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是這樣的老師:面對學生在選擇題上,作答錯誤時,僅是跟他們解釋正確答案的意思,設法將答案與題幹的意思牽扯在一起。直到一位資優生來問我問題,調皮地給我錯誤答案,卻問我:「為什麼它才正確?」故意聽我解釋完畢,又調皮地大笑說:「哈哈!正確答案不是它!」
曾經,我是這樣的老師:僅就正確答案解釋理由。當然已較之前更謹慎確認「它就是答案無誤!」但就在我每次這樣為學生解釋而開始懷疑這種教法的那一天……,忽然領悟每個人思考方向不會一個模樣。於是問自己:我是真把學生教「會」了,還是教「呆」了?說:「教呆」是指學生會覺得自己笨,因為總不能想到老師所想的那些意思,或是根本不會思考,只憑老師說什麼就信什麼。
以上所說,皆是初執教的那幾年。當我認為教書是應該把學生教靈活的那天開始,便採用「尋找key words and key points」的教法,並請學生依據它們解釋正確答案的理由。為了看見學生的思考方向,(好知他們的學習,是「真懂」還是「裝懂」),總會在每一課之後批改試卷上的畫記(key words and key points)。有同事覺得我這樣太辛苦(捨不得我,常溫柔地叫我不要太累),卻不知我因熟練之故,檢查學生畫記試卷,可以快速而大致精確。一年,在檢查中,赫然想到:若真要協助學生解決問題,也應該注意他們誤將那些選項視為正確答案,並進一步詢問他們選擇的理由。從學生回答中,我可以知道他們思考的方向,並就那些很可能是錯誤的方向解惑。那時,我又忽然領悟:錯誤,就是解決問題的開端。從錯誤中「辯證」,可以是老師與學生的質詢與答辯,更可以是同儕之間的對辯。最後辨正問題。學生也因此不再「似懂非懂」,更不會「不懂裝懂」。
不記得從多少年前開始,我要求學生必須對著同儕解釋「為什麼這是答案」並同時解釋「為什麼那些不是答案」。為了鼓勵學生勇敢針對自己的錯誤提問,我常強調:「有時答錯,並不是你的錯。」因為有些題目確實設計不良(出題者或許以為學生的思考方向會與老師一模一樣),甚至還可能給錯答案。
若真要學生徹底明白「為什麼」,我會在批改key words and key points的判斷評量時,將一個班級中,不少學生會寫錯的題目,拿來在課堂讓學生之間討論:「為什麼它們不是答案?」為了使每位學生整節課專心聆聽教師或同儕講解,發下一份小小「理解題疑難解說卷」的同時強調:活動結束,立即繳回此卷作為另一次評分或獎懲使用。(請見「從「課文朗讀有聲書」賞析〈我所知道的康橋〉之後呢」)
以下範例,有學生的筆記(僅要求記錄關鍵詞語,如欲知詳細教學過程,歡迎觀課),以及幾位學生口語表達的內容: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為方便各位老師知道我的學生在課堂如何解題,特請幾位記錄快速、打字速度快且平日經常發表見解的學生,將發言內容打成文字稿。也藉此提供給班級理解較慢的學生閱讀。
問題辯與辨
姓名:江晉佑
1.「山風總是把香味散播得很廣很遠,也變得濃淡適宜,令人舒服。」請問下列哪個選項適合形容作者此時的感受? 關於以上問題,為什麼答案不是「內心澎湃」,也不是「格外清醒」?
答:「濃淡適宜,令人舒服」是種平淡、寧靜的感覺,但「澎湃」反而是熱血、激動和興奮的感覺,這是完全相反的。若有人認為舒服會讓人清醒,那麼只能說題目沒看完整。香味濃淡適宜,在這種舒適的環境中,反而會感到「陶醉」,這樣就和題幹相反了!
2.「只有像我這樣深入、珍惜大自然的人,才會受到邀請,才能找到這條美麗的祕境。」句中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為什麼可用「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形容,卻不可以用「天無絕人之路」也不可用「一枝草,一點露」形容?
答:
1.作者因「深入、珍惜大自然」便和答案的「精誠(真誠)」相呼應;再來,作者找到了祕境,這是自然給作者的禮物,不就和「金石為開」相同了?
2.倘若答案是「天無絕人之路(比喻人雖一時處於絕境,但終歸可以找到出路。)」或「一枝草,一點露(每一個生命,老天都會賜與存活的條件,就如同每一枝草都可得到一滴露水的滋潤。和天無絕人之路相同。 )」必會先提到「失敗」、「逆境」、「挫折」後再說到希望。
3.「我認為自己已丟棄了軀殼,正輕鬆自在又滿足地走上通往更高境界的地方。」作者在此表達受到大自然薰陶的感染力,這種境界為什麼與「心凝神釋,與萬化合而為一」相同?
