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畢仙蓉老師 |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一開始即應讀出他的憂心:面對國家困頓且是生死存亡的時刻,仍需冒險挑戰強大的魏國,才有可能改變蜀國的命運──在這種沒有勝算的情況下,還要擔心年少君主妄自菲薄、無能治國,怎不憂心?絲毫看不見當年在臥龍崗與劉備分析天下大勢的自信形象(請見<隆中對>),更別談雄赳赳、氣昂昂了(我最怕學生以為「出師」就是要一副勇往直前且氣勢非凡的樣子)。
宮中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倘若後主英明,諸葛亮何須提醒「親賢臣,遠小人」?因為不英明,才使諸葛亮一方面要憂心國外戰爭的勝算,一方面還要憂心國內政事的興衰,殫精竭慮、牽掛至極呀!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由這段,可以想見諸葛亮投入了多少心血在蜀國,蜀國對他而言,根本是他打造的家園;自己努力建造的家園,會不會就在自己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被一個年輕無知的少年郎給毀了呢?怎不牽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陛下亦宜自謀,以谘諏善道,察納雅言。
因為感念先主知遇之恩,更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就是諸葛亮。愈是偉大的拼圖,愈需要投入更多的心力,而眼前的拼圖已完成一部分,怎能就算了?拚了命也要完成剩下的,不是嗎?但是,會不會我諸葛亮正努力完成那未完成的部分時,已完成的那部分卻因阿斗你忠奸不分、賞罰不明、優柔寡斷……而毀了呢?諸葛亮怎不牽掛呢?
對諸葛亮來說,劉禪是君,而自己是臣。臣對君當鞠躬盡瘁──這是諸葛亮信守的原則。但是以年紀而言,劉禪正如劉備生前的叮嚀:「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那麼在與劉禪共處的歲月裡, 難免不培養出父子情,是吧!
當一個父親即將遠征,而且此去能否平安歸來,卻不可知時,臨行前,面對一個智能、行事都令人擔憂的孩子,能不牽掛嗎?尤其這令人擔憂的孩子,可能一個決定就毀了自己恩人(諸葛亮說劉備對他有知遇之恩)辛苦建立的江山,能不牽掛嗎?
「讀」<出師表>,請試著以一位忠臣的心,也以一位「父親」的心,讀出對智慧未開的少主、孩子的牽掛,那麼便不難讀出諸葛亮在<出師表>最後寫到的心情:
「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