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早自修宜規定為閱讀時間/畢仙蓉老師指導



以防舊平台無法呈現歷史資料

今將它們一一整理重現於此平台......

曾有老師問我:班級中如何進行辯論且讓全班皆可參與?
整理出歷史資料希望對感興趣的老師有些助益:
這種辯論形式最適合於班級中由多數人參與──自由申論、質詢與答辯


辯題早自修宜規定為閱讀時間
定義讀一則小品、一首小詩、一則新聞事件,欣賞一首歌、一幅畫、一部影片、一個風景……都是閱讀,但不含教科書
這場辯論由一群不僅是會讀書的學生開啟 〈國二與國三資優方案班學生〉
歡迎有興趣者加入迴響
辯論內容即將登場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以下照片全經由當事人同意刊登

資料搜尋中......
 

 

 

 




討論中......







 

 

 

 


國二辯論開始......
 

 


 

 

 












國三學長分組討論中......

 


學長辯論開始......

 

 

 








正方申論  
簡采瑩
     相信大家都聽過「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這個三年一次、針對各國十五歲學生所進行的評量,涵蓋閱讀、數學及科學三大領域,是各國省思教育體系重要的參酌。而2010PISA的測驗結果顯示:全球六十五國或地區中,台灣學生的閱讀素養只有二十三名,落後上海、香港、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城市。但是另一項調查卻指出,台灣學生喜歡閱讀的程度,在全球僅次於上海。這是為什麼?台灣PISA計畫主持人洪碧霞指出,原因出在台灣學生只是「悅」讀,卻沒有「有效的閱讀」,沒有「讀到重點,言之有物」。過去,大多數國中總是以「升學壓力」為藉口,而鮮少推動閱讀教育。但如今隨著強調多元發展的十二年國教時代的來臨,學校不能再用升學壓力當藉口,而應使學生透過不間斷的閱讀,加深、加廣生活領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我認為,早修時間設立閱讀時間是第一步。而老師也可以將閱讀融入課程中,讓那些想用功讀書的學生除了能學到與課程相關的知識外,也能享受閱讀的舒適暢快,從而主動去接觸其他的書,漸漸養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城邦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周慧婷曾說:「閱讀能力就是學習能力」透過強制規定閱讀時間,使學生從被動的閱讀漸漸邁向主動的閱讀,我認為不管是對升學或對心靈的陶冶,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馬毓萱
        閱讀對學習是很重要的,可以增廣見聞,拓展視野。英國作家湯瑪斯:「文字,是生命烘爐中的裊裊炊煙。書本,是心靈的歌曲,安慰著那騷動不安的靈魂。」可見,若只是死讀課本上的知識而不明白原由,終究是不會進步的。許多哲學家與名人,更甚至是老師都會要求孩子做閱讀的動作,主要就是想培養孩子們思考的習慣,而非看到題目就用背下的公式去解題,題目一變化就一面倒。比起只是在原地打轉,空有滿腹知識而無法融會貫通的人,可以吸收作者知識精華而轉為自己優勢的人反而更有在現今生存下來的機會。而且,靠自己把東西讀懂,而非硬背下來也會較有記憶。早修應該定為閱讀時間,因為那是對我們有幫助的事。

陳庭頤
    我方主張早自修宜規定為閱讀時間。隨著課業壓力越來越大,認真的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拿來準備考試,因此可藉由空堂時來閱讀。別讓國中生活充滿著考試!然而,閱讀什麼?這就是很大的問題了。俗話說:「落花水面皆文章」,生活無處不是可閱讀的題材。當然,是要讀「有意義」的事物--增加內涵的。例如一部勵志的電影、一本幽默的小說、一片幽美的風景。

劉梓宣
     我認為早修應規定為閱讀時間,因為有研究報告顯示,一個人一天當中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是在早上,所以一早吸收新知的效率較高。另外,在相同的時間內,一部分的人會安靜自修,但也會有少部分的人不知道要怎麼運用,有些人甚至會進而影響他人。所以,硬性的將早修時間規定為閱讀時間,可以讓每個人可以不受影響的運用,自己吸收新知。

