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惠文高中 畢仙蓉老師
|
用批判思維溝通的藺相如/畢仙蓉
讀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關於藺相如的介紹,可以看見一個具有洞悉力、分析力且大無畏的人物形象。
《幼學瓊林》以「先國難而後私仇」形容藺相如,這是由他與武將廉頗之間的一段故事作的評論,讚許藺相如「先公而後私」(請自行閱讀《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負荊請罪」這段耳熟能詳的故事,讓我們看見一個胸襟寬大的藺相如,而今天「讀」給大家聽的是深具批判思考力的藺相如,「讀」出他與人溝通時冷靜、理性,不帶私人喜惡情緒的智慧形像。
不要以為「批判思考」就是要批評別人(極盡言詞否定人家)。如果不能先清楚這點,教育出來的學生,絕不會是如藺相如德智兼備。一些自以為深具批判性思維的人在評論一件事物時,放入他個人感情因素,或許難免,但就怕聽的人被煽動情緒,盲目附和(不過,這或許就是說話者的目的)。真正的批判思考能力訓練,應該是訓練評論者具備充分理性,能充分客觀評論,言論還需要建設性,而非毀滅性。
我曾於《試在畢得》發表一篇<偶像>,目的是提醒自己和學生不要一旦欣賞一個人就認為他完美無缺,更不要盲目學習;要有鑑賞能力,還要有自省能力。
昨天一則新聞報導一知名女主持人訪談國際大導演,卻沒事先做功課的失態情形,有鄉民大肆批評,我也讀了那篇批評的言論。固然覺得主持人似乎幾個問題問得不妥,但也不確定那些問題是不是就是她與受訪者之間說話的模式(只是外人不懂)。當然如果我是主持人,應該不會那麼問(那也不是我說話的習慣)。那幾個令聽眾我尷尬的問題,就當提醒自己,但有人立刻發文,而這篇洋洋灑灑的發文(我自嘆弗如,因為遲鈍),其實不乏作者的情緒(標題開始即頗明顯)。我也不能批評作者,也許【依他的角度】來看,毫無疑惑,也許他說話習慣即是那樣,但今日與各位談的是藺相如這位深具批判思考力的專家,看看他如何從【多方角度】分析事物,聽聽他的說話口吻。想知道他在這方面的了不得嗎?可以從《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藺相如事蹟的部分來分析。今日「讀」給大家聽的僅是開頭至「完璧歸趙」這部分(「廉頗者,趙之良將也……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待日後有機會再「讀」其他。若以分析方式類推,各位不難知道藺相如確實是個極具批判性思考力的人物,從他身上,我們還可見出一個德智兼備的人物形象……
正當趙惠文王不知是否該答應秦昭王(以和氏璧這塊寶玉交換十五座城池)時,宦官首領繆(ㄇㄧㄠˋ)賢提議由藺相如去和秦王談判。繆賢推薦的理由:藺相如是勇士,有智謀。這樣的讚許,原來是藺相如曾為繆賢獻計而使趙王赦罪。當初繆賢因為自己有罪,欲逃往燕國,被藺相如阻止。藺相如反問:「你怎知燕王是個什麼樣的人?」一下子抓住問題重點。燕王是個什麼樣的人,關係繆賢此去是否平安。「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這句聽來是可安心前往了。但藺相如進一步以邏輯推論:「趙國強大,燕國弱,那時您受寵於趙王,燕王自然想與你結交。現在您是從趙國逃往燕國,燕國畏懼趙國,一定不敢收留您,而且會將您綑綁送回趙國。」這番推論是對環境的認知,掌握已有的信息,推論燕王的心理。「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脫矣。」這又是藺相如掌握另一人(趙王)的心理,試想趙王應該會念在繆賢為國家的貢獻而心生同情。果然繆賢脫去上衣,袒胸露背,伏在斧刃之下請求治罪的舉動,軟化趙王的心,因而被赦免。
藺相如理性地拋出問題給對方思考,並未直接否定他,我想這樣的說話技巧,在民意高漲,伸張發言權的時代,是不是更需要?即使謾罵與侮辱的詞彙,也可能使對方反省,但不也同時顯示說話者個人的德行嗎?德智兼備才會更令人心服與推崇,不是嗎?
