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閱讀理解題詳析/畢仙蓉老師

以防舊平台無法呈現歷史資料
今將它們一一整理重現於此平台......

畢老師於國文課即以此種解題方式授予學生並常由學生嘗試解題--這是一種思考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機會,也是教育方式的翻轉。尤其是學生畏懼的文言文,若能走出傳統抄寫翻譯或逐字逐句解釋的方式,多次訓練尋找關鍵句和關鍵字詞的能力,文言文其實不難讀懂。但仍需注意此句:為了防止閱讀時,因為省略一些關鍵字而使解讀與原意大相逕庭,仍是希望學生多記一些文言字義。

  由於期末考結束,學校隨即放寒假,各班來不及檢討試卷。出題老師特別針對這次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題在此作番詳析:
102學年度第一學期  臺中市立惠文高級中學【國中部】第三次定期考試
 
三年級國文科試題卷 範圍:南一版第五冊語文常識〈二〉~第十二課
    

二、題組 :第36-50題每題2分,共30   
請閱讀以下詩文並回答36~38
    記得女兒國中數學一邊做一邊哭時,我總是走過去,問她:「基本的會了嗎?」
   
「會,但是自修總是不會算,考試一直考不好。」
   
然後我總會把女兒的課本一闔:「去睡吧,不會算,是考題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基本的會,以後什麼都會。」
     
女兒的媽媽說我太偏激,「身為老師,還不配合學校。」但事後證明,不配合學校那些超齡的題目是對的,讓女兒念高職,從基本出發,走幾步,有腿力之後,她自己會大步往前跑。
     
離開鬥牛士時,科翰語重心長:「老師,當初大家把我們班當蠢材時,謝謝你還把我們當人才!」
  
是啊!臺灣有多少人才,正被當蠢材教?
     
十二年國教立意良善,但習慣教天才的老師仍是習慣難倒孩子。
    
「大學聯考難度沒有降,我們教學難度就不能降!」老師一肚子苦水。
    
「大學聯考難度降了,國力就降了!」官員也有苦衷。
    
全民都苦,但我們的孩子不一定要獻上雙手,任由制度綁架一起苦無寧日。只要師長願把學習歷程視為一條長江大河,別在山擋土阻時搖頭嘆氣,總要滿懷希望,幫他移走一些石塊,待其蓄積,有一天小溪總會穿山越嶺,奔向浩瀚的大海。
    
在眾聲喧譁中,你家中或課堂裡,或許正蹲坐著一隻不啼的雞,先別急著送進科學的屠宰場,他日後可能會長成一隻喚醒太陽的大雞。
    
大隻雞,總是慢啼。
                                    ──摘自 蔡淇華 一萬小時的工程:隱形的天才
            
   36.小明害怕數學這一科目,因為考試總是不及格。若依作者的看法,應該建議小明如何做才好?(A)不及格沒關係,其他科目成績好就可以了(B)多做參考書的題目,不會也要做到會為止(C)加深基本概念,熟練這方面以後,自能運用(D)條條道路通羅馬,人生不是只有讀書最重要
【正解】C
 
【解析】
 正解是(C)的理由:
   
第一段:記得女兒國中數學一邊做一邊哭時,我總是走過去,問她:「基本的會了嗎?」
   
第二段:基本的會,以後什麼都會。
   
至於(A)、(D),作者未如此說。(B)反而與作者想法背道而馳,因為參考書的題目多半比基本題更深難。
   37.「臺灣有多少人才,正被當蠢材教」作者透過這段文字想表達臺灣教育的何種特色?(A)能力分班的制度,往往被犧牲的就是未來的人才(B)習慣考倒學生,卻忽略基礎的重要與自信的培養(C)放棄能力不足的學生,提供能力強者眾多學習資源(D)盡出簡單試題,學生從此不願追求更深與更廣的知識
 
