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113學年 國一國文教學理念與學習指導

作者  畢仙蓉老師


一、 知識很重要

    國中教育會考「考綱,不考本」,考的是「素養」。綱:課綱。全名叫做課程綱要。素養是什麼?臺灣師範大學李清筠教授說:「有知識、有方法、能應用。」應用,很重要;方法,不可少。欲使方法發揮效用,使應用更確實,前提是有相關知識。若說「方法」與「應用」是「0」,知識即是「1」。無論多少「0」,都需依附「1」,「0」的存在才有價值。

二、 知識,除了課本,還有課本以外。

    別誤會課本內的都不重要,重要與不重要,往往在於老師的專業判斷與教學經驗,還有其教學能力。也就是說,老師認為某課頗重要,即應該以其教學能力展現那課的重要性,使學生「有感」。至於認為不重要的課文,應該提供其他閱讀篇章,以確實增加學生知識與能力(作答或生活應用)。當然,老師必須對自己的判斷負責。

三、 白話文怎麼讀? 依序:

1.著重形音義理解與辨識(例如字音記法,請見國一先修課程(二)字音記法)

2.著重文意領會。

3.著重知識運用。

    雖然國中教育會考「考綱,不考本」,考的是「素養」,但課本有許多語文知識是素養的由來,就像一棟堅固的建築,地基一定要打得深

四、 文言文怎麼讀?

多記文言文常出現的字詞。詞義記得愈多,日後更容易快速讀懂文言文。雖然不解詞意,也可能推敲出文句大意,但頗費時,且有判斷錯誤的可能。如何學得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可看〈如何解讀文言文(國一版)/畢仙蓉老師〉或〈如何解讀文言文/畢仙蓉老師〉,並至Google Classroom 閱讀《南一出版社》課文〈跨時空的對望:淺談文言文翻譯〉,這篇能使學生更了解文言文的特性

五、 多從測驗題訓練線索判讀力。

    若是認為「畫記線索」這件事複雜、麻煩,而不去做,那麼學生不會養成習慣,遇到試題,只碰運氣。運氣好,看得懂題目,能寫對答案,而看不懂題目,也可能「猜」對答案;運氣不好,結果只有一個:寫錯答案。「畫記線索」可以使學生專注於題目這也是培養專注力的一種方法)。熟能生巧習慣(畫記線索)成自然,遇到複雜的題目,不會先入為主地認為它麻煩,更不會打退堂鼓(放棄它)。

請試閱讀

藉一試題知解題心法與過程/畢仙蓉老師

以及所附聯結:

我這樣解題/畢仙蓉老師

從解題訓練培養思辨力與表述力/畢仙蓉

閱讀測驗試題解析法之範例/畢仙蓉老師

將疑惑轉為思辨力訓練/畢仙蓉

補充

一張試卷中,畫記線索的原則是「先求有,再求好」。學生每練習一張評量卷,必須提醒自己:

1.一題都不能錯:每年考生同分者不可勝數,多錯一題就掉一個志願。

請見為何堅守「一題都不能錯」的信念/畢仙蓉老師

2.在限定時間內,先完成整張試卷,再檢查兩次。第一次作答過程,藉由畫記,使自己更能專注閱讀試題。當下能決定關鍵詞(呼應題幹者,可連線或畫線、畫圈;證明敘述有誤者,則將該處打「X),更好;若憑語感即知者,或者無從判斷者,可不作記號。整張試卷完成第一次作答後,開始第一次檢查。檢查過程,藉由第一次作答的畫記思考是否判斷無誤,並以第一次作答較無信心的題目優先。整張試卷檢查完一遍,開始的二次檢查時,思考原先畫記的線索之外,是否有其他線索被自己忽略,又或者當初判斷錯誤。然時間是催人魔,沒把握有充裕時間檢查者,則在第一次作答即專注精神。因此,邊閱讀試題,邊畫記自認為的重點(特別是閱讀測驗,多畫不會怎樣)。待閱讀四個選項時,能找到選項證明與題幹相合或不合處,則與連線。

