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閱讀與寫作的催化劑/畢仙蓉老師



歷史資料
舊平臺已無法呈現紀錄
今移至此平台
閱讀與寫作的催化劑──朗讀&賞圖
時間:102.7.11  1330-1630
對象:教師
主辦單位:高雄市教育局
承辦單位: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與高雄市教師會
講師:畢仙蓉〈台中市立惠文高中〉

演講大綱

壹、 閱讀的催化劑──朗讀

     閱讀讓人爬上巨人的肩膀,而朗讀式的閱讀,讓我覺得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唱歌,愈高的地方,回音愈響,所以愈好的素材,加上愈好的朗讀,共鳴愈是深遠。清唱也可,加上配樂似乎更動聽。
   
過去好長一段歲月,我的國文教學就是會花一部分時間幫孩子們整理形音義,為他們講述有關作者的逸聞瑣事,還有繁雜的國學知識。我發現自己是用我那個年代國文老師的教法在教現代學生,心裡開始疑惑:這種教法真是歷久不衰嗎?真合時宜嗎?但我其實不希望國文課這麼上法,我希望國文課可以很藝術、很生活,它應該是最貼近生活的一門課──品德教育和它有關,推動閱讀與它有關──透過對文學的欣賞,我們的心靈也可以跟著洗滌一番。
     國文課應該是在欣賞古今文學作品的同時,也學得文人的寫作技巧,透過作品,可以聽到文人的心聲,經歷他們的遭遇,可以穿越古今世界。它應該還可以學得說話的藝術,但後面這項不開口說就等於紙上談兵。所以口語表達的訓練應該也是國文課的教學項目之一。國文課可以上的、該上的項目這麼多,而且熟才能生巧,沒有三不五時的操練怎麼會熟?拿麼我再只用講述法上課,學生哪有多少時間可以動腦思考與開口表達?當然我不是說形音義不重要,也不是說國學知識不重要,只是我希望將它們變成可以幫助學生靈活記憶的方式來教授,倘若無法用這種方式的,就只能祈禱出題者手下留情──別出那些會讓孩子花大半生命在背誦的,只適合在研究所裡鑽研的知識。
     
我感謝大家耐心聽我表達個人對國文教學的看法,更感謝大家的包容──不對我提出反對意見。也許不久的將來,我會修正自己現在的想法與作法,但那也要等我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後。至少我剛才所說確實都是我一直以來在國文教學上省思與改進之後,截至目前為止頗讓自己心安與欣慰的作法。
      
為了在我的國文課可以教給孩子更多我希望他們學會的能力,除了教他們用什麼方法記住形音義,教他們修辭和語法,教他們如何寫作,其餘時間我幾乎都是在進行閱讀能力的訓練〈擷取資訊尋找關鍵字詞、關鍵句、關鍵段落的能力,統整解釋的能力,與生活經驗結合的省思能力〉。我還在努力讓每個學生都喜歡開口且有禮貌的表達個人想法,要大部分的學生只做到「敢」開口都已經不容易了。所以幾堂課的訓練當然不夠,也許三年的訓練都還嫌少。
    剛才說到我希望國文課可以讓我們聽到文人心底的聲音,經歷他們的遭遇。我認為好的朗讀,正可以把我們帶入這樣的世界。我感謝在朗讀這個領域花心思指導過我的老師:黃聲儀老師、耿志堅老師、楊淑華老師,感謝跟我一起工作也常與我分享朗讀指導經驗的朋友:詹益淦老師、黃千洪老師、曾瓊芳老師、武滿華老師。感謝一直鼓勵我,讓我相信學朗讀的人也可以做好演講的朋友:曾金美校長、易元培老師、陳靜宜老師、吳芳茜老師,感謝讓我相信自己的朗讀會感動人的朋友:林世明老師。最要感謝的是一直給我這方面發表舞臺的恩師:劉正美老師。受過這麼多專家的指導與協助,我並沒有變得比他們厲害,但我確實愈來愈喜歡用朗讀的方式來教學,而我的學生也確實覺得只要聽我讀過課文,不必再加以細說內容,他們就知道作者想詮釋的是什麼。所以我確實有更多時間進行閱讀能力的訓練。
一、 營造情境讀至心靈──有音樂的朗讀〈語體文為例〉
 範讀<我來過,我很乖>、<三袋米的故事>、<錯誤>
二、 從人物性格與寫作背景讀出文章風味〈文言文為例〉
*範讀<諫太宗十思疏>、<與元微之書>
三、 好的作品+好的朗讀=?
陳孟樺老師:怦然心動的閱讀
石凱婷老師:情盡乎辭的閱讀
蘇庭儀老師:兩全其美的閱讀
林世明老師:有「情」有「意」的閱讀
四、 什麼是「好的朗讀」?
「忘了我是誰」、「我就是作者」、「我就是文中人物」──投入、到「味」
五、 誰來朗讀?
老師、學生、專家〈CD播放〉
六、 朗讀式的閱讀有何影響力?
1.容易理解情境
2.
容易感動
3.
想再三回味作品
4.
容易激發情思
   陳宜姍:情境式的朗讀,語調會因應文章的風格,而有變化:時而霸氣、時而柔情,抑或喜怒哀樂交雜,皆能透過朗讀而更進一步探討作者的想法和目的為何?我覺得這勝過只望著文字的效果;白底黑字的課本、文章,是冰冷、毫無感情的,有時還得憶測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但藉由朗讀,便能營造情境,躺在紙上的文字,一躍而起似地,竟隨著語調起伏而變得活潑生動。如此一來,欲了解文章精髓,就輕鬆許多了呢!經過情境式朗讀的陶冶,當再次讀到那篇文章時,耳邊就會響起老師的語調,便不會輕易忘記它的寓意。既能享受美妙的朗讀,又能深入文章其境,何樂而不為呢?
   林姿婷:透過朗讀式的閱讀,可以輕鬆了解文章的語氣以及句讀,往後在做閱讀測驗時,便可自行斷句,揣摩其語意,方便作答、理解文章。
    
