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如何藉由朗讀教育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畢仙蓉


      今日再次答覆台中市某校國文老師提問:如何藉由朗讀教育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朗讀,著重於聲音的抑揚頓挫,以及如何用真感情面對聽眾。所謂「真感情」是指忠誠地詮釋作品,不扭捏、不誇張。有些學生不敢讀出作品中那些濃烈的情感,或不敢展現作品需要呈現的氣勢,都是不敢用真感情面對聽眾。當然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用幾分情感面對他人,只是在口語表達時,我仍希望學生能具備我上述說的朗讀基本條件。
        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最好是結合演說訓練。表達,著重內涵與聲音傳達。說些什麼才可使對方信服或感動,需要平日多而廣的閱讀,有蒐集資料的習慣,也需要擬稿的能力(請參考【通往演說的祕境】)。但是演說訓練又須結合朗讀訓練(其後再談)。   
       朗讀教育可以協助閱讀。因為朗讀是一種深度的閱讀,除了有閱讀題材提供閱讀機會,每一次朗讀,必須了解作者每一處想表達的意思以及呈現的情感,徹底了解才能「讀」出味道。
        不過,我身邊許多人他們沒學過演說,也沒學過朗讀,說話還是鏗鏘有力,抑揚頓挫分明,且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儼然天生的演說家。因此我真不敢說口語表達能力和朗讀語演說訓練有直接關係。但是我仍會藉由朗讀教學讓學生明白:如何讀出一段話裡的關鍵句,以及一句話裡的關鍵詞。最重要的,我希望學生能像朗讀一樣把話說清楚,表情達意用心、用真誠。朗讀為什麼叫「朗讀」,那就是聲音要明朗、要讀出來,不要自爽就好,此處容我粗俗一點形容。有些選手看來讀得很投入,其實只是讀給自己聽,讀給自己聽,很容易;讀給大家聽,才看得出勇氣,也才見得著誰有大將之風。」這也是我在通往演說的祕境】這場分享中說過的話,供各位參考。
        學生不敢開口,老師就多鼓勵幾次。幾次後,仍不敢開口,勉強不得,以免對朗讀或對老師心生厭惡。一旦產生排斥感,學習就更困難了。不會畫畫或不會寫書法的人,不是我們逼他畫或逼他寫,他就能畫、能寫。他若沒有這方面興趣,能勉強他嗎?我不會畫畫,也不會寫書法,卻在臉書上結交了幾為這方面的專家。常見他們與我分享的作品,我也能欣賞那些字畫的意境。學生不會朗讀或不敢朗讀,就利用「課文有聲書」多讓他們感受聲音的美與文章的美。聽久了,仍會有收穫。
       口語表達訓練確有必要,但不一定要透過朗讀教學。演說教學更能收效,但說到演說,請看這段話:「演說者如果自己提不起勁說,聽的人怎麼會有勁聽下去?但也不是教你從頭到尾慷慨激昂;情感該怎麼表露,聲音該怎麼變化,都視文意而定,所以我建議演說選手先學朗讀,因為朗讀就是教你這方面的表現。」這是我在【通往演說的祕境】這場分享中說過的話。
       如欲借朗讀教學「增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朗讀(課文)有聲書」最實用。作法,我在【從有聲書訓練專注力與表達能力】提過。若能結合【從「課文朗讀有聲書」賞析〈我所知道的康橋〉】作法,輪流使用或先後進行,更能同時感受文本意境並提升專注力與表達力。今日為方便各為閱讀,再次呈現這兩篇中的部分內容:
     以下擷取自【從有聲書訓練專注力與表達能力
【第一次實驗】
步驟如下
一、 全班闔起課本並且抬頭
二、 教師說明【活動規則】與【獎懲方式】
1. 當老師(朗讀者)聲音停止後,盡量自願發表自己剛才聽到什麼。這「聽到什麼」可以是
1)你憑記憶重述老師剛才讀了什麼
2)敘述剛才老師讀的那段內容重點(白話說法:主要是說什麼)