張祐臺
    我方主張早自修宜規定為閱讀時間。目前國三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已經花在學校的課業考試上,真正可以閱讀課外讀物的時間其實不多。閱讀課外讀物也是可以從書上學習到知識,不只是拘泥於學校教授的知識──這樣不但可以學到東西,還可以讓學生的腦袋不僵化。學校的考試很多,閱讀可以減緩壓力。國三生可以閱讀的時間不多,用早自修的時間使我們有機會閱讀,其實不會影響考試成績。所以拿早自修的時間來閱讀是利大於弊。

盧永恩
   早自修宜規定為閱讀時間。早自修離起床過後其實沒多久,在還沒清醒時,學習效果一定不佳。又因為平時忙著課業,沒有休息時間,何不利用這三十分鐘來放鬆?閱讀不限於課外讀物,看小說、欣賞電影、聽音樂都算,只要能多增加知識都行。我知道你們一定會質疑:「早自修能看電影嗎?」怎麼想都怪,對吧?其實只要能增廣見聞,當然能做這些事!一方面還可以學習自制,早修一過就停止,不因貪心而在上課時間做不該做的事。所以我支持早自修宜規定為閱讀時間。
蘇筠企
    我方主張早自修宜規定為閱讀時間。閱讀不僅是紙本上的閱讀,它有很多不同的型式。走入戶外,在大自然中旅行,傾聽樹的脈搏,聆聽音樂,在音符中遊戲,感受旋律的流動,都是閱讀。當然時間的長短也不是問題,只要能收集生命中的碎珠,累積起來同樣是一筆鉅大的財富。

楊景翔
    我方主張:,「早自修宜規定為閱讀時間。」理由如下:
   
閱讀一本書、一首詩、一段歌詞、一篇文章。或欣賞一幅畫、一部影片,甚至是在大自然中找尋哲理,這些都是閱讀的方法,而這些方法不但可以增加知識和常識,也可以培養正向思考的能力,還可以訓練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力與對事物思辨能力,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修養我們的心性,就如同《大學》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為首就是如此。所以我方主張:「早自修宜規定閱讀時間。」

程韻綸
    我方主張早自修宜規定為閱讀時間。在國中沉重的壓力下,「閱讀」反而是應被更加重視的事情。閱讀不限於一本書,也可以是一部電影、一首詩,或者是一幅畫等……,只要是可使心靈成長的讀物。但是這些閱讀絕不包含色情或是十八禁等會傷害身心的影片、書籍。在現代社會中,接觸更多事物,會使得自己更有學問。不妨藉由閱讀這種方法放鬆及補充能量。

黃楷程
    我方主張早自修宜規定為閱讀時間。閱讀是一種可以增加知識、增強思考能力、擴張視野的學習方式。平時學生們都在苦讀、考試壓力很大,而在壓力很大、精神不濟的狀況下,讀書的效率明顯不高;適當的閱讀,可以適時的舒壓,同時也可以增進知識減少壓力。而閱讀不一定只侷限於白紙黑字,大自然也是一本書;在閱讀大自然的同時,可以放鬆身心、拓展眼界。所以我主張早自修宜規定為閱讀時間。

徐婉寧
     
我方認為:早修應訂為閱讀時間。在晨間閱讀好處很多,例如上課的專注力會變好、可以活化頭腦,提高思考力或記憶力、升學率提高,還有可以培養出學生閱讀的習慣等。如果早修時間只考試或自習,那學習到的知識就無法靈活運用,若能利用早修的幾十分鐘,閱讀一些課外書,增廣自己的見聞,將自己的知識融會貫通,那會比讀課內書要來的不那麼死板。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曾說過:「內在的開悟,要比外在的教育更重要。」良好的閱讀,可以開悟內在,它比知識的汲取對人的影響力更深,因此將早修定為閱讀時間,對我們的幫助會很大。

劉子瑤
    
我方主張,早自修應規定為閱讀時間。閱讀,不但能增廣見聞,也能培養氣質與修養,甚至更進一步地影響著我們的未來。對我們而言,十二年國教中的大會考非常重要,尚未有人能確切地知道命題方向為何,所以,多一分的閱讀,能增加課外知識,勢必能為將來的大會考做一份準備。此外,閱讀能培養氣質,有氣質的人較能被大眾接受,在將來面試或工作時,在第一印象方面就已領先別人許多。