【正解】B
【解析】
    先找到「臺灣有多少人才,正被當蠢材教」這句的位置──第五段假設(A)敘述正確,尋找題幹那句的前後文,甚至全文,發現作者並未否定能力分班的制度,也沒有提到人才被犧牲的問題。可見(A)不是答案
   
假設(B)的敘述正確,發現題幹之後立即出現「十二年國教立意良善,但習慣教天才的老師仍是習慣難倒孩子。」句中「習慣難倒孩子」正與破題處強調「基礎的重要」相反。所以(B)「卻忽略基礎的重要」是正確的敘述。至於「忽略自信的培養」敘述是否正確,可在題幹後幾句出現的「只要師長願把學習歷程視為一條長江大河,別在山擋土阻時搖頭嘆氣,總要滿懷希望,幫他移走一些石塊,待其蓄積,有一天小溪總會穿山越嶺,奔向浩瀚的大海。」發現:作者期許師長對學生充滿希望並讓學生有「小溪穿山越嶺,奔向浩瀚的大海」這等的自信。
   
至於(C)正好與作者不放棄的精神相違背,而作者雖然強調「基本」的重要,卻未要求老師「盡出簡單試題」,更沒有題到(D)「學生從此不願追求更深與更廣的知識」的結論。
   38.下列哪一選項是本文的主要意涵?(A)學習要有移山倒海的精神,再困難的題目都要去做(B)為了提升國力,教育必須讓每位學生樣樣精、樣樣通(C)老師不能出艱難試題,簡易試題才能建立學生自信與成就(D)不放棄學習落後的學生,改變教法才能建立學生學習成就
【正解】D
【解析】
    假設(A)是正確答案,尋找文本則發現:作者強調「基本」的重要,正與(A)「再困難的題目都要去做」的意旨不符。因為「再困難的題目都要去做」,很可能是連「基本」都還不懂。所以(A)不是解答。
   
假設(B)是正確答案,那麼「樣樣精、樣樣通」便與作者強調的「基本」不符,因為作者僅強調學好基本,並未要求孩子學得多,且文本自始至終未提及。所以(B)不是解答。
   
作者雖然強調「基本」的重要,卻未反對老師出艱難試題。所以(C)「老師不能出艱難試題」此敘述有誤。
   
至於(D),正好與「只要師長願把學習歷程視為一條長江大河,別在山擋土阻時搖頭嘆氣,總要滿懷希望,幫他移走一些石塊,待其蓄積,有一天小溪總會穿山越嶺,奔向浩瀚的大海。」的意思相呼應。因為「幫他移走一些石塊」,正好暗示「不要只是想難倒孩子」,也強調「以教會孩子基本」為先,即是老師在教法上的用心,而「有一天小溪總會穿山越嶺,奔向浩瀚的大海」即是學生的學習成就。

請閱讀以下作品並回答39~41

     
隨著滷肉飯開學,我也多了一個新的身分:說故事志工媽媽。
      
一開始面對班上數十個小朋友,場面的掌控是一大考驗。以往只有和滷味兄弟在家裡說睡前故事經驗,後來發現對於一群小朋友,平常在家用的"招數"是不夠的,集體討論的方式也和在家中個別討論的狀況不一致。
      
經過一段混亂摸索期,小朋友的自制力和專注力在學校老師的協助下已經逐漸提升,我在班上講故事也比較不用疲於管理秩序。但孩子們真的很可愛,有想法都會樂於分享。有時舉手發言,只是為了告訴我早餐吃甚麼,跟故事中的提問完全無關,但這也增加了我對孩子們日常生活的了解,對我選擇繪本的幫助很大。
     
上週一說的故事是"白雪公主"。這是班上一個小女生想聽的故事 ,但我卻苦於這故事無法跟生活做連結,也不想給孩子們性別刻板的印象,不知道該如何演繹這個故事。
     
可是在班上說故事時總是會有奇妙的發展,跟孩子們的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是很有趣的,即便面對的只是一群幼兒園中班的學生們。故事一如大家所知的展開,但在白雪公主進入小矮人家時,小翰發言了:"這樣進去別人家是不對的,要先敲門。人家說可以進去才能進門。後來,白雪公主吃了毒蘋果昏死了,小翰又舉手告訴我:"那就要趕快叫喔~~~~救護車送醫院。"
     
小翰的反應真快。能不受文本的限制,把生活經驗和故事結合,很厲害呢!
     
