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國語文教學革命之一/畢仙蓉老師 


        古典詩詞,文論專家周振甫先生說:「『專以沉思力索為事者』的默讀雖然可以得到啟示,但跟誦讀時『心凝形釋,冥合於言議之表』的狀態還有所區別。」我認為周先生這段話應該可以這麼解釋:「在默讀中極力思考創作者的心思,雖然有可能獲得啟發,但是比起讀出聲音的那種更顯投入的精神,後者更可以與作者精神合而為一,而非只是理解字面傳達的義理。」為了誦讀至最貼近作者思想與情感,必會要求自己徹底了解作品內涵,這比一般默讀的「大致了解」或「可能已經了解」更紮實。「朗讀」呢?由於聲音必須明朗,使作者的思想、情感被聽眾清清楚楚感受,因此它又比低聲地讀更下功夫。一個朗讀者下功夫,聽眾若是專心,能不更清楚感受到作品內涵嗎?我們一般教學,有多少是老師拚命講述,而學生拚命作假(假裝專心聽、假裝認真抄筆記,其實都心不在焉),知道嗎?如果我們設計一份學習單,它是必須透過專心聆聽專業朗讀才能作答,且才能測知對文本理解與感受多少,那麼哪些學生是真正在學習,而哪些學生根本是假裝學習,教師批改時,便知答案。當然這種教學法會讓過去「學習投機」或「作假」慣了的學生抗拒,這就像分明有良好的E化設備,而必須讓他們親自操作電腦、親自找尋資料、統整資料一樣——讓他們抗拒,因為他們真正的學習精神,將被攤在陽光下一一被檢視而無所遁形
              我們的教學環境一般而言是「常態分班」,面對素質參差不及的孩子,沒有理由犧牲任何一個孩子,更沒有理由為了一個孩子犧牲一群孩子。例如:不能因為擔心班級有少數學生會在電腦教室上課時放肆使用電腦,便放棄訓練大多數孩子蒐集資料與統整資料的能力。也不能因為少數學生學習較慢或是根本不專心學習,便把一堂課的時間花上許多在指導他們,而忽略大多數想要學得更多的孩子。
        面對常態分班下的環境,每位教師千萬別忘記我說過:「每個孩子都是家長寶貝」的事實。雖然無法一次同時顧及全部,但總不能犧牲大部分。當然老師仍要有一顆誠懇的心鼓勵每一位孩子有自學的精神,其中鼓勵孩子找時間請教老師或同學。為了避免有些家長操之過急、偏袒自己的孩子而誤解老師,老師您千萬記得至少要做到兩件事:一、凡努力過,要留下證明(教學網誌是最有效的證明,其中必須有學生的學習單)。二、利用書信往來將老師提供給全班的學習資料(甚至成果)寄給家長,以證明老師沒有忽略任何一個孩子。
       國語文教學革命之一即是讓我們孩子的學習——真的假不了。以下列舉幾個專心學習的孩子他們的學習單,另有更多可以證明孩子學習專心度的作法,請自行搜尋《試在畢得》:
優良學習單之一
(真正複習文意)作法與說明請見〈文意如何複習/畢仙蓉

優良學習單之一
(真正思考如何解題)
作法與說明請見〈將疑惑轉為思辨力訓/畢仙蓉

優良學習單之一
(真正了解作品內涵並訓練省思評鑑力)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