請繼續閱讀如何兼顧作答的速度與準確度/畢仙蓉老師雖然當初是寫給國三生,但國一新生可效法其中迅速並準確作答的方法。

六、 平日多閱讀

    閱讀能力來自大量的閱讀,以及長期的思辨能力訓練。也撥出時間閱讀經典名句(尤其是文言文,國文老師們喜歡入題)

國文科課程 參考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授課教師:畢仙蓉

 

學年目標

一、依據問題要求或指明的特點,找出文中清楚寫出的訊息。

二、合理的理解,包括:比較和對照訊息、獲致結論、指出與

    列舉支持性證據。

三、將所閱讀的內容與自己原有的知識、想法和經驗相連結,

    經過判斷與省思過後,就文本內容提出自己的見解。

評量方式

■口頭發表  ■書面報告  ■作業單  ■器材操作    ■活動設計

■觀察評量  ■演示評量  ■檔案評量□其他            ˍ

課程

目標

教學方式

檢索與擷取之關鍵

判斷

能迅速分析且清楚口述文本的重點段、重點句以及重點字詞

 

討論與發表

        

思考與

聯結

能分析文本寫作的價值以及生活與時事中可相運用的部分

討論/發表/收集資料/創思/欣賞/歸納/多媒體教學/創意思考訓練

省思與評鑑之從文本精神

出發

能分析文本主旨精神並與自己原有的知識、想法和經驗相連結,提出自己的見解

討論/發表/創思/欣賞/歸納/經驗分享/多媒體教學/創意思考訓練

文言文

閱讀原則與技巧

能說明文言文各段旨意以及全篇的中心思想

 

討論/發表/欣賞

 

文本與延伸閱讀之比較

比較文本與延伸閱讀寫作手法的異同

收集資料/歸納/發表/經驗分享

 

批判性思考之應用能力訓練

將學過的材料運用於生活情境中

收集資料/歸納/發表/經驗分享/發表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國一先修課程(三)標點符號/畢仙蓉老師


補充自舊作〈標點符號之觀念澄清與用法

    十五種標點符號中,僅取部分標點符號說明它們的使用原則與方法。未盡說明處,請參照自家使用的版本。

有些作家喜歡依照自己的習慣使用標點符號,他們的習慣可能與我們從課本學到的使用原則不同,卻也都有他們之所以那樣使用的道理。然而,今日為了考試,請同學寫作或與人文字交流時,還是以課本的原則為主

 

()句號 (書寫時,占一格。

   「無論句子長短,只要該句意思完成,就使用句號。」一般學生往往忽略這點,一段文句,從頭至尾,只在最後才使用句號。寫作測驗若如此,只能證明自己不會使用標點符號。殊不知「標點符號的使用」屬於評分規準之一。

 107教育會考

「我寧願去品嘗辛辣的憤怒,憤怒潑辣中仍不失狂放的熱情□我也寧願去深深咀嚼苦味,苦味中還有深沉的傷痛與悲哀,可以痛定思痛,有猛省的作用□唯獨酸腐,只有餿臭敗壞一途,是生命最無意義的浪費啊□」文中缺空處,依序填入下列哪一組標點符號最恰當?(A) , : ── (B) , ; …… (C) ;  !(D) ; , ?                                                                                           正解:(C)

 

111教育會考

「敘述記憶是件難事。記憶是一個整體,敘述的時候必須選擇將它一片片的切下,即使是一塊肉、一棵菜(甲)切下來後就再也拼不完整了,就算拼湊起來了(乙)也只算是死的標本,生命已蕩然(丙)何況記憶大部分的時候更像一陣風,來無影去無蹤的,要想將風片切下來,豈不完全是一場徒勞嗎(丁)」這段文字中的甲、乙、丙、丁四處,何者最適合使用標點符號中的句號?