答:蛻去物質的軀殼,那麼便只剩下精神,能夠不受外界的影響,專注的感受大自然。這不就和「心凝神釋」相同了?接著在大自然的洗禮下,與自然萬物合而為一,通往更高的境界,這些意思都是「精神與自然融合」。
4.你認為「讓我覺得必須用力吸氣,才能把這飽含許多野花香味的空氣吸入肺中。」能否用「數大便是美」形容?
答:看到「飽含許多」,很多同學通常就認為這是答案。只可惜:味道,看不見也摸不著,更不能數,怎麼能知道它數量很多?因此,並不能用來形容此句。
5.「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蘇軾這首〈惠州一絕〉的主旨,為什麼不是「羅浮山下物產豐富」,不是「移居領南如願以償」,也不是「羅浮山下氣候多變」,而是「表達對荔枝的喜愛」?
答:1.這首詩中最主要的主角是荔枝,詩名中的「一絕(指的只有一物)」也都否定「羅浮山下物產豐富」;詩中最後一句的「不妨」表示作者根本沒有住在嶺南;第一句的「四時春」便有種四季如春的意味,也就否定了「羅浮山下氣候多變」。反觀第三句「日啖荔枝三百顆」倘若不是對荔枝又狂熱的喜愛,又怎會一日吃下三百棵荔枝呢?
問題辯與辨
姓名:王喜文
1.
1.「山風總是把香味散播得很廣很遠,也變得濃淡適宜,令人舒服。」請問下列哪個選項適合形容作者此時的感受? 關於以上問題,為什麼答案不是「內心澎湃」,也不是「格外清醒」?
答:文中"令人舒服"代表享受、放鬆,並不是覺得興奮或清醒。沒有清楚的表達出"內心澎湃"或"格外清醒"。若答案要設計成"內心澎湃",則題幹要提到某件事物令作者感動,進而感到內心澎湃。若是"格外清醒",應當要提到作者聞到花香覺得更加清醒。
2.
「只有像我這樣深入、珍惜大自然的人,才會受到邀請,才能找到這條美麗的祕境。」句中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為什麼可用「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形容,卻不可以用「天無絕人之路」也不可用「一枝草,一點露」形容?
答:題幹中:"深入"、"珍惜"呼應答案中的"精誠",意思是非常有誠意。"美麗的祕境"呼應答案中"金石,同指美麗的事物。而"天無絕人之路"和"一枝草,一點露"就是老天不會讓你白白活著,一定會給你活下去的機會,正如小草很小枝,也有一滴露滋潤,帶給他希望。其中露珠指希望。若要設計題幹,應含有走到窮途末路出現一個扭轉現狀的契機。
3.
「我認為自己已丟棄了軀殼,正輕鬆自在又滿足地走上通往更高境界的地方。」作者在此表達受到大自然薰陶的感染力,這種境界為什麼與「心凝神釋,與萬化合而為一」相同?
答:句中"我認為自己已丟掉了軀殼"、"自在又滿足的通往更高境街的地方",感覺就像作者的靈魂昇華到更高的境界,與大自然合而為一,呼應答案"心凝神釋"心專注的匯集靈魂的能量,然後釋放出來,有種心氣神都大幅提升與自然合而為一。
4.
你認為「讓我覺得必須用力吸氣,才能把這飽含許多野花香味的空氣吸入肺中。」能否用「數大便是美」形容?
答:"數大便是美"通常是形容一大群"有形的"物體聚集在一起,撼動心靈,不適合運用在"野花香味"的部分,因為香味劑沒有形體又不能數,與題幹落差很大。
5.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蘇軾這首〈惠州一絕〉的主旨,為什麼不是「羅浮山下物產豐富」,不是「移居領南如願
以償」,也不是「羅浮山下氣候多變」,而是「表達對荔枝的喜愛」?
答:"四時春"意指一年四季氣候溫暖的像春天,氣候沒太大的轉變,不適用於"氣候多變"。"盧橘楊梅次第新"代表當地每年的作物不同,"物產豐富"是指一年有很多產物,因此不適用於此句。"日啖荔枝三百顆"可看出作者對荔枝的喜愛,所以答案是"表達對荔枝的喜愛"。"不妨長做嶺南人"不妨,代表不一定要去,所文中沒有提到「如願以償」的概念。
問題辯與辨
姓名:游雨珊
1.「山風總是把香味散播得很廣很遠,也變得濃淡適宜,令人舒服。」請問下列哪個選項適合形容作者此時的感受? 關於以上問題,為什麼答案不是「內心澎湃」,也不是「格外清醒」?