周煒珊:春秋戰國亂悠悠,東漢末年分三國。從前那些先人的遺志、國破人亡的不甘、思念故鄉的哀愁,那些文章、書信,我們從小讀了多少?又真正讀懂多少?對於生活在現代的我們,遙遠的從前,彷彿不可觸及。假使又不了解那些歷史,那些藏在字字句句中的情緒,自然無法讀出。此時,若是有人能用作者當時的心情朗讀給我們聽,對於文章的看法,或許會有所不同。憤怒、憂心、自信、欣喜,紛紛從字句流瀉而出。當唸到作者激動時,我們的血也會開始沸騰;傷心時,我們的情緒也會低落。而那些先人的感受,又似乎多一些了解、多一份體悟。遙遠的從前也不再那麼遙遠,那些事物也曾經發生在你我周圍。老師在朗讀時,我也常常感覺更了解作者的心情、更了解作者想表達的事物。朗讀式的閱讀對學生理解古文、現代的文章,著實帶來許多協助。
七、朗讀前後須做的事
   1.
鼓勵自學
   
1)先查好作品生難字詞的音義
   
2)先查詢作品相關資料
   2.
範讀作品的方法
   
1)小段落範讀與講解(講解的同時,設計問題詢問學生)
   
2)大段落範讀
   
3)通篇範讀

  
貳、寫作的催化劑──賞圖〈看圖編故事〉
一、聯想力+組織能力+感官摹寫等能力的訓練
  
一開始使用這種方式是憑自己的想像──認為它可以同時訓練聯想力、組織能力和感觀摹寫的能力。沒想到在一次學校的定期評量中,我從學生試卷上發現:他們比以前更會說故事、更會使用模寫技巧,而這是在我使用幾次這種「賞圖寫作」方式之後的驚喜收穫。
   1.
從一張圖寫起
   
*大家來讀圖
   2.
設定主題編寫短篇故事
   
*看圖編故事
   3.
蒐集圖片編寫長篇故事
   
*你不知道的聖誕節故事
二、優良作品配合圖片與音樂播放(此作法可以鼓勵創作意願與信心)
結語通往成功的路往往不只一條,我的教學法只是成功的促進學生閱讀力與寫作力的一種方法,你們應該可以找到其他方法。未來我自己也可能又有實驗成功的新方法。
叁、與畢老師今日演講主題相關教學網誌
一、彰化縣一百年語文競賽國小學生組複賽朗讀講評http://ppt.cc/tly1(舊平台)
http://ppt.cc/tY2F(新平台)

二、 朗讀──怎麼讀(語體文暨文言文)I
http://ppt.cc/U9xn(舊平台)
http://ppt.cc/OUyn(新平台)

三、 朗讀──怎麼讀(語體文暨文言文)II
http://ppt.cc/oT6V(舊平台)
http://ppt.cc/b8mL(新平台)

四、 朗讀講評(口語化說明)
http://ppt.cc/6xs0(舊平台)
http://ppt.cc/dzQ9(新平台)

五、 朗讀講評2/畢仙蓉
http://ppt.cc/yw39(舊平台)
http://ppt.cc/MFYi(新平台)
六、 通往演說的祕境──朗讀
http://ppt.cc/uQiB(舊平台)
http://ppt.cc/0m9v(新平台)
七、 大家來讀圖
http://ppt.cc/MfQ-(舊平台)
http://ppt.cc/pFSk(新平台)

八、 你不知道的聖誕節故事
http://ppt.cc/f-Zy(舊平台)
http://ppt.cc/0cFX(新平台)

九、 看圖編故事
http://ppt.cc/-mdH(舊平台)
http://ppt.cc/0cFX(新平台)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