(A) (B) (C) (D)                                                                              

正解:(C)

 

()逗號()書寫時,占一格。

   「用在語意未完,語氣未結束時。」有些學生胡亂使用句號,完全不知一句話未說完,絕不能使用句號,而一般是使用逗號停頓。

 109教育會考

「朋友曾問過我一個問題□失去視力和失去聽力,害怕哪一項?我思考許久,最後坦承:什麼也不想失去。眼睛的世界那樣可喜,聽見的聲音卻更像一種心靈的共振□閉上眼睛也能讓情節自己呼應我不能放棄兩者□也不願被兩者放棄。」這段文字空格處的標點符號,依序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 。 ;  (B), ; 、  (C): ,   (D): 。 、

正解:(C)

()驚嘆號()書寫時,占一格。

 「用於感嘆語氣和加重語氣。」再怎麼感嘆與驚嘆,驚嘆號,只寫成「!」,不要寫成「!!」甚至「!!!」。

 107教育會考

「我寧願去品嘗辛辣的憤怒,憤怒潑辣中仍不失狂放的熱情□我也寧願去深深咀嚼苦味,苦味中還有深沉的傷痛與悲哀,可以痛定思痛,有猛省的作用□唯獨酸腐,只有餿臭敗壞一途,是生命最無意義的浪費啊□」文中缺空處,依序填入下列哪一組標點符號最恰當?(A) , : ── (B) , ; …… (C) ; 。 (D) ; , ?                                           

正解:(C)

 

()頓號()書寫時,占一格。

   「用於標示條列次序的文字之後,或並列連用的詞、語之間。」頓號像一粒芝麻,小小的,點到為止,意思意思而已。所以,說它是最短暫的停頓,一點也不為過。朗讀文句時,它的停頓時間比逗號短。

 94第一次基測

「正因為有仇恨的可怕,人們才有愛與關懷的需求□正因為有種種缺憾和不如意,我們才不斷學習寬容□學習知足與感恩。」句中□處,依序應填入何種標點符號?  (A),、  (B)。、  (C);;  (D)                   

正解:(D)

 

 ()冒號(書寫時,占一格。

   「提起下文,或舉例說明上文時所用。」要為上一句作說明,就先用個冒號()來當個預備動作,請對方仔細聽下文。冒號,常用於「說」字,或「例如」之後。然必須注意:

1.     不是看到「說」字就使用冒號。如果把要說的話先說,再補充是誰說的,這時「說」字之後就不可使用冒號。例如:「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老師說。

2.     不是只有「說」字或「例如」、「如」之後才可能出現冒號,至少「想」字之後也可能使用。例如:「我最近想:學生如果都能預習和複習,課堂上,能很快吸收老師所講的內容,老師不就有更多時間教給學生更多知識,也有更多時間與學生一起討論?」此外, 不是所有的「想」之後都使用冒號。如:我想你應該明白我的意思。

109教育會考

朋友曾問過我一個問題□失去視力和失去聽力,害怕哪一項?我思考許久,最後坦承:什麼也不想失去。眼睛的世界那樣可喜,聽見的聲音卻更像一種心靈的共振□閉上眼睛也能讓情節自己呼應。我不能放棄兩者□也不願被兩者放棄。」這段文字空格處的標點符號,依序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 。 ;  (B), ; 、  (C) , ,  (D): 。 、

正解:(C)

 

()引號(單引號「」,雙引號『』)書寫時,上下各占一格。

   「標明引用語或特別強調詞語時所用。」只要是引用某人的話,或是要強調某個詞語、某句話,某段話,皆請記得使用引號。如果引號中的話,還有說那些話的人,又引用他人說的話,這時就要使用雙引號。如課本的例子:老師說:「你們要記住『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這句話。」

    畢老師解釋到這裡,應該有同學會問:「引號裡的話,最後的標點符號,如句號,是要放在下引號裡面還是外面?」畢老師的記法是:既然是說完一句話,最後一定有個標點符號。引號是引用某人的話,在他說的話之後,立即加上必須接在那些話之後的標點符號,如:句號。而上下引號的作用,只是用來標明那些話。然而,誠如課本說的:「若只是部分引用,且屬於全句結構中的一部分,則下引號前,通常不加標點符號。畢老師認為這是為了使文氣暢通之故。以下是課本的例子:

    所謂忠恕,也就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意思。(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自己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也幫助別人做好立身處世的修養;自己求得通達,也幫助別人求得通達。)