答:從令人舒服就代表作者很享受.放鬆,而這並不代表清醒,因為他陶醉在其中。且作者是享受,當然不會興奮。
2.「只有像我這樣深入、珍惜大自然的人,才會受到邀請,才能找到這條美麗的祕境。」句中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為什麼可用「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形容,卻不可以用「天無絕人之路」也不可用「一枝草,一點露」形容?
答:題幹中「深入、珍惜」呼應到精誠,而美麗的祕境呼應到金石。「天無絕人之路」和「一枝草,一點露」同樣都有上天不會拋棄人的意思,但題幹中並沒有講到失敗和絕望。
3.「我認為自己已丟棄了軀殼,正輕鬆自在又滿足地走上通往更高境界的地方。」作者在此表達受到大自然薰陶的感染力,這種境界為什麼與「心凝神釋,與萬化合而為一」相同?
答:心凝神釋呼應丟棄了軀殼,與萬化合而為一呼應更高境界的地方。
4.你認為「讓我覺得必須用力吸氣,才能把這飽含許多野花香味的空氣吸入肺中。」能否用「數大便是美」形容?
答:香味不能數:且雖然飽含是充滿的意思,但這裡的 飽含是指香味,香味看不到,又要怎麼數呢。
5.「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蘇軾這首〈惠州一絕〉的主旨,為什麼不是「羅浮山下物產豐富」,不是「移居領南如願以償」,也不是「羅浮山下氣候多變」,而是「表達對荔枝的喜愛」?
答:橘、梅、次第新並不代表物產豐富,且題幹中不防適可以的意思,這就代表了作者還沒移居:文中也沒有提到氣候。一般人不會一天吃那麼多荔枝(應該是誇飾,不能會流鼻血至死吧),但作者卻吃很多,表示對荔枝的喜愛。
問題辯與辨
姓名:陳郁均
1.「山風總是把香味散播得很廣很遠,也變得濃淡適宜,令人舒服。」請問下列哪個選項適合形容作者此時的感受? 關於以上問題,為什麼答案不是「內心澎湃」,也不是「格外清醒」?
答:因為他講的是「舒服」,所以他不會感到興奮,而是放鬆,更不可能是清醒著,因為放鬆經常讓人感到想睡覺。
2.「只有像我這樣深入、珍惜大自然的人,才會受到邀請,才能找到這條美麗的祕境。」句中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為什麼可用「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形容,卻不可以用「天無絕人之路」也不可用「一枝草,一點露」形容?
答:「精誠」的意思是真誠,與「深入、珍惜大自然」相同;金石是美麗的東西,與「美麗的祕境」相同;「開」跟「找到」都是在訴說結果。「天無絕人之路」和「一枝草,一點露」的意思都是老天爺不會放棄任何一人,即使在絕望中,都會給人一絲希望。如果答案是「天無絕人之路」或「一枝草,一點露」那麼題目就要設定:在失敗、絕望中看到希望。
3.「我認為自己已丟棄了軀殼,正輕鬆自在又滿足地走上通往更高境界的地方。」作者在此表達受到大自然薰陶的感染力,這種境界為什麼與「心凝神釋,與萬化合而為一」相同?
答:心凝神釋的意思是思想極為專注,簡直忘記了自己身體的存在。與「丟棄了軀殼」、「輕鬆自在」互相呼應;「合而為一」與「更高境界」無一不是在說精神與大自然合而為一。
4.你認為「讓我覺得必須用力吸氣,才能把這飽含許多野花香味的空氣吸入肺中。」能否用「數大便是美」形容?
答:不能,「香味」並不可數;而且此刻講的是美,並非香味。「讓我覺得必須用力吸氣,才能把這飽含許多野花香味的空氣吸入肺中。」此句頂多也只是說他喜歡花香罷了。
問題辯與辨
姓名:朱槿
1.「山風總是把香味散播得很廣很遠,也變得濃淡適宜,令人舒服。」請問下列哪個選項適合形容作者此時的感受? 關於以上問題,為什麼答案不是「內心澎湃」,也不是「格外清醒」?