蘇郁涵
      我方認為早自修應規定為閱讀時間。現在的學生都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成績,只要國數社英自五科顧好,便能永遠有好學生的名號,也能進入好學校。因為這樣,學校老師便將早自修安排考試,藉此利用時間幫學生多練習。但在10312年國教政策開始實施後,勢必教學方向與考試方向都會改變。12年國教採「多元」入學方式,不再只是利用好成績就能有好學校,學生得往更多元的方向去學習!所以將早自習改為閱讀時間,便能讓學生不僅僅學習到課本上的知識,也能利用這個時間,讓學生增廣見聞。培養閱讀的習慣,學習到更多。
反方申論  
古婕妤

     我方認為早自修不應規定為閱讀時間。。閱讀雖然不一定指的是看書,但它是個需要用眼大量的活動。所謂的閱讀就是閱覽誦讀,整天的讀書會讓眼睛太疲乏,校園中種植花草樹木就是為了讓學生有適度的休息,若早自修也在閱讀,那只會更容易近視而已。早自修不應規定為閱讀時間,可以改成運動。大家都知道運動能讓人心情愉快,也可以為大腦提供獨一無二的刺激,它能創造一個讓大腦有準備、有意願並且有能力去學習的環境;研究指出運動後精神會很亢奮,脾氣也會變好,並且記憶力會增加、專注力增強,經過實驗後證明,學生晨間運動後,上課更專心、記得快,對提升孩子的閱讀和其他學科能力很有幫助。所以我方認為早自修不應規定為閱讀時間。

郭仲翎
     我認為早修應讓學生自行決定要做什麼事,假若學生有前日作業未完成亦或當日安排的科目考試與複習也可以在早修進行。況且有些學生根本無心閱讀, 硬性逼迫下,那些學生也只是做做樣子, 內容都沒看進去,這樣不但沒用, 反而浪費許多時間。除此之外, 熱愛閱讀的學生會自己利用早修及課餘時間閱讀。因此我認為早自修不應規定為閱讀時間,應讓學生自行運用規劃 ,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楊艾霓
    
我方認為,早修不應規定為閱讀時間,早修應讓每位同學自行運用,畢竟每個人的興趣和專長皆不同,不應硬性規定每個人早修都必須閱讀,有些人的專長就是跑步或是在藝術方面表現特別突出,對於已經知道自己的專長在哪的人而言,讓它們繼續發展自己的專長會是更好的選擇,畢竟閱讀的時間不是單單只有在早修才有,平常上課,下課,放學後,許多零零碎碎的時間也都可以拿來閱讀,而真正對閱讀很有興趣的同學就可以選擇運用早修來閱讀,累了也可以暫時的休息, 所以我認為早修不應規定為閱讀時間,以不打擾到他人為原則,應讓同學們自由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



林欣頤
    我方主張早自修不宜規定為閱讀時間。早自修宜給班級自行運用面對升學,學生應更加專心於課業上。假如早自習只能閱讀課外讀物,學生就少了一段可以練習的時間,且又有人因閱讀課外書,上課不專心,只想著課外讀物的內容,心不會在課業上。早自修也可以運動,早上運動可以提神,讓上課時不再想睡覺,上課所能吸收的知識就可以更多。
   
雖然讀課外讀物,吸收知識是好事,但在此升學期間,應把最重要的事擺第一,識時務者為俊傑。

蔡欣容
    我方認為早自修不宜規定為閱讀時間。國三的學生升學壓力大,課業常會忙不過來,若將早休時間的利用限定於閱讀,學生容易因擔心自己應做的事沒做完而分心,無法有效發揮閱讀的功用。每個人的生活規劃都不同,時間的安排也因人而異。早自修應讓學生自行運用,使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佳的利用,如此還能訓練學生規畫時間的能力。

