節課,同樣採乙班級引導回答的方式解決此問題。

事實上……
問題並未解決。因為課後,教師發現自己過去所學是孟浩然根本沒有做官,但課堂上卻根據原詩的文字推測,推測結果不一定就是正確答案。因此決定下一堂課進入下一個單元時,根據兩方學生的看法(一方認為孟浩然不曾做官,所以才說:「不才明主棄」;一方認為孟浩然已在官場,只是未能有更高官位也未獲賞識),以釐清答案。
問題解決           班級:    座號:       姓名:
孟浩然究竟有無做官?釐清此點,才知「北闕休上書」的原因是什麼。請根據以下兩段敘述,畫記關鍵處,回答孟浩然是否曾做官,而「北闕休上書」的原因是什麼。
1.     孟浩然年輕時曾游曆四方,與許多俠義之士結交。唐玄宗在位時,他曾赴京尋求仕官之途,但應考進士未成。開元二十二年(734) ,襄州刺史韓朝宗約其同去長安,爲其延譽。但孟浩然不慕榮名,竟至期未去。但是韓朝宗十分欣賞孟浩然,邀請他參加飲宴,並向朝廷推薦他。但在玄宗面前,他用詩表達對玄宗的許多不滿,因而激怒玄宗,讓他失去了在朝廷任官的機會。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爲荆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游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適浩然病疹發背,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孟浩然的詩與王維齊名,並稱“王孟”。

2.     孟浩然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擧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爲之擱筆。他和王維交誼甚篤。傳說王維曾私邀入内署,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悦,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嚐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後漫游吳越,窮極山水之勝。開元二十二年(734),韓朝宗爲襄州刺史,約孟浩然一同到長安,爲他延譽。但他不慕榮名,至期竟失約不赴,終於無成。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爲荆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游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適浩然病疹發背,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   節錄自《中文百科在線》

 
 

 


【後記】

     依教師自訂的教學進度,必須在第三節課完成十題問答以及文本畫記。第三節課先於甲班級進行時(上課時間:上午第二節),赫然發現第9.題與第10.題,教師並未要求學生畫記,亦即學生未於第一節課進行這兩首詩自學。因此教師於第三節課的下課前五分鐘,臨時跟學生說此二題不必作答。同日上午第四節於乙班級進行課堂自學(仍穿插問答)時,即先說明關於第9.題的那首詩與閱讀測驗,皆不必畫記(因為這首詩的作者,學生較陌生,而詩作也不常被歌詠)。由於瀕臨下課,教師主動提醒學生關於第10.題的那首詩閱讀測驗有哪幾題是閱讀理解題──請學生不必考慮他提,能在時間內完成所有理解題的畫記。


【教學心得】

   翻轉沒有一定的模式,教師引導思考,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問──是主要目的。傳統教師講述法仍有必要存在,它可以在有限時間裡給學生系統而清楚的概念,以及要求學生必備知識。因此翻轉教學不能誤以為它不重要。
    若想讓學生養成思考與發問的習慣,教師才是課堂靈魂人物──如何引導,需要技巧;如何使學生投入,需要營造氛圍。
    此外,善用科技,可使教學更活潑,也使學生知道如何在時間的約束下,藉由科技獲得更廣更深的知識(所謂「時間約束」是指學生課後有好幾科必須準備與學習,不可能全力投注於一科目。至於課堂上,有急切解決的問題,更須立即使用科技)。
    不要刻意排斥「翻轉」這個詞語。如果不喜歡它,就把它想成是「活化教學」的一種。應該沒有老師或家長希望孩子「死腦筋」吧!
也不要盲從流行──以為老師少教一點,學生自學多一點就是「翻轉」。 那麼該堂課薪水也分一點給學生吧
    學生不是呆子,無論老師採用哪種教學法,他們一定可以判斷老師的用心與否。老師的精神、自信與經驗──才是讓學生更想學習的關鍵!(初踏入教育界的老師請別擔心,您可以每天對自己催眠說:「我是好老師!」讓課堂展現自信。也告訴學生你多方取經還自學、研磨──讓學生知道你的用心,也讓他們放心。)



隔週教學重點與進度
1.從唐詩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意境與判斷文意
◎朗讀者:畢仙蓉老師
2.閱讀理解力【檢索擷取】與【發展解釋】在選擇題上的發揮
唐詩名
第一節課
黃鶴樓/崔顥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蜀相/杜甫
第二節課
客至/杜甫
登高/杜甫
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
第三節課
無題/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

貧女/秦韜玉


進度不但在時間內達成,還綽綽有餘,因此利用隔週這幾首重要的唐詩進行精緻化【閱讀理解】
問題討論1(請根據原詩線索回答)  班級:      座號:       姓名:
1.<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這兩句呈現的是
   感慨還是悠閒的心境?
2. <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這兩句讀來應
   該令人彷彿見到一片美景,他與「思鄉」有什麼關係(為什麼
   崔顥ㄏㄠˋ會感慨地接著說:「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
   愁」)?
3.<登金陵鳳凰臺>「鳳去臺空江自流」的「空」與「自」可以讀出
   李白當時的心境,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如果同意,請說明是什
   麼樣的心境。
4. <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有人說
   「浮雲」是暗示小 人,「日」暗示君王。若依這樣的說法,請推
    測有何根據。
5.<蜀相>「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不說「見春色」
   和「聽好音」而說「自春色」與「空好音」,杜甫想強調什麼?請
   說明你的推測。

問題討論2(請根據原詩線索回答)  班級:    座號:    姓名:
1.<登高>哪些字眼令人覺得此師應是作者心情低落時所寫?「心情
   低落」是 因為失戀?失業?還是什麼原因?
2.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此「別」是正要離開,還是已分別
   而正思念中?
3.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走馬蘭臺類轉蓬」此詩是回憶夫
   妻過往的甜蜜,還是當下生活?又或是想像未來相聚的美好?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