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啟發式作文教學/畢仙蓉老師

講師畢仙蓉與豐東國中國文科研習老師

詹谷原校長/畢仙蓉講師/童欣老師/雅琪老師〈右起〉


啟發式作文教學
講師:臺中市立惠文高中 畢仙蓉老師
演講時間:201551日(星期五)
演講地點: 臺中市豐東國中
演講內容

前言
    如果要談作文題材的來源,或許今日提供給各位老師的教材,可以讓你們有豐收的感覺;但是要談如何寫出六級分的作品,我想鄭重推薦我的直屬學姊──埔里國中邵鳳蘭老師的卓作。南投玉山文學獎,也曾是埔里鎮圖的駐館作家──邵鳳蘭老師(筆名邵子),大學時期即蟬聯四屆中興湖文學獎首獎。她在教育界奉獻多年,其中不乏與家長和學生之間互動的感人故事。《MQ我抓得住分享 》自2015426日起,即準備連續讓各位感受她的教育愛──深刻動人的真實故事,在她感性又帶詼諧的筆觸下,令人在她的文筆中流連……。《畢老師寫作裁縫室 》也經她首肯──讓我藉由她的作品教學生寫出好文章,近期即將登場。【啟發式作文教學】想跟各位分享的就是我如何在國文課訓練學生反思與表達的能力。

.透過視覺與聽覺方式提升學習興趣與能力
我們的學生有許多是屬於視覺或聽覺型的孩子。視覺型學習者,需要提供他們圖片、影片、動畫……等刺激方式讓他們接受信息與表達信息;聽覺型學習者,則需透過朗讀、音樂、討論……等方式增強他們學習能力。因此近幾年我的國文課常提供學生這方面需要,也因此發現:原來國文教室可以是電影院、音樂廳或者座談會。(此段文字收錄於我在國文課做的事>)

.從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預試試題看寫作須具備的能力
一.敘事能力的訓練(附件1
1.<作文教學在文本與閱讀間的聯結>之【活動過程】 http://ppt.cc/IFx3
2. <從文本分析談國文教學的重心>之【教學步驟】 http://ppt.cc/5H8k

二.反思能力
1.     思考不應等到蘋果落下時(附件2 http://ppt.cc/SdaA
2.     由三支短片讓學生看見「思考力」的重要
1)《三個傻瓜──盲從與思考》
2)《蒙娜麗莎片段1
3)《蒙娜麗莎片段2
      3.訓練作法 請參考
(1)<作文教學在文本與閱讀間的聯結>之【活動過程】之十一、十二.
(2)<從文本分析談國文教學的重心>之【教學步驟】之(32)、(34
  3)<影片式作文教學>之【七年級第一個班級實施過程】與【七年級第二
       個班級實施過程】(附件3http://ppt.cc/O6W6

.作文教學需要高層次思考力的訓練
   閱讀多,創作題材也多。一般學生常感自己平凡的生活寫不出吸引人的作品,那麼何不從閱讀中找尋可用題材?或引用,或改編──皆屬於一種創作手法。近十年我談作文教學,總不忘提供學生閱讀的機會,甚至訓練他們記故事的能力(能記,才能用),期望能從此看到更多吸引人的作品。果然這方法有效!然而這些能力需要訓練,而不是丟一本書給學生讀,它就能讀出閱讀力或寫作力。況且為有長期訓練,才可能訓練出高層次思考力。