劉恩瑜 
    我方主張不宜將早自修規定為閱讀時間。因為早自修這看似短短的三十分鐘,可以利用來複習前一天上課或是下午要考試的內容。畢竟國三有升學壓力,雖然有時間還是需要放鬆心情,閱讀課外書籍,但不應該「強制」規定閱讀時間。雖然閱讀不限定為書籍,看電影也是一種閱讀,但是以國三的角度,看電影是一種休閒娛樂,還是不適合利用早自修。

蔡瀞怡
     身為國三的自己,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一項項的作業、一疊疊的考卷,光是寫完作業都已經很晚了,更何況現代的學生每十個就有九個背負著補習班的負擔,大部分的時間就這樣被占走,用剩下極少的時間來複習、預習是不夠的。所以,如果學校施行這樣的規定,會造成雖然讀的是課外書,但整個腦袋、心思都想著課內的作業,這不但不能享受閱讀的快樂,而且也降低了學習效率。

   
 
陳涵容
    近年來實施教改,使學生課業愈來愈繁重,幾乎每位學生都有補習,因而造成許多人有「寫不完功課」的情況;能利用早自習來完成,才不致拖延後面的學習。 再者,一聽到要閱讀課外讀物,大部分同學會選擇小說,這樣一來,上第一堂課時,有人會因為小說看得太入迷而在上課時間分心,造成對老師講課內容吸收不良的狀況。基於以上論點,我方覺得早自修不宜為閱讀時間。

林建宏
    我覺得早修不一定要規定為閱讀時間,因為在強制規定下,人是會有抗性的:他可能會找機會偷懶,可能會看些不適當的書,這肯定會影響課業了。所以早自修不一定要為閱讀時間。一大早昏昏沉沉,就算只訂了要閱讀的書,也不見得有效果。其實早自修不一定得鎖在教室,適時的安排一些活動,是可以提升學習的效果。

正方質詢
陳玉軒     
    
閱讀自己有興趣的書籍、欣賞自己喜愛的音樂、電影,不是也是放鬆心情嗎?欣賞電影雖然是一種休閒娛樂,但如果我們利用它來學習知識,增廣見聞,不是更有效率嗎?閱讀也可把它當成是一種娛樂身心的活動,並不一定只能閱覽誦讀,深度的了解書中的發展,觀察重點與策略,且言之有物、有效的閱讀 。豐富自己,不是也是一種休閒娛樂嗎?        
劉梓宣
      對方辯友說一整天下來長期使用眼睛很容易近視,但一般近視的原因難道不是因為用眼過度或不當嗎?每節正課之間的下課時間不是也可以讓疲累的眼睛休息嗎?所以適量的閱讀並不會讓人近視。況且,如果一個人對老師上課的內容不感興趣,就不會認真上課,也不會學到什麼。因此,這些人在早修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來閱讀,經由此方式來吸收新知,會比上課時吸收的來得少嗎?雖然2009年的PISA調查顯示:台灣學生喜歡閱讀的程度僅次於香港,但閱讀素養僅排名23名,可見台灣學生缺乏有深度、有重點的閱讀。這是因為台灣大部分老師上課都會幫學生畫重點,這使得台灣大部分學生的組織力薄弱,因此利用早修時間,自己做有深度閱讀、有重點的閱讀,對每個人不是很有幫助嗎?

劉子瑤
      現在學生課業繁忙,閱讀時間少之又少,若早自修並未規定為閱讀時間,那還有多少時間能閱讀?經過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調查顯示,台灣的學生喜愛閱讀的成度僅次於上海,但台灣的學生只是「悅」讀,並非實際有效的閱讀。若只是草草閱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何幫助呢?所以,老師是不是可以利用早自修的時間來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訓練之下,將來閱讀時,學生便能更快速、更精準地抓到重點,請問對方辯友是不是?

江秉諺
    
「在強制規定下,就有人會找機會偷懶。」難道看課內書就會精神飽滿而不偷懶?另外,對方辯友提到「一大早昏昏沉沉」,那麼一大早精神不好,是不是更應該做些提振精神的事?閱讀大自然、閱讀好書、好文,這樣也能呼應對方所說的:「早自修不一定得在教室」不是嗎?