        此外,許多學生不知道引號裡的對話,必須是說話人的口吻。因此,畢老師節錄琦君的作品來讓同學明白引號裡是誰在說話

         有一回,一位住在城裡的叔叔來鄉下玩,我聽他對母親說:「大嫂,你有錢該存銀行,不要存錢莊。」母親笑笑沒有作聲。我問她:「媽媽,錢莊和銀行有什麼兩樣?」母親很快地說:「錢少的叫錢莊,錢多的叫銀行。」我又問:「媽媽的錢為什麼不存銀行呢?」她敲了下我的腦袋瓜說:「我的錢都存在你的肚子裡了。你不是要吃中段黃魚和奶油餅乾嗎?那都要錢買的呀。」我想想也對,就很感激地說:「那麼我以後的壓歲錢都給媽媽買黃魚和奶油餅乾,媽媽的錢就存銀行了。」母親點點頭說:「走開走開,我忙著呢!你的壓歲錢都給你買輕氣球和鞭炮花光了,再等過年還早得很呢。」  ~節選自《琦君散文選》〈媽媽銀行〉

 

()夾注號((   )——  ——兩種,作用不同書寫時,(   )上下各占一格。——   ——  上下各兩格。

   「用來說明或解釋的符號。」什麼時候使用夾注號?先說(   )這種夾注號:

    如果想在句子之後補充說明,卻又怕一旦補充,會與它之後的句子讀來不暢(亦即「文氣受阻」),那麼畢老師建議以(   )這種夾注號將那些解釋夾住。在朗讀時,被夾住的那些字句,會以降低音的方式來讀,使它們不致影響文氣。畢老師舉自己寫過的句子:

    有些人固然學業成績優異,卻未必被同儕喜愛(更未必被師長賞識);有些人固然才氣縱橫、名氣響亮,卻未必受人敬愛。

    再看另一種夾注號——   ——

   ——  ——」這種夾注號上下兩條線之間夾著的,往往是非強調不可的事物(它雖然是補充說明,卻是很重要)以下是課本的例子,同學可以試想:夾注號中間那句,作者是不是有「必須強調它」的意味? 寒夜中,不管是誰家的燈光,都讓人——尤其是漂泊的旅人——有種溫暖的感覺。

 

()破折號(——) 書寫時,占兩格。

   「標明語意轉變或聲音延續,或在行文中補充說明所使用。」畢老師認為它就像一條繩子牽引著讀者。彷彿跟讀者說:「來!來!來!看這裡,看我要強調什麼。」以下是課本的例子,請同學假想自己就是作者,想跟讀者強調破折號之後的那句話: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106教育會考

 「在國內的醫療系統,所謂的安寧照護還是偏重於生理層面□如何讓一個人在生病與往生過程中不要受到太多生理折磨。然而,一個即將往生□面臨生命最後一段歲月的人,他們的心理狀態是如何?我們如何從身心靈成長的角度幫助這樣的人?這種心理層面上的考慮更是必要。」這段文字□中的標點符號,依序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    …… , (B) ____ (C) _____ (D) 。 :                                   正解:(B)  

()分號(書寫時,占一格。

   「用來分開複句中平列的句子。」何謂「複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構成,這些句子有以下幾種可能關係(日後相關單元再解釋):並列、因果、比較、轉折、假設……。同學可以參考課本的例子。應該發現:那些分號前後的句子,個別都有逗號隔開。畢老師的說法是:即使兩個句子結構相似,而沒有其他標點符號(如逗號)在每個句子中,這些句子之間也不使用分號。如:過去的是一個夢,未來的是一個希望。這句也可以寫成:過去,是一個夢;未來,是一個希望。

 107教育會考

我寧願去品嘗辛辣的憤怒,憤怒潑辣中仍不失狂放的熱情□我也寧願去深深咀嚼苦味,苦味中還有深沉的傷痛與悲哀,可以痛定思痛,有猛省的作用□唯獨酸腐,只有餿臭敗壞一途,是生命最無意義的浪費啊□」文中缺空處,依序填入下列哪一組標點符號最恰當?(A) , : ── (B) , ; …… (C)  。 (D) ; , ?                                             

正解:(C)

 

112教育會考

彎曲的生命旅路,常常會被安排與許多人與事錯身而過 (甲) 有些注定是淡漠的(乙) 並淪為遺忘 (丙) 有些則產生強烈衝擊(丁) 終至刻骨銘心。」這段文字中的甲、乙、丙、丁四處,何者最適合使用標點符號中的分號?