小昱一開始在班上是比較好動的學生,但近來讀故事時,我也發現他是觀察力很好的孩子。他望著白雪公主躺在玻璃棺材的插畫問我:"為什麼白雪公主沒有腳?"  當我告訴他是因為白雪公主穿著的關係時,他也同時發現了白雪公主穿的裙子很長,  "跟媽媽平常穿得不一樣。
      
最後我丟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魔鏡會覺得白雪公主比皇后漂亮?"  並且開始帶孩子們比較白雪公主和皇后行為的差異。滷肉飯得出結論說:"因為白雪公主心地比較善良!"
      
是啊是啊,這就是我想藉由白雪公主這經典故事傳達的想法:心美,人就美。雖然知道這樣的論調還是過於理想化(請參照Legal High第二季第四集 XD),但還是希望班上的孩子們能保有突破表象的慧眼。
     
於是在上週四,接續白雪公主的故事,我問孩子們怎麼才算  "善良?從星期一的故事裡我們發現  "能關心別人是善良的要素之一,所以就接著讀  "我會關心別人這本故事書。讀後的分享也很熱烈。當我請孩子們舉例自己關心別人的行為時,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列舉。從掃地時幫忙搬椅子;回家後幫忙照顧弟妹;同學們之間能一起分享玩具......其實每個人也都能實踐關心別人的作為呢!
      "
真棒!"   我最後說,"如果有一天,大家有機會遇到魔鏡,魔鏡一定會說你們都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 
                                                 
── 易宜萱 說故事手記
   39. 關於作者選擇說<白雪公主>這故事的情緒轉變,下列說明,何者正確?(A)徬徨驚喜期盼(B)興奮無奈沮喪(C)鎮定無奈驚喜(D)沮喪鎮定無奈
【正解】A
【解析】
先從文本中尋找題幹「選擇說<白雪公主>這故事」的位置──第四段。發現「我卻苦於這故事無法跟生活做連結,也不想給孩子們性別刻板的印象,不知道該如何演繹這個故事。」即呼應了(A)「徬徨」的情緒。然後從第五段開始至第八段,孩子們的反應也透露了作者的「驚喜」,特別是第五段一開始即說道:「可是在班上說故事時總是會有奇妙的發展,跟孩子們的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是很有趣的」,更清楚表是作者的喜悅。第九段「還是希望班上的孩子們能保有突破表象的慧眼」說明作者「期盼」的心情。
   40.下咧哪一選項是作者說故事的最大收穫?(A)管理秩序的能力大有進步 B)發現孩子有一顆美麗的心(C)原來說故事可以訓練觀察力(D)孩子能將故事與生活經驗結合
【正解】B
【解析】
   雖然(A)在第三段有提到,但是第六段也提到了(D)。至於(C),第七段「小昱一開始在班上是比較好動的學生,但近來讀故事時,我也發現他是觀察力很好的孩子。」僅可證明是作者的「發現」,不代表孩子的觀察力是透過說故事訓練而來,且不試題幹所說的「最大收穫」。為什麼(B)才是正解呢?其實寫作就跟照相的部分原理相同:當快門按下的時候,停格的那張畫面即是呈現在大家眼前的重點;文章收尾時,主旨就更要清楚的呈現。本文最後一段「"如果有一天,大家有機會遇到魔鏡,魔鏡一定會說你們都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 」這句顯示作者此行的最大滿足(收穫)。而句中「最美麗的人」是指什麼?追溯前一段,即是「  "能關心別人" ──綜合來說就是(B)「有一顆美麗的心」。
   41.根據文章內容,志工媽媽具備下列哪一種性格?(A)追根究柢(B)喜於幻想(C)多愁善感(D)熱心教育
【正解】D
【解析】
   文中提到的多半是孩子們的回答與提問,雖然作者丟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魔鏡會覺得白雪公主比皇后漂亮?" 最後又問孩子們怎麼才算  "善良" ,但目的不是(A)所說的「追根究柢」,而是有教育目的。前一句在與它同一段的地方:「帶孩子們比較白雪公主和皇后行為的差異。」後一句也在與它同一段的地方可見:作者是希望孩子「能關心別人」──這些都說明作者(志工媽媽)「熱心教育」的性格。