蕭易亭
  
既然連閱讀時,都可能找機會偷懶,難道讀書就會比較專心嗎?如果一大早昏昏沉沉,那書還能讀盡腦袋裡嗎?「安排一些活動」是指閱讀大自然嗎?而且補習班的功課是真得寫不完,還是只是個藉口而已?真得有認真在寫嗎?如果讀了課外書,真得會使整個腦袋、心思都放在它上面,那國三的我們,是不是除了讀書,其他什麼事都不要做?不然容易使我們分心囉?難道「閱讀」只是一種休閒娛樂?就不能在裡頭學到更廣、更深的事物嗎?

劉芷岑

    
把早自修訂為「自行運用的時間」,能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妥善運用嗎?如果有人在睡覺、發呆、照鏡子,或做些其他無意義的事,那麼將早修訂為閱讀時間,不是比較好嗎?而且面對課業,不是所有課外讀物都沒幫助吧?例如一些歷史故事或金庸系列的小說,不都可以更了解歷史和作文組織嗎?「看課外讀物會影響下節課的心情」,這樣的說法是發生在多數人身上嗎?何以證明?

郭秉閎
  
對方辯友說到「早自修不一定得鎖在教室」,但此辯題定義說道:「閱讀,不限於白紙黑字的書,可以是大自然。」如果我們要閱讀大自然,勢必要離開教室,投入校園中的一草一木裡。試問:這是否就是對方辯友口中所說的「可以提升學習效果的活動」?如果是,對方辯友是否同意早自修設為閱讀時間?

何艾玲
    
難道學生不能透過課外讀物,用另一種角度學習自己需要的知識,也不能延伸思考所學的並加以練習嗎?難道閱讀絕對無法利於升學嗎?難道在生學期間,閱讀就絕對不比考試重要嗎?學生不能運用早自修的時間依自己需求來學習,而是要跟著班上的人一起進行學習,請問這還叫「自」修嗎?此辯題的定義,不就是指我們可以透過多種學習方式來達到「閱讀讓我們更具知識、更有思辨能力」這樣的目的嗎?

陳奕均
    
如何證明早自修閱讀課外讀物,學生就無法練習了嗎?課外讀物若有和教科書相關之處,不就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學生是不是應該在平時就做好練習?另外,早上運動,雖然可以提神,但不是也有可能消耗學生體力,進而影響接下來一整天的學習嗎?就算這樣對學生的體力影響不大,運動後,也很難在短時間內靜下心來,在這段時間內,學生的學習不就受到了影響嗎?

蔡長廷
  
我方認為偷懶的人,在強制規定下都會偷懶了,難道不強制規定就會有好的學習態度嗎?如果早自修安排了一些活動,使上課時體力不足,或上課時還想著剛才活動的內容,導致上課不專心,這樣真得可以提升學習效果嗎?看不適當的書籍是每個人的問題嗎?這跟是否規定閱讀時間有關係嗎?

林于瑋
     對方辯友說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已被課業占走,也背負了許多的壓力,那不是更應該挪出時間來進行閱讀嗎?而早自修是一天的開始,先進行較輕鬆的閱讀活動,不但可以從閱讀中學習許多東西,也可以帶著愉快的心情面對接下去緊湊的課程,難道這樣無法提高學習的效率嗎?
 
反方質詢
古婕妤
      對方辯友說:「國三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已經花在學校的課業考試上。」若有人遇到這種問題,你確定他還可以心無旁鶩、靜下心來閱讀嗎?沒有心,他能「讀到重點」嗎?這不就是所謂缺乏「有效的閱讀,深度、重點及策略」嗎?若這樣,還能讓腦袋不僵化、減緩壓力嗎?這種閱讀可以抓到重點、從閱讀中延伸學習嗎?

陳亮瑜
     晨間閱讀會讓上課的專注力更好嗎?若前一晚睡眠不足,隔天再晨間閱讀,專注力會變好嗎?如果只是""而沒有思考,閱讀能夠活化頭腦,提高思考力嗎?記憶力好與否,和閱讀無關吧?一個人如果不愛閱讀,將早修訂為閱讀時間真能培養出閱讀習慣嗎?閱讀固然好,但也要在對的時間,一個人精神不佳或不喜閱讀,硬性規定要閱讀,如此真能達到增廣見聞,知識融會貫通,和開悟內在的目的嗎?