答:「令人舒服」給人一種比較平靜的感覺,而「澎湃」給人比較熱情、興奮之感,如果答案是澎湃,題幹應該會提到「興奮」、「非常感動」等。「清醒」雖然可能平靜,但題幹應該要提到「舒爽」、「腦袋煥然一新」等類似的線索。
2.「只有像我這樣深入、珍惜大自然的人,才會受到邀請,才能找到這條美麗的祕境。」句中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為什麼可用「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形容,卻不可以用「天無絕人之路」也不可用「一枝草,一點露」形容?
答:「深入、珍惜」呼應「精誠」,「受到邀請」、「找到這條美麗的秘境」呼應「金石為開」。而「天無絕人之路」、「一枝草、一點露」雖然出現轉機(有人認為呼應「找到
這條美麗的祕境」),但若是答案,題幹在「找到祕境」前應該會有關於失意、失敗等描寫。
3.「我認為自己已丟棄了軀殼,正輕鬆自在又滿足地走上通往更高境界的地方。」作者在此表達受到大自然薰陶的感染力,這種境界為什麼與「心凝神釋,與萬化合而為一」相同?
答:「丟棄了軀殼」表示作者專注在精神、靈魂上,呼應「心凝神釋」。「通往更高境界的地方」表示作者的靈魂昇華,呼應「與萬化合而為一」。
4.你認為「讓我覺得必須用力吸氣,才能把這飽含許多野花香味的空氣吸入肺中。」能否用「數大便是美」形容?
答:「數大便是美」美偏重在視覺上的感受,但「用力吸氣」是嗅覺,也沒有與視覺相關的描寫,並不是答案。
5.「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蘇軾這首〈惠州一絕〉的主旨,為什麼不是「羅浮山下物產豐富」,不是「移居領南如願以償」,也不是「羅浮山下氣候多變」,而是「表達對荔枝的喜愛」?
答:「盧橘楊梅次第新」只是表示各種產物「次第新」替換著出現,並不表示物產豐富。「不妨長做嶺南人」表示作者只是覺得住在嶺南應該會很不錯,但仍未實行,所以否定「如願以償」。「羅福山下四時春」四時春表示四季如春,幾乎沒有過於寒冷或炎熱的天氣,否定「氣候多變」。「日啖荔枝三百顆」使用了誇飾法,讓人感覺作者恨不得吃遍全天下的荔枝,呼應「對荔枝的喜愛」。
問題辯與辨
姓名:楊懷淵
1.「山風總是把香味散播得很廣很遠,也變得濃淡適宜,令人舒服。」請問下列哪個選項適合形容作者此時的感受? 關於以上問題,為什麼答案不是「內心澎湃」,也不是「格外清醒」?
「內心澎湃」通常是指比較激烈的感情(如是答案,題幹要設計成感情動盪大),但題幹所表達的是較為平淡、舒適的感情,而「格外清醒」題幹應設計成如冰冽的空氣令人格外清醒(感覺較俐落的)。
2.「只有像我這樣深入、珍惜大自然的人,才會受到邀請,才能找到這條美麗的祕境。」句中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為什麼可用「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形容,卻不可以用「天無絕人之路」也不可用「一枝草,一點露」形容?
題幹的「珍惜、深入」是在講作者的「精誠」,「金石」就如大自然中的美麗祕境,而大自然回應作者的精誠邀請(開)了這祕境。
"天無絕人之路"、"一枝草,一點路"是在講老天不會放棄任何一人,如是答案,題幹應設計成如上帝關上了你的門,必會為你開一扇窗。
3.「我認為自己已丟棄了軀殼,正輕鬆自在又滿足地走上通往更高境界的地方。」作者在此表達受到大自然薰陶的感染力,這種境界為什麼與「心凝神釋,與萬化合而為一」相同?
丟棄了軀殼、通往更高境界也就是在講心凝神釋中的心神,"輕鬆自在"、"滿足"就是凝、釋,而更高境界是在講與萬化合而為一。
4.你認為「讓我覺得必須用力吸氣,才能把這飽含許多野花香味的空氣吸入肺中。」能否用「數大便是美」形容?
否,空氣無法用數字形容。且題幹的句子主要是在說空氣中的野花香味,而非數目。
5.「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蘇軾這首〈惠州一絕〉的主旨,為什麼不是「羅浮山下物產豐富」,不是「移居領南如願以償」,也不是「羅浮山下氣候多變」,而是「表達對荔枝的喜愛」?
「四時春」就表是無時無刻不是春天,跟「氣候多變」完全相反「次第新」是一次一次的更新、輪流生長,與物產豐富(在同一時)不同而「不妨長作嶺南人」是說「不妨」,而且「長作」也有可能那就是他的故鄉,而他繼續待著
「日啖荔枝三百顆」是誇飾他對荔枝的喜愛,所以是正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