請閱讀以下詩文並回答42~44
   工之僑(1)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2)。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稀世之珍也!」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 (3),不知其所終。
                                                            
──劉基 良桐
(1)
工之僑:名字叫做僑的工匠,乃作者虛構的人物。
(2)
太常:官名,掌理宗廟禮儀。
(3)
宕冥之山:作者虛構的山名。宕冥,意謂深遠難見的樣子。

   42.下列何者【不是】工之僑為琴作的加工動作?(A)在琴上漆出斷裂的花紋(B)刻鑄古代器物上的文字(C)把它裝入盒子中埋入土裡(D)用百金買下後再獻給朝廷
【正解】D
【解析】
  依題幹敘述尋找主語「工之僑」,以及為琴作加工的地方。線索在文本第二行「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匣而埋諸土。」──A)(B)(C)的敘述均在其中。 
 
至於(D)「用百今買下後再獻給朝廷」這不叫「加工」。或許有學生會說:「把它裝入盒子中埋入土裡」也不是「加工」。這麼說或許合理,但續看「期年出之,抱以適市。」顯然是有意讓琴變成古琴──這個「改變」正如同(A)(B)(C)都是為琴作了變化,(D)相較之下並無變化。
   43.下列何者【不屬於】工之僑感慨的意義?(A)人才是經由包裝而成,可惜一般人不懂此理(B)掌握人才升遷的高官,是群不辨良莠的庸才(C)社會一片逢迎虛偽的風氣,看不到真實內涵(D)用舊有制度或憑藉權貴推舉人才,是荒謬的事
【正解】A
【解析】
  尋找文本表現工之僑感慨的位置──第四行「工之僑聞之,嘆曰……」。
 
假設(A)是工之僑感慨的原因,表示他贊成「包裝」,那麼又怎會因為琴被包裝之後又被肯定時,卻「入于宕冥之山 (3),不知其所終」?他應該因為自己的理念被支持而喜悅才是。可惜他並不贊成「人才經由包裝而成」,故(A)與工之僑的想法背道而馳。
 
假設(B)是工之僑的想法,(B)的關鍵處在「不辨良莠」。尋找文本何處有「不辨良莠」的意思,就在第一行「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良。「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國工不辨此琴為「良琴」;第二行『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稀世之珍也!」』──將原本的良琴作了一些沒有意義的改造即被視為「良琴」──非真識貨(識才)也。故(B)敘述無誤。
假設(C)也是工之僑的想法,(C)的關鍵處在「逢迎虛偽」與「看不到真實內涵」。呼應(B)的說明,將原本的琴作了不實的改變而得到賞識──正是「虛偽逢迎」、「不真實」。故(C)敘述無誤。
至於(D)的關鍵處在「憑藉權貴推舉人才」,表示有無內涵並不重要──呼應文本大意:一把良琴原不被肯定,但經過外表的偽造,才被視為好琴──真正「金聲而玉應」的內涵卻不被考慮。
結論:四個選項中,很明顯的(A)與工之僑的想法背道而馳,所以它呼應題幹「【不屬於】工之僑感慨的意義」。