一.  有閱讀習慣不一定有閱讀能力,有閱讀能力不一定就具備高層次思考力
以下文字來源:有效閱讀在課堂上的運用/畢仙蓉 http://ppt.cc/b4YN
何謂閱讀能力?簡單說就是能理解資訊並能統整甚至省思。
有閱讀習慣的人一定會對他所閱讀的內容作統整甚至省思的工作嗎?以下例子可知答案:103521日在捷運江子翠站,犯下隨機砍人事件造成422傷的21歲鄭姓嫌犯,他也喜歡閱讀,後來喜歡讀作家九把刀的推理小說,喜歡閱讀日本漫畫《死亡筆記本》以及小說《大逃殺》,且會在作業本上寫下短篇故事,替同學依照編號安排各種死法。你們覺得他有閱讀能力嗎?如果有,就不應該學到書中那些老師們不希望他學到的事。
    再舉兩個簡單的例子:有國中生讀了專門提醒父母如何做個開明父母的書,從此不管自己有理或無理都跟父母唱反調;還有小六生讀了一本關於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書,他只把焦點放在那一張張異性接吻、擁抱甚至是過性生活的圖片上。試問:這些閱讀的孩子都有閱讀能力嗎?也許有人說有,但他們從書中學來的能力可能是當下我們所擔憂的;對一群缺乏思辨能力的孩子來說,他們進行的是一種危險的閱讀方式,而這並不是我們所期待的「有效閱讀」。
    思辨能力是閱讀能力中的一項,且是最重要的一項。閱讀能力還包含哪幾項呢?等一下以今日將範讀的語體文為例來說明,也從中出幾題來一起測驗看看。在進行之前,先強調:這幾項能力就是我們的PISA精神,也是孩子將來面臨國中會考需要的能力。
    補充20092012 兩屆PISA研究團隊計畫主持人洪碧霞老師的話:要了解一個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可由「檢索與擷取、統整與解釋、省思與評鑑」三個面向來思考。檢索與擷取:依據問題要求或指明的特點,找出文中清楚寫出的訊息。統整與解釋:合理的理解,包括比較和對照訊息、獲致結論、指出與列舉支持性證據。最後是省思與評鑑:將所閱讀的內容與自己原有的知識、想法和經驗相連結,經過判斷與省思過後,就文本內容提出自己的見解。其中省思與評鑑也是高層次的思考,是讓學生有能力超越資訊本身,讓學生具有批判的能力、後設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分析』、『綜合』與『評價』這三種思考能力,都稱為高層次思考力,但卻也是目前臺灣學生最缺乏的。為了使國家未來主人翁更具有國際競爭力,培養高層次思考力是必須努力的方向。」
    我們期待的「有效閱讀」,應該是具備洪老師說的「分析」、「綜合」與「評價」這三種能力,又或者是PIRLS閱讀歷程的四層次。
二.  高層次思考力的訓練(現場實作)
實作單元與延伸閱讀(一)
【活動過程】請參考<作文教學在文本與閱讀間的聯結> http://ppt.cc/IFx3

1.     單原名稱<為學一首示子姪>/<螞蟻雄兵>
2.     延伸閱讀
1)《林義傑感人短片》
2)《夢想從心開始──足球篇》
3)《菲爾韓森》
4)<困境與抉擇/彭明輝>
5)《山豹追小熊》

實作單元與延伸閱讀(二)
1.     單原名稱<蠍子文化>
2.     延伸閱讀
  1)<成功不在於你贏過多少人>
  2)<命運共同體>
  3)<幸運餐桌>
  4)<留幾枚柿子在樹上>
  5)<敵人與朋友>
      【活動過程】
       時間:三節課
1.     文本進行方式
(1) 講解文本生難字義
(2) 朗讀文本
(3) 教師提問:青蛙與蠍子的故事內容?作者在什麼情況下想到青蛙與蠍子的故事?作者對現實環境有何感慨?作者最希望我們的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
2.     延伸閱讀進行方式
(1) 事先提醒學生:每一份簡報閱讀之後,教師提供一名自願組與指定一組報告。小組必須講述延伸閱讀中的故事,然後將故事主旨與文本<蠍子文化>的相關處聯結(口頭發表)。任何一位組員都可能是老師指名的開頭者或銜接故事者,也可能在最後一位組員接龍完畢,由每一位組員講述一、二句心得(不可重複組員說的話)。
 2)每一份延伸閱讀均完成上述活動
 3)附上紙本(內容同簡報),以供學生課後複習使用
 420分鐘內完成學習單(並先說明:1.寫作過程,不可以討論,也不
      可以拿出任何參考資料。2. 20分鐘之後,對每一位組員朗讀一次自
      己的作品。3.朗讀活動結束,教師提供自願分享者數名,每一位分享
      者於現場立即接受老師作文指導。自願者若是朗讀清楚,則給予獎
      勵;小組朗讀活動中,被發現未投入活動者,則被指定分享,表現
      好,不給予獎勵,表現不佳則給予處分。4.短文僅限於說理,請勿再
      談及文本與延伸閱讀中的故事名稱,也不必談及各人經驗。)
◎教師盡量在學生發表後給予肯定,若有需要指導的寫作問題,也特別強調這句話:「這不是你個人的問題,許多學生都會有這樣的毛病……」以示尊重學生感受。學生下臺前,教師不忘再給予適度肯定。