2. 五秒鐘後,無人自願,由老師指定。自願者說得好,可得雙倍獎勵(加分、記優點);被指定者說得好,仍有獎勵,說不好,甚至不說話(當日因病而無法說話者,須在活動前讓老師知道),請先站著,直到有同學願意「解救」成功,才可坐下,但解救者必須犧牲自己該次發言被加分的權利──不能既加個人分數又同時解救「同胞」。雖然如此,相信同儕和老師也會肯定你的可愛精神。發表成功者,若是不主動說明要解救誰(可能是忘了說,也可能是沒注意誰被罰站了,當然也可能試他自己過去被扣太多分,內心掙扎而錯過可以說要解救誰的時間),則由老師自動採取加分方式。一次發言,只能解救一位。
3. 回答者答案沒有問題,教師即繼續進行朗讀
三、活動開始……
四、學生回饋:刺激、好玩、不敢分心(但有一位學生私下表示會記不住老師讀的內容,而且好緊張。老師反問:「如果前一天告訴你要進行這樣的活動,讓你有時間預習課文,你覺得好不好?」學生開心地說:「好!」)
【第二次實驗】
    作法同第一次,但是增加紙和筆──在朗讀聲音停止後,10~15秒內,寫下自己想寫的字──可供發表時參考的內容。
學生回饋:除了仍然刺激、好玩且會專心,更不用擔心忘記老師讀了什麼。
師問:「如果讓學生自己看課文記錄各段重點,不透過有聲書播放或專人朗讀,好嗎?」一位高材生回答:「一定有很多同學看完課文就忘了內容,不會像今天這種教法讓人十分專心,且會強迫自己整理重點。如果是老師講解課文,還是會有同學神遊其他地方。」
    關於文言文的作法請參考【朗讀(有聲書)在文言文中的運用
教學目的:透過「課文朗讀有聲書」感受文本呈現的意境。
問題設計
1. 請學生在文中聲情(聲音呈現的情感)明顯變化處,以( )標示哪幾句,並以「↑」或「↓」表示音調的上揚或下降。
2.「遠近的炊煙,成絲的、成縷的、成捲的,輕快的、遲重的、濃灰的、淡青的、慘白的,在靜定的朝氣裡漸漸地上騰,漸漸的不見,彷彿是朝來人們的祈禱,參差地翳入了天聽。」你是否聽出上述視覺的變化?
3.透過本課可以推想作者徐志摩具備什麼樣的性格?
教學發現與立即修正
    初在第一個班級實施「憑課文朗讀有聲書寫出文章聲情的變化」,
僅提醒學生:一、先於課本畫記「↑」或「↓」表示音調的上揚或下降。二、完成課文畫記,再於答案紙寫下自己在課文標示「↑」或「↓」的情感(形容詞),且為了節省作答時間,不必抄寫完整句子,僅需寫下句子前後的詞語(中間以「……」省略)即可,如「靜極了……曙色」。
    巡視中發現有學生遺漏教師認為應該能聽出聲情明顯變化的地方,因此臨時於黑板提醒學生至少須回答下列問題:
        (1)「靜極了……曙色」
        (2) 「頃刻間……回響」
        (3) 「怯怜怜……問訊」
        (4) 「你如愛花……嘗新」
        (5) 「帶一卷書……消遣嗎」
        (6) 「偌大的……金光」
        (7) 「那是臨著……變成了……」
教師叮嚀

    每一發表人必須先朗讀該題為完整的段落,例如將原本的(1)「靜極了……曙色」讀得晚整:「靜極了,這朝來水溶溶的大道,只遠處牛奶車的鈴聲,點綴著周遭的沉默。順著這大道走去,走到盡頭,在轉入林子裡的小徑,往煙霧濃密處走去,頭頂是交枝的榆蔭,透露著漠楞楞的曙色」之後再回答它呈現的聲情與畫面。讀錯一個字音則必須接受適當處分。讀得優美者,給予加分或優點獎勵。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3 則留言:

  1. 老師,您好!
    我是您"忠實粉絲"~~
    謝謝您將朗讀教學的原理與重要說得這麼具體清楚!真是厲害~:D

    回覆刪除
    回覆
    1. 貞雯^^我太驚訝也太開心了 ^^不知這裡有人po文^^
      隔了將近一年才看見
      真對不起
      今日見你的肯定
      讓我感激之餘
      更有動力繼續為臺灣語文教育努力
      十二萬分感激您^^

      刪除
  2. 老師,您好!
    我是您"忠實粉絲"~~
    謝謝您將朗讀教學的原理與重要說得這麼具體清楚!真是厲害~: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