   44.關於本文的寫作技巧,下列哪一選項正確?(A)夾敘夾議,以虛實作對比(B)借寓言歌詠元末政治清明(C)借琴的真假比喻工匠的優劣(D)先敘述後議論,以真假作對比
【正解】D
【解析】
假設(A)敘述正確,尋找文本看看是否為一面敘事一面議論(說理的一類)。結果發現:文章一開始即敘述工之僑得良桐,何等喜悅,卻被拒絕,又如何偽造以滿足對方……,直至「工之僑聞之,嘆曰……」才發議論──寫作手法與(A)「夾敘夾議」不符。縱使「以虛(虛矯華飾)實(真實內涵)作對比」,此選項亦不被肯定。
假設(B)敘述正確,它的關鍵處在「歌詠元末政治」──這正與文本大意相反。且文中「悲哉」即見遺憾;主角「遂去,入于宕冥之山 (3),不知其所終。」及說明:不屑因偽造而得來的賞識。可見當時政治昏暗──當政者對於良才與劣才竟分不清。
假設(C)敘述正確,它的關鍵處在「工匠的優劣」,但文本重點與其說是在「工匠」,不如說是在「琴」,而這「琴」正暗喻「人才」;琴的真假即是人才的優劣。故(C)非正解。
回顧(A)的說明,即知(D)為正解。
【翻譯】
工之僑得到一塊材質優良的桐木,便砍削製成一張琴,裝上琴弦演奏起來,琴聲悅耳動聽,彷彿金鐘玉聲相和,他認為這是天下音質最美的琴。於是就把琴獻給太常。太常便派國家技藝高超的樂師來鑑定這張琴,樂工察看後說:「這不是古琴。」太常就把琴退還了工之僑。工之僑把琴帶回家後,就和漆匠商量,請他在琴面上弄出斷裂的紋路;又和雕刻工商討,請他在琴體上刻上古代的文字;然後裝進匣(ㄒㄧㄚˊ)裡,埋到土中。一年以後,他把琴取出來,拿到市場上去賣。有位顯貴的人經過時看見,用百兩金子的重價買下來,隨後獻給朝廷。朝廷的樂工互相傳看,都讚不絕口地說:「這張琴真是稀世珍品啊!」工之僑聽說後,感慨地說:「這樣的世道太可悲了。哪裡只是對待一張琴如此呢?朝廷中沒有一件事不是這樣的吧!我如果不早作打算,將會和這個腐敗的世道一起滅亡了。」於是他離開塵世,逃離到宕(ㄉㄤˋ)冥山,人們都不知道他最後的結果。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45~47
  
    
人之生也,未始有異也,而卒至於大異者,習為之也。人之有習,初不知其何以異也,而遂至於日異者,志為之也。志異而習以異,習異而人以異。志也者,學術之樞機(1),適善適惡之轅楫(2)也。樞機正,則莫不正矣;樞機不正,亦莫之或正(3)矣。適燕者北其轅(4),雖未至燕,必不誤入越矣;適越者南其楫,雖未至越,必不誤入燕矣,嗚呼!人之於志,可不慎與!
                                                              
── 張爾歧
(1)
樞機:比喻事物變化的主體。
(2)
轅楫:比喻進行的主力。
(3)
莫之或正:不能使學術向正。
(4)
北其轅:我國北方多陸,便於乘馬駕車。