「完璧歸趙」這段給藺相如一個歷史定位的故事,怎麼看出他的批判思維呢?
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藺相如勇敢承擔危險任務──願意捧著寶玉去見如虎狼的秦王──這樣的精神,不僅他有,與他共事的將軍廉頗當時即以勇氣聞名諸侯。為什麼在司馬遷的筆下又更推崇藺相如呢?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他的聲譽比泰山還重,處事中表現的智慧和勇氣,可說是兼具了啊!」藺相如除了勇氣,還有智謀、理性以及德行(請見「負荊請罪」)。
藺相如將和氏璧獻上,秦王當然高興,將寶玉傳給妻妾和左右侍臣,這些人一面看著一面歡呼著。然而,每增加一次呼聲,等於增加對藺相如的侮辱──我藺相如冒死前來獻上寶玉,竟是你底下這些人可以隨便摸的!不過,他沒有任何不悅的言詞,更沒有說出:「拿開你們的手!你們有什麼資格摸這塊寶玉?秦王你究竟有沒有把外國使者放在眼裡?」諸如此類情緒激動的話。只說:「璧有瑕,請指示王。」因為察言觀色發現秦王根本無意用城池抵償,「這塊玉有個斑點,我指給大王您看看。」智慧,使藺相如耐住性子。輕輕的口吻,就讓對方把寶玉拿了過來,這是一種反駁的智慧,不同於激怒對方。緊接著怒髮衝冠,退後倚向柱子,表現出想跟和氏璧同歸於盡的樣子,以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氣勢,明顯反駁秦王的無理,也為趙國拋出須被尊重的訊息……因為評估秦王不捨和氏璧,不敢對持有者輕舉妄動。
「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彊,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歡,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
藺相如先清楚陳述來秦之前,照王與群臣早有心理準備:知道秦國貪得無厭,會仗著國勢強大,違背以城池交換的諾言。說到此,各位可能疑惑:這不會更激怒對方嗎?所以藺相如接著說:「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且不欺騙,更何況大國之間,應該更重視承諾。」這段邏輯敘述,一方面陳述事實,一方面掌握對方不會否認自己是大國的心理。「況且以一塊玉而使強大秦國不愉快,那是不應該的。」藺相如接著此句,仍然清楚陳述趙國眼裡的秦國確實強大這個事實,己方無冒犯之意,非但不想冒犯,還深具誠意。「於是趙王齋戒五天,派我捧著寶玉前來恭敬獻上。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對秦國的威望深表敬意呀!」聽聽!聽聽!多舒服的一段話!多誠懇的一段話!是不是可以緩和對方的不悅呢?當藺相如怒發衝 冠的那一刻,想必秦王亦是不悅。「今日來見大王,您卻只在一般的觀台上接見我,我絲毫感受不到您對這件事的重視。拿到寶玉,傳給姬妾玩笑,我有被戲弄的感覺。看您並無意給趙國十五座城池,因此我先將寶玉取回。」願不願意給趙國十五座城池──這是個緊要的問題,藺相如以嚴謹的態度與口吻,清楚陳述自己此行的目的,以及剛才生氣取回寶玉的原因。這可以讓秦王也正視問題,別再敷衍使者。「大王一定要逼我,我的頭就和寶玉一起往柱子撞碎!」說此話之前,當然是先做功課了:掌握秦王深愛和氏璧的心理。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彊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以藺相如對秦王的認知,看穿(領會)他不可能實踐諾言,否則怎會在地圖上圈了十五個根本不可能得到的城池(秦王即將食言的證據)?於是開始反思並尋找新作法:以秦王須齋戒五日為由,拖延時間。利用這幾天,派隨從將寶玉攜帶回國。
「讀」藺相如這段故事(從他向宦官領導人繆賢獻計開始,至承擔出使秦國責任),可以「讀」出他冷靜、理性與勇敢的形象,因為司馬遷的文字裡,已經透露藺相如是個具有洞悉力、分析力且大無畏的人物,不是嗎?
讚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