何嘉文
      對方辯友說:「在晨間閱讀的好處有:上課的專注力會變好`可以活化頭腦,提高思考利或記憶力......等。」但是有另一份實驗報告證明:學生晨間運動後,上課更專心,會提升孩子的閱讀和其他學科能力很有幫助。至於思考能力,會不會於晨間閱讀後造成接下來學習本科的時間有學習力疲乏的問題?再來,你提出:「若早自修時只考試或自習,那學到的知識就無法靈活運用;如能利用早修時間讀課外讀物,增廣見聞將以學的知識融會貫通。」但你能確定每個人閱讀的必定會與課內有所關聯嗎?若內又剛好是反駁課本內的知識呢?若學生喜愛閱讀的事天馬行空,憑想像力創作出來的小說或漫畫呢?或許有些前情提要會牽扯到所學內容,但一定會足以把所學知識融為一體嗎?
魏睿志
    請問對方辯友:當你在欣賞一部影片時,能顧及健 康嗎?當你不健康時,如何能專注呢?閱讀真得可以增加知識嗎?當你讀了一本書,你能夠完全吸收且轉換為自己的知識嗎?任何時候的閱讀真可以培養正向思考的能力嗎?你能保證閱讀能做到這麼大的力量嗎?如何證明會讀書的人,必是個能正向思考的好學生?
劉哲銘
      選擇在早自修作為閱讀時間,對於接下來課堂的學習效果一定有助益嗎?每位學生在早自修後都能自制,專心上課嗎?不擔心閱讀時間,有些學生無法專注於課外讀物中,造成吵鬧、騷動,使其他同學無法專心閱讀,達到閱讀能增廣見聞、吸收知識的效果,能確保早自修閱讀,或是看電影等活動,對大家是有益、具加分效果嗎?若無法得到比原先早自修時間利用更有助益的效果,那麼早自修就不宜規定為閱讀時間。
林怡岑
     走入戶外享受大自然固然是較為輕鬆的一種閱讀方式,可是當所有學生都離開教室,校園不是會一片吵雜嗎?難道不會有人趁亂翹課、擅出校園嗎?如果早自修無法確實掌控人數,除了容易產生缺曠問題,難道不會影響接下來的正課嗎?

蔡雨彤   
    
並不是每一位學生都喜愛閱讀,若是強制規定早自修為閱讀時間,不愛閱讀的同學不就白白浪費這段時間了嗎?讓學生自己規劃與利用時間,不是更好嗎?對方辯友提出可親近大自然,但每個人都有收穫──從中從中獲得助益嗎?   

蕭佩昀
    
對方辯友說認真的同學,會懂利用任何時間準備考試,所以需要一些閱讀時間。可是如果那些還沒準備好要考試科目的同學,又或者他們只要用功讀書而不想看課外書呢?如果他們不想看課外書,卻又規定閱讀時間,難道不會造成反效果嗎?雖然閱讀並不是一定要看課外書,但看影片、在校園裡逛……,能讓一心掛念課本的人放鬆心情嗎?

方玄翰 
      請問對方辯友剛才所說的閱讀是規定閱讀還是自由閱讀?還有剛才所提到的閱讀可培養正面思考能力,難道我們閱讀一些錯誤題材或同學無法理解內容的意義也一定能得到收穫嗎?剛剛對方辯友講的「讀書可以修身養性」本身就有謬誤:要達到修身,閱讀完還必須理解並用在對的地方,所以古代理學家曾在你剛才引用的《大學》名言前加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句,請問對方辯友是不是?剛有說到由於壓力過大和精神不濟導致讀書效率不高,但在這個前提下閱讀,也無法用心去體會,而為了閱讀反而沒有得到真正的休息,更沒有解決精神不濟的狀況,這樣也是在浪費時間不是嗎?
答辯篇
請見下一則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