   45.人與人之間原本沒有差別,但後來卻有的原因是什麼造成的?(A)時間(B)學習(C)環境(D)能力
【正解】B
【解析】
 「人之生也,未始有異也,而卒至於大異者,習為之也。」為正解的線索。
   46.下列哪一選項是「適燕者北其轅,雖未至燕,必不誤入越矣。」這句話的意涵?(A)有理想而無行動的人,只能在夢中等到收穫(B)一個人只要知道上哪兒去全世界都會給他讓路(C)立對志向,即使未能如願,最終也不會差距太遠(D)對於一隻盲目航行的船來說,所有的風都是逆風。
【正解】C
【解析】
國三目前的基本學力已經知道「燕」與「越」在古代分別位於北方與南方,因此即使不知題幹中的「適」字解釋為「往」,也應該從「至燕」推測出是要往燕國去。
假設(A)為正解,那麼針對「只能在夢中等到收穫」尋找文本線索卻尋不得這方面的意思。加以題幹「適燕者北其轅」代表「行動」──與題幹「而無行動」相反,而「雖未至燕,必不誤入越矣」也表示雖然未能到達原本的目的地,也不芳如南北一樣相差甚遠──這種有行動的作為與「在夢中等待」正好相反。所以(A)非正解。
假設(B)為正解,那麼針對「全世界都會給他讓路」尋找文本線索卻尋不得這方面的意思。題幹「不誤入」並不表示所有人都會「給他讓路」。所以(B)非正解。
至於(C),請見(A)的分析。
假設(D)是正解,或許有學生認為「盲目航行的船」正好呼應文本「樞機不正,亦莫之或正矣」──這麼說也無不可,但是「所有的風都是逆風」能呼應文本中哪一處呢?找不到,是吧!這也就不如(C)完全符合文本中所提。因此(D)非正解,而(C)才是。
   47.根據文章內容,若要加上篇名,下列哪一選項最恰當?(A)得志(B)勵志(C)志氣(D)辨志
【正解】D
【解析】
文本「志也者,學術之樞機,適善適惡之轅楫也。樞機正,則莫不正矣;樞機不正,亦莫之或正矣。」這段中的「樞機正」與「樞機不正」會有的不同結果,以及結語「嗚呼!人之於志,可不慎與!」(尤其是「慎」字)可知「辨」的重要──要謹慎就要懂得分辨,而能分辨就是一種謹慎的態度。其實寫作就跟照相的部分原理相同:當快門按下的時候,停格的那張畫面即是呈現在大家眼前的重點;文章收尾時,主旨就更要清楚的呈現。「樞機正,則莫不正矣;樞機不正,亦莫之或正矣……嗚呼!人之於志,可不慎與!」以是本文的結論。
 【翻譯】
人初生的時候,彼此間沒有什麼差別,到最後卻有很大差別的原因,是由於學習造成的。人學習的時候,剛開始不知道有什麼差別,後來差別越來越大,這是因為志向造成的。志向不同,學習的方向也就不同,學習不同,也會使人後來的成就有了不同。所謂志向,是一切學問的關鍵,走向善或惡的交通工具。關鍵的方向正確了,那就沒有什麼不正的了;關鍵的方向錯誤了,後來也就錯誤了。要去燕這個地方,如果把駕車的轅朝向北方前進,雖然未必能夠到達到燕這個地方,但是肯定不會誤入南方的越;要去越這個地方的人,如果把划船的槳朝向南方,雖然未必能夠到達越,但是一定不會誤入北方的燕。唉!一個人立志,可以不謹慎嗎?

【閱讀文言文的技巧】
老師會鼓勵學生多記一些文言文中易出現的字詞,倘若學生真未記或者記了又忘,閱讀時也無須恐懼。因為恐懼,只會使自己閱讀時缺乏信心也同時缺乏耐心。畢老師在此分享自己閱讀文言文的技巧(但為了防止閱讀時,因為省略一些關鍵字而使解讀與原意大相逕庭,仍是希望學生多記一些文言字義)。
以本文為例:

一、建議平日應該記住的字義:
甲、「卒」至於大異者:終、最後。
乙、「適」善「適」惡:往
丙、「莫」不正:不。「莫不」:皆、全、都。
丁、「至」燕:到
戊、嗚呼:唉呀(表示感慨)
己、可不慎「與」:句末祝詞,表示疑問,同「歟ㄩˊ」,所以也讀ㄩˊ,相當口語中的「呢」、「嗎」
二、理解文言文的技巧:
甲、「人之生也,未始有異也,而卒至於大異者,習為之也。」「人,生也,始,未有異,而至大異者,習也。」
乙、「志也者,學術之樞機,適善適惡之轅楫也。」「志,學術之樞機,善惡之轅楫也。」
丙、『樞機正,則莫不正矣;樞機不正,亦莫之或正矣。」「樞機正,則正矣;樞機不正,亦莫正矣。」(第二句可從第一句「……正,則正」推論出「……不正,則不正」)
丁、「適燕者北其轅,雖未至燕,必不誤入越矣」「北其轅,雖未至燕,必不誤入越矣」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48~50
  
   
信義行於君子,而刑戮施於小人。刑入於死者(1),乃罪大惡極,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寧以義死,不苟幸生,而視死如歸,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錄大辟囚(2)三百餘人,縱使還家,約其自歸以就死(3),是君子之難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歸,無後者,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此豈近於人情哉?
  或曰:「罪大惡極,誠小人矣。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為君子;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所以復來乎?夫意其必來而縱之,是上賊下之情(4)也;意其必免而復來,是下賊上之心也。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不然,太宗施德於天下,於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
                                            
──節錄自 歐陽脩 縱囚論
(1)
刑入於死者:刑罰定為死刑的人。
(2)
大辟囚:被判死刑的囚犯。
(3)
就死:接受死行。
(4)
上賊下之情:在上者窺測在下者的心意。上,指唐太宗。下,指死囚。
   48.下列哪一選項是歐陽脩對唐太宗縱囚的評論?(A)罪大惡極(B)不近人情(C)視死如歸(D)大恩大德
【正解】B
【解析】
依題幹先尋找「唐太宗縱囚」在文本中的位置──第二段。接著尋找歐陽脩對唐太宗縱囚的評論──「約其自歸以就死,是君子之難能……,此豈近於人情哉?」其中「此豈近於人情哉?」即呼應(B)不近人情。

   49.下列哪一選項【最不可能】是歐陽脩的想法?(A)唐太宗沽名釣譽,並非真施恩德(B)死囚窺測皇上心意,並非真懂信義(C)恩德可以快速感化人心、改變人性(D)信義適用於君子, 對於小人要施刑罰
【正解】C
【解析】
假設(A)是歐陽脩的想法,那麼關鍵處「唐太宗沽名釣譽」的線索在哪裡?(倘若學生不懂「沽名釣譽」如此重要的成語是什麼意思,那麼也可從下一句「並非真施恩德」得知歐陽脩對唐太宗此作為的否定。)線索在第二段「此豈近於人情哉?」以及第三段「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與「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所以(A)是歐陽脩的想法。
假設(B)是歐陽脩的想法,那麼關鍵處「死囚窺測皇上心意」與「並非真懂信義」線索分別在何處?第三段「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所以復來乎?」與「意其必免而復來,是下賊上之心也。」所以(B)是歐陽脩的想法。
假設(C)是歐陽脩的想法,那麼關鍵處「感化人心、改變人性」的線索在何處?無!卻發現結論「太宗施德於天下,於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否定(C)的說法。所以(C)不是歐陽脩的想法。
假設(D)是歐陽脩的想法,那麼關鍵處「信義──君子;小人──刑罰」的線索在何處?破題處:「信義行於君子,而刑戮施於小人。」即予以肯定。不然,第三段「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也等於否定「信義可施於小人」的說法;既然信義不可施於小人,那麼就回歸正常的作法──對小人施以刑罰。所以(D)是歐陽脩的想法。