(A) (B) (C) (D)                                   

 正解:(C)

 

()刪節號(……)書寫時,占兩格。每格中,寫三點。

   「表示意思未盡,或表示語句斷斷續續。」請同學務必戒掉在刪節號之後加上「等」或「等等」的毛病。試想:刪節號之後如果還要加上「等」或「等等」,上下文句讀來,像不像有東西卡在喉嚨而不暢通?

 

以下試題來自南一出版社

1.「螢,小小的螢;點點的熒光,明滅閃爍在草叢□樹林□籬邊□水際。」缺空的標點符號應填: ()逗號 ()分號 ()頓號 ()刪節號      

 正解:(C)

2.「除了潔身自愛之外,若能再加上幽默感□包容心,你將更受到別人的歡迎。」缺空的標點符號是:()()()()……                                                          正解:()

3. 古人嘗言:「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上面兩個缺空處,正確的標點符號是:():。();、 ();。 ():!

正解:()

4. 「水族館中養了各種魚類□吃人魚、象魚、噴水魚、熱帶魚……,可說是包羅萬象。」缺空處宜填的標點符號是:() () ()()    

正解: ()

5. 「我知道你已經在這樣做。我寫這封信只是想讓你知道□我很喜歡你這樣做。」以上□中該填入何種標點符號較適當? (); (): ()—— ()

正解:()

6. 「幽默□恆在俯仰指顧之間,從從容容,瀟瀟灑灑,渾不自覺地完成□在一切藝術之中。幽默距離宣傳最遠□『捨我其誰』的英雄氣概,和幽默是絕緣的。」上列文字,缺空處最適合的標點符號是: ():,; ()!。, (),:。 ()——:                                                                                                         

正解:(C)

7.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中使用何種標點符號? (): (); (), ()                    

正解:()

8. 「這個夜晚,上去千百年□下來也千百年,甚至更長更久的夜晚□這個夜晚,眼前是燈火□眼前是星光;這個夜晚,門前有風走過□留下一絲絲清涼,秋季要來了,夏季正在逝去。」(節自蕭白響在心中的水聲)文中□的標點符號分別是: ()、。、。 (),——;、 (),;,, (),……,;   

 正解:(C)

9. 「嗚□嗚□嗚□,警報的聲音又響起了。」在「嗚」之下應使用何種標點符號? ()破折號 ()夾注號 () 引號 ()刪節號               

正解:()

10. 「文學家有靈感時,可以立刻寫成文章□音樂家有靈感時,可以快速譜成樂曲;一般人有靈感時,卻任其溜逝。」缺空的標點符號是:()()()()                                                   

 正解: ()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國一先修課程(二)字音記法/畢仙蓉老師

 

畢氏字音記法/畢仙蓉老師

(課堂配合畢老師的動作使畫面清楚印入學生腦海)

此處延續舊作畢氏字音記法舉例/畢仙蓉

 

試題與字音記法(關鍵在第幾聲)  詞語解釋來自教育部辭典以及漢典

1.(ㄋㄧㄥˋ):雨後水與土混雜而黏溼,走在泥濘路上,腳步必是「沉重」。所以「濘」讀第四聲ㄋㄧㄥˋ(最重的聲調)。

 

2.(ㄓ)粉:「輕輕」塗抹於臉上,即可使膚色變美,令人看了心情愉悅。所以「脂」讀第一聲ㄓ(最輕的聲調)

 

3.(ㄑㄧㄥ)心:嚮往、愛慕,想到對方,心情便輕鬆、愉悅。所以讀第一聲ㄑㄧㄥ比讀第三聲更有輕鬆的感覺。

 

4.(ㄌ一ㄝˋ)點:事情轉變的關鍵。既然說「轉變」,就表示事情從某一處分「裂」(這只是為了幫助同學記住「捩」這字的注音,並非它的解釋,更不可誤將「轉捩點」寫成「轉裂點」!「捩」解釋為「扭轉」),而有新的方向。所以「捩(ㄌ一ㄝˋ)」與「裂」同音。況且若讀成「轉ㄌㄟˋ點」還以為眼「淚」會轉彎,這就奇怪了。

