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提醒】
由於部落格平台在不同裝置或瀏覽器中顯示方式略有差異,排版可能會出現行距或標點間距的錯位,敬請見諒。
🌿 【溫馨提醒】
本卷內容僅供教學與學習使用,若需轉載、節錄或引用,敬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姓名,並尊重智慧財產權。
解析:畢仙蓉 和 ChatGPT
說明:每題皆附「題目原文」,解析採「先翻譯 → 判斷對錯 → 說明理由」。關鍵詞以括號註解,便於閱讀與講解。
1.(高雄市立陽明國中)
題目
〈愛蓮說〉一文用蓮花的特質來象徵君子的美德,下列何者正確?
(A)「濯清漣而不妖」意指品德醇美,流芳遠播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意指君子端莊正直,不趨炎附勢
(C)「香遠益清,亭亭淨植」意指君子潔身自愛,行事正直
(D)「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意指君子虛懷若谷,凜然可畏。
解答:B
- (A) 濯清漣而不妖
 翻譯:在清澈的水中洗滌,仍不顯妖媚做作。
 判斷:錯。
 說明:重點在「不做作」(= 不事矯飾〔不刻意裝飾、不擺花樣〕),非「流芳遠播」。
- (B)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翻譯:「中通」內心通達明理;「外直」外在端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旁生枝蔓、不攀附權勢。
 判斷:對。
 說明:契合「端莊正直、不趨炎附勢〔不去巴結當權者與得勢的人〕」。
- (C)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翻譯:「香遠益清」清芬傳得越遠越顯清正;「亭亭淨植」挺立而潔淨。
 判斷:錯。
 說明:重在「名節遠播」「品格端立」,不是「行事正直」的重點表述。
- (D)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翻譯:應敬重地遠觀,不可輕慢對待。
 判斷:錯。
 說明:在規勸旁人以敬相待,非「虛懷若谷」。
2.(高雄市立陽明國中)
題目
關於〈愛蓮說〉一文的分析,下列何者正確?
(A) 藉牡丹的尊貴形象,陪襯蓮花的婀娜多姿
(B) 以「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比喻君子自視甚高
(C) 以「蓮花」象徵君子作為全文主軸
(D) 文章先聚焦寫蓮花的特質,再泛論眾花。
解答:C
- (A)
 判斷:錯。
 說明(陪襯方向):
 ‧ 牡丹被稱「花之富貴者」,且「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喜好富貴的人很多。
 ‧ 作者以「眾人多愛富貴(牡丹)」反襯「少有人真心敬德(蓮)」,襯出的是蓮的君子之德,非「婀娜」等外貌。
 ‧ 結構:先總說眾花 → 述菊、牡丹 → 重點刻畫蓮(出淤泥、不妖、中通外直、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 宣示「獨愛蓮」。
- (B)
 判斷:錯。
 說明:「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是在規勸旁人應以敬意相待,非君子自我抬高身價。
- (C)
 判斷:對。
 說明:全文論花,落點在「獨愛蓮=君子之德」。
- (D)
 判斷:錯。
 說明:實際順序相反(見上列結構)。
3.(高雄市立陽明國中)
題目
下列關於〈愛蓮說〉文句的說明,何者正確?
(A)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指追求富貴者以「兼善天下」為期許
(B)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暗示社會中有道德理想的人是極少數
(C)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委婉譴責君子忽略提升自我道德修養
(D)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暗喻一般大眾的品味不凡。
解答:B
- (A)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翻譯: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
 判斷:錯。
 說明:「兼善天下〔在有能力時,使天下也因我而變好〕」與此句無關;原句只是指出象徵「富貴」。
- (B)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翻譯:愛蓮(敬愛君子之德)這件事,與我相同的人還有誰呢?
 判斷:對。
 說明:含「知音稀少」之嘆;「同予者=同道者〔志同道合的人〕」。
- (C)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翻譯:陶淵明之後,愛菊的人很少聽聞。
 判斷:錯。
 說明:客觀陳述風尚(如實描述流行趨向),不是委婉譴責「忽略修養」。
- (D)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翻譯:喜愛牡丹(富貴)的人,理所當然很多。
 判斷:錯。
 說明:旨在指出喜好富貴的人很多,不是稱讚大眾「品味不凡」。
4.(桃園縣立自強國民中學)
題目
〈愛蓮說〉的文句與涵義的配對說明,何者有誤?
(A) 出淤泥而不染:君子特立獨行,不同流合污
(B) 濯清漣而不妖:君子堅持原則,不逢迎諂媚
(C)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君子通情達理,不結黨營私
(D)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君子品格高尚,不可輕慢對待。
解答:D
- (A) 出淤泥而不染
 翻譯:從污泥中長出,卻不受污染。
 配對:正確(= 不同流合污)。
- (B) 濯清漣而不妖
 翻譯:在清水中洗滌,仍不顯妖媚做作。
 配對:正確(= 不逢迎諂媚、不事矯飾〔不刻意做作、裝點門面〕)。
- (C)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翻譯:內在通達明理,外在端正正直,不旁生枝蔓。
 配對:大致相近(題解作「不結黨營私〔拉幫結派、替自己謀私利〕」,雖非原文直述,但方向與「不攀附權勢」接近)。
- (D)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翻譯:清芬傳得越遠越顯清正;挺立而潔淨。
 配對:錯誤。
 說明:二語重在「名節遠播、品格端立」。若要表「不可輕慢對待」,應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應敬而遠觀)。
5.(桃園縣立自強國民中學)
題目
〈愛蓮說〉文句的句意說明,何者正確?
(A) 菊,花之隱逸者也:隱者以「兼善天下」自我期許,表達民胞物與的胸懷
(B)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指責大眾附庸風雅的追求流行,都是裝模作樣
(C) 蓮,花之君子者也:君子抱持「獨善其身」的態度,是因為感傷知音難覓
(D)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感嘆世人一味爭名逐利,忽略道德修養的自我提升
解答:D
- (A) 菊,花之隱逸者也
 翻譯:菊象徵隱逸者的情懷。
 判斷:錯。
 說明:與「兼善天下〔力所能及時也使天下變好〕、民胞物與〔以天下之人為同胞、推及萬物一體的博愛〕」無涉。
- (B)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翻譯:牡丹象徵富貴。
 判斷:錯。
 說明:原句未指責大眾「裝模作樣」,只是說它因象徵富貴而廣受歡迎。
- (C) 蓮,花之君子者也
 翻譯:蓮是花中的君子。
 判斷:錯。
 說明:此句在讚美君子之德,不可曲解為「因知音難尋,所以只顧修身自保(= 獨善其身)」。
- (D)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翻譯:喜愛富貴的人理所當然很多。
 判斷:對。
 說明:點出世俗競逐名利之常情,反襯真正敬德者稀少,最切合作者立意。
速背對照
- 流芳遠播 → 香遠益清
- 品德醇美(端立潔淨) → 亭亭淨植
- 不事矯飾(不做作) → 濯清漣而不妖
- 不趨炎附勢(不巴結得勢者)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宜敬勿慢 →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喜好富貴的人很多 →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