     學習單請你在閱讀<蠍子文化>與<留幾枚柿子在樹上>、<命運共同
     體>、<成功不在於你贏過多少人,而是你幫過多少人>、<敵人與朋友
     >等五篇文章後,寫出一則短文。
(4)        留下3分鐘讓學生修改自己的作品(須事先提醒學生:為了展現聆
聽的美德,請於他人發表時,勿作其他事,也勿再動筆寫作。)














 補充
     原本計畫以上即結束該單元,隔天卻意外收到朋友分享的一支短片和一張 
 照片。因此第四節課又利用20分鐘進行下列活動:
1.         事先要求學生在短片與照片呈現完畢之後,與小組成員利用3分鐘演練說故事,須將兩則故事合併一起作結論,結論須與課文<蠍子文化>主旨聯結。強調:自願發表且順利者,獲得獎勵;被指名者,不予以獎勵。
2.    欣賞短片(僅28秒,但重複播放3次)http://ppt.cc/oe8O
3.    觀賞照片 照片來源 http://ppt.cc/LWq9
4.    教師於黑板上提供幾個詞彙(並解釋),供學生講述故事時參考使用:橫跨、
     臥倒、爬行、小便斗、內急、踩踏背上、順利解手、在明爭暗鬥的蠍子文
     化裡、培養(什麼樣的)生命氣質
5.    小組進行演練
6.    提供自願發表的名額3
7.    指定1名學生發表

.「移花接木」寫作教學(附件4 http://ppt.cc/AHpT
    在我的作文教學裡,是要孩子把讀到的一則故事,根據一個設定的主題,選擇這故事中與它相關處連結並作聯想。例如:讀到菲爾韓森的故事,能知道擷取哪一部分與<為學一首示子姪>的主旨連結;也知道擷取哪一部分與<螞蟻雄兵>中相關的部分連結(「移花接木」寫作教學完整內容與範例請見附件4

結語

    八年前,我在文本教學上,會耗費時間講述文本的結構,當自己提筆寫作時,根本不會記得課本哪一篇文章用什麼結構,還常發現一些廣為流傳的文章,它們各有各的結構。這麼說來,好文章哪有什麼固定的結構?流暢就是最好的結構。或許有人提出疑惑:「流暢,不是就句子而言嗎?結構,指的是整篇文章的組織,兩者怎麼會一樣呢?」是的,如果僅就詞語解釋,確實不一樣,但就一篇文章而言,欣賞時,看的是它的內涵、精神、文采,還是把閱讀重點放在研究結構上呢?如果是後者,是否就失去「閱讀」的意義?語資生張亦覲說:「以前寫文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自從學到作文的結構需要起承轉合之後,感覺思路無法暢通,也很難發揮。似乎沒有遵照這種結構,寫出來的就不是好文章。曾經一度懷疑自己的創作能力。但是當我拋開什麼起承轉合或合分分合之後,又感受到當初寫作的快樂。」南投縣國教輔導團邵鳳蘭老師說:「結構不是完全不重要,但不該是創作時,主要考慮的因素,直抒胸臆,真情湧現,才是我自己創作時最先考慮的。」《啟發式作文教學》除了讓學生有更多在閱讀裡思考的機會,有更多記住好故事的機會,段落分明,題旨清楚,不放入牛頭不對馬嘴的句子,題材好,說理圓融,情意真切──這些都是在訓練敘事能力與反思力的同時會要求的事,那麼還須刻意談結構嗎?若把研究結構的時間拿來作以上的訓練是否更實際呢?這樣的覺醒,並非針對哪位教師的教法,而是對我八年前的省思。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