 

5.(ㄓㄨㄥˋ)意:合意、滿意。當事物合心意時,自己對那事物產生的感情是很深的,那事物也「重重(ㄓㄨㄥˋ)」深入自己的心坎裡。所以「中」讀第四聲ㄓㄨㄥˋ(最重的聲調)。

 

6.(ㄑㄧㄤˇ)迫:施加壓力使服從。無論是誰被迫服從,一定是在內心產生與對方拉扯(想抗拒卻又被拉過去)的情形,這就像第三聲(ˇ)的形狀。

 

7.(一ㄢˇ):睡夢中受到驚恐。魘:做惡夢時,胸口感到壓迫,呼吸困難,如第三聲(ˇ)擠壓的形狀

 

8.(ㄑ一ˋ):將物體層疊累積。物體層層堆積,越壓越重,第四聲最重。

 

9.(ㄑ一)茶:用熱水沖泡茶。中國人喝茶講究慢慢喝、用心品味、身心放鬆。讀第一聲最輕鬆

 

10.(ㄋ一ㄥˇ)開:手握緊東西而用力扭轉開來。例如扭轉瓶蓋時,手指頭與瓶蓋之間會形成如三聲(ˇ)的壓擠形狀。

 

11.供(ㄍㄨㄥ:刑事訴訟關係人在受檢察官或治安機關訊問時,所說與案情有關的話。供,讀第一聲,加上韻母是ㄥ,聲音可以無限擴散,如同犯人必須將所知一五一十盡量說出。

 

12.供(ㄍㄨㄥˋ佛:取花果、香水、時饈(ㄒㄧㄡ,美味的食物)等供品(ㄍㄨㄥˋ)獻給佛祖。要敬「重」佛祖,心意要「重」,第四聲是最重的聲調。

 

13.供(ㄍㄨㄥˋ)養(ㄧㄤˋ:提供父母生活上所需要的物品、金錢。對父母如對佛祖,都要敬「重」,心意要「重」,第四聲是最重的聲調。

 

14.撒(ㄙㄚ嬌:仗著對方的寵愛而恣(ㄗˋ,放縱)意做出嬌態。讀「ㄚ」時,嘴巴張開,聲音擴散,加上是第一聲,給人一種嬌態無限施展的感覺。

 

15.撒(ㄙㄚˇ落:將東西散落。假設是從一個容器裡取出東西灑向空中或地面,在伸手進入容器在伸出手來的過程,那(畫面)如同第三聲(ˇ)的形狀。

 

16.徇(ㄒㄩㄣˋ私:受私情影響,不能秉公處理事物。徇:謀求。既然是謀求,就會用盡心力,而第四聲最用力。

 

17.心思縝(ㄓㄣˇ密:周密、謹慎細心。縝:仔細、細密。既然是心思細密,就會在事物上反覆思考,集中心力,而第三聲的形狀即像。  

 

18.躋(ㄐㄧ)身」國際:登上。經過努力而使自己上升到某種行列或位置之後,心情就輕鬆許多,第一聲聽來最輕鬆。

 

19.恫(ㄉㄨㄥˋ)嚇(ㄏㄜˋ):虛張聲勢,恐嚇(ㄏㄜˋ)他人。恫:有「恐懼」的意思。不妨與「洞」聯想,洞裡的黑暗與未知,容易令人恐懼,而恐懼來自內心,所以「恫」是心部。

 

20.濤(ㄊㄠˊ:巨大的波浪。當波浪翻騰起來(想像那畫面……),浪往上衝,第二聲上揚,有上升的樣子。

 

請同學就以下粗體字,以畢老師的教法並發揮想像力,說說看如何記住他們是第幾聲:

21.撒(ㄙㄚ野:言行舉止粗野、放肆,恣意妄為(ㄨㄤˋ ㄨㄟˊ,任意胡為)

22.潛(ㄑㄧㄢˊ能:尚未發揮的潛在能力。

23.揣(ㄔㄨㄞˇ測:推測、猜想。

24.踹(ㄔㄨㄞˋ開:用力踢開。

25.慨(ㄎㄞˇ:有所感觸而發出慨嘆。 

 尊重原著版權,未經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