   50.關於本文的價值,下列說明何者【錯誤】?(A)具有真知灼見(B)是一篇翻案史論(C)全篇就人情立論(D)為記敘文的典範
【正解】D
【解析】
本文是否真有(A)說的「具有真知灼見」?從作者的說法可見他「真的知道」、「看得清楚」。那麼本文是否如(B)所言是一篇翻案史論?從作者推翻前人的定論(或曰:「罪大惡極,誠小人矣。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為君子;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太宗施德於天下,於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以及反對唐太宗的作法可知確實為一篇翻案史論。
假設(C)也是正確說法,那麼線索在哪裡?先尋找(C)的關鍵處「人情」,再依它尋找線索,即在第二段「其囚及期,而卒自歸,無後者……,此豈近於人情哉?」以及結論「太宗施德於天下,於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也是就「人情」而言。所以(C)也是正確說法。
假設(D)的說法正確,那麼本文應該以敘事為主──敘述死囚被放的過程,但文彰顯然不斷表現作者的見解,所以屬論說文。故(D)的說法錯誤。
 【翻譯】
信義只能適用在君子身上,而刑罰卻是施加在小人身上。被判死刑者,是罪惡滿盈,這又是小人中最壞的呀!君子寧可因堅守道義而死,也不茍且偷生,視死如歸,這是君子很難做到的。 唐太宗即位第六年時,將登記被判死刑的三百多名犯人釋放回家,限定他們到期自動到刑場服死刑。這是拿君子都很難做到的事,來期待小人中最壞的來做到。這些死刑犯最後來到刑場,沒有人遲到,這是君子很難做到的,而小人卻容易做到了,這難道合乎常理嗎? 有人說:「罪大惡極的人,的確是小人。等到施用恩德來對待他們,就可以讓他們變成君子;恩德感化人心的深切,改變人性的快速,像這樣的事是存在的。」我歐陽修說:「唐太宗這樣做,完全為了求得美名。然而怎麼能知道唐太宗釋放他們回去,不是因為估計到他們自動回來以求赦免,所以才釋放他們的呢?又怎麼知道囚犯被放回家後,不是估計到他們自動回來就一定能獲得赦免,所以才回來的呢?如果是估計到他們一定會回來才釋放他們,這是皇上在窺測囚犯的心意;如果是估計到皇上必定會赦免他們的死罪才自動回來,這是囚犯在窺測皇上的意圖。我只看見皇上和囚犯在互相窺測對方的心理,來成全這美好的名聲,哪裡有所謂的施給犯人恩德和犯人懂得信義的事呢?不然太宗對天下人施行德政,到這次釋放犯人時,已經六年了,也不能使小人不再做罪大惡極的事;卻憑一日的恩德,就能讓他們視死如歸與知信義,這是多不合理的事呀!」
 【閱讀文言文的技巧】
老師會鼓勵學生多記一些文言文中易出現的字詞,倘若學生真未記或者記了又忘,閱讀時也無須恐懼。因為恐懼,只會使自己閱讀時缺乏信心也同時缺乏耐心。畢老師在此分享自己閱讀文言文的技巧(但為了防止閱讀時,因為省略一些關鍵字而使解讀與原意大相逕庭,仍是希望學生多記一些文言字義)。
以本文為例:
一、建議平日應該記住的字義:
甲、其囚「及」期:等到
乙、而「卒」自歸:終、竟、最後
丙、此「豈」近於人情哉:如何、怎麼、難道
丁、「誠」小人矣:實在是
戊、「安」知夫縱之去也:何、如何、哪裡、怎麼、難道
己、「烏」有所謂施恩德:何、如何、哪裡、怎麼、難道
庚、於「茲」六年矣:此

二、理解文言文的技巧:
甲、乙、「其囚及期,而卒自歸」「囚,自歸」
丙、「此豈近於人情哉」「此近於人情哉」
丁、「誠小人矣」「小人」
戊、「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知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
    
所以縱之乎?」
己、「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
庚、「於茲六年矣」「六年」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