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
大同,是孔子嚮往的世界,也是他慨嘆趕不上的時代。雖然趕不上,所處時代也不可能是了,但依舊有心建設那個比起「大同世界」也不算太差的──小康社會。
有些教科書版本將「而有志焉」的「志」解釋為「記錄」,說它通「誌」,也就是「記」的意思。我卻不認為僅是這麼簡單的意思。如果您也讀<大同與小康>這章,請留意:
首段「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仔細思索:孔丘是否有「生不逢時」的感慨?
第二段描述了他自己趕不上的時代(大同世界)的情況: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 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第三段一開頭便說:「今大道既隱……」顯然表露遺憾之心。接著說:
「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
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 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這是另一種理想世界──對社會的期許。既然是「期許」,那麼首段「而有志焉」的「志」,就不是單純想說自己有沒有「記錄」大同世界的情況,而是表明自己對所處社會的「心志」。
倘若生活永遠可以滿足我們想要的,這世間有幾人不喜歡?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們固然可以做自己人生的設計師,卻無法決定世界的任何變化。「生不逢時」這四個字,在我讀<大同與小康>之前,總覺它聽來多令人同情,易使我想像被冠上這四字的主角,他的人生是多麼不順遂(直接說就是好事都沒他的份兒)。但讀了<大同與小康>,尤其讀至「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赫然發現「生不逢時」竟可以創造出一個令千秋萬世景仰的聖人。當然,先決條件是「有志」,且「志堅」。孔子周遊列國的目的與精神足以證明。
「讀」<大同與小康>這章,宜分三段不同「讀」法:
第一段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 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
朗讀時,情感呈現的關鍵在「嘆」字。嘆什麼?嘆夏、商、周三代賢君當政的時代,孔丘未趕上呀!然此段最後「而有志焉」,應該「讀」出孔丘內心遺憾以及以一種對理想的深情。
第二段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 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
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是一個多了不起的理想世界,是一個多令孔丘嚮往的超完美境界。當您提起自己嚮往的人、地方或國度時,那神情……知道會是什麼樣子吧!
第三段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
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 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雖然「隱」不代表永久消失,但總是令人有「想見卻看不見」的遺憾。不過,從「禮義以為紀」開始,這種社會比「違法亂紀」的社會美多了,不是嗎?沒魚,蝦也好(閩語),退而求其次,就努力實踐這其次的理想境界,對自己生存的社會寄予厚望吧!這種殷殷期盼的心情,您有過吧!若想成為一個能完美詮釋經典的人,請「讀」看看,讓「生不逢時而志更堅」的孔子躍然您所詮釋的表演臺上吧!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