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從教學及校內考試方向影響108課綱的進行與發展見端倪/畢仙蓉老師

畢仙蓉老師於南投縣仁愛國中分享


2019/1/20臉書發文
#欣見多科命題均能提供學生明確範圍
#期盼平日提供學生更多重要知識
#更盼多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與操作能力
雖然各班複習方式不一
(如:可能教師直接講述或抽問,可能由學生提問......)
複習範圍多寡也不一(超出段考試卷多少題——這也影響各班平均——希望學校明白這點)
但上述三種作法都應該被重視🤣
各位老師
這學期少做的
讓我們下學期補上
如何
希望各校老師都像在惠文高中一樣備受尊重

也像我第一場分享的仁愛國中老師一樣幸福(請見上圖)😂
以下補充作法以茲參考:
正向管教的藝術2017新版/畢仙蓉老師
專注力與表述力在閱讀理解力訓練上的養成
2018下半年分享前的整理)/畢仙蓉老師
我的國文教學如何進行(2018年版)/畢仙蓉老師
國文科的考試力在國文課如何養成/畢仙蓉老師
如何從聆聽聲情朗讀訓練閱讀理解能力(文言文與新詩篇)/畢仙蓉老師
國語文教學革命之二(從有聲書讀出文本精神)/畢仙蓉老師
閱讀測驗試題解析法之範例/畢仙蓉老師
國語文教學革命之一/畢仙蓉老師 
將疑惑轉為思辨力訓練/畢仙蓉
啟發式作文教學學習單分享之一/畢仙蓉老師

更多作法請見《試在畢得》
2018/12/7補充心得
    有些事,我去做是因為喜歡做;有些事,即使不喜歡做,基於良心與責任,還是會認真完成。前者往往使我快樂、有成就感,因此再多挫折也心甘情願,且很快能從挫折中領悟更成熟、更有效的處事方法,甚而自動自發追求卓越。為什麼不讓學生學習國文一科,也能有我(前者)這樣的想法呢?
    跨出傳統式國文教學前,我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嘗試創新以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如今教學精神不輟,也有更深領悟,發現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無論三十年來,我採用何種教學法,都期勉自己成為學生心中典範,也令家長放心乃至感動。由於自覺無法滿足每位學生與家長的需要即表示自己的教學可再更好,因此至今仍時時反躬自省、戰戰兢兢、力求圓滿。孩子如果具備多種能力,對他們一生面對種種情境時,應該更能如魚得水。然而,沒有知識作後盾,或僅有薄弱的知識,欲憑藉能力獲青睞,得看他們的伯樂何時出現。伯樂,可遇卻不可求;知識,實際學得多少即有多少,騙不了人。今年的領悟是(1.2.是提醒學生的話)
1.     老實做學問,認真學多少,即真正擁有多少。
2.     理解能力必須經常訓練,但愈少知識,理解愈是吃力。因此不能小看某些記憶題的重要。
3.     每單元授課,必須讓學生知道務必具備哪些知識,以及必須具備它們的理由(如此更能說服學生記誦)。

4.     若能將心比心,體諒孩子多項科目的成績壓力與學習必要,為什麼不建立他們對國文學習的愛與信心呢?對國文一科有愛,自然甘願記住更多語文知識,而語文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豐富的語文知識,難道不會有助於孩子其他方面的學習嗎?建立孩子成績上的成就感,文學知識自然進駐他們心裡,在必要時刻自然能夠發揮,若不能發揮,記那麼多做什麼呢?何不為孩子留些時間,培養他們其他方面的能力與其他科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

當校內定期評量範圍明確時……/畢仙蓉老師
一、             學生對自己的學習付出更具責任心:因為不能再以「國文科沒有考試範圍」,或「國文科考試範圍太大」,而推託自身的學習責任。
二、             教師對課堂的經營成效更有感:常態而言,鮮少學生不在乎成績。因此,教師授課時,如何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重視特別是與考試有關的內容,將更能成為老師對自身的要求。因為鮮少老師不重視成績。成績是檢視學習成效的方法。
三、             閱讀能力,將成為學生自發性的需要與訓練80基本分以外的那20,必是決勝關鍵(請見以下完整文章)。唯有平日多作閱讀訓練,才能具備更充實的閱讀知識與能力。此外,必須知道:許多閱讀測驗都在學生練習中,不知不覺被記入他們的腦海裡,而成為知識。這方面的記憶,也很可能在某些情況下被喚起、被運用。
四、             親、師、生三方更能清楚自己盡到多少應盡的責任:能反躬自省,而不一味將孩子的學習成效歸罪於他人。

五、             親、師、生三方更能放手放心進行「學習素養」的培育:國文老師兼具道統責任,不僅品格養成,表述能力、創造力、組織力、想像力……等多種能力的訓練與養成,國文課,顯然重要。國文老師必須在時間有限的課堂,腦力激盪、集思廣益與資源共享(因此年級命題範圍達成共識很重要)。

        請各方勿以文章格式要求下列寫法,此篇是我與學生、導師及家長的談話內容。而以下內容已有部分在敝人目前所處的學校與年級實施。
內容說明對象是一般(而非特殊)老師與學生:
1.年級老師都有共識
即是在段考前必須提醒學生考試範圍幾乎都在指定的幾本教材內(以這屆國二來說是:課本、習作及一本文言文閱讀測驗,還有唐詩讀本)估計80分基本題,即是使學生「熟記多少,即是多少分」。唯有令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有感,才可能激起他們的學習動力。再說,語文是學習的基礎,採行此作法,才可為大部分的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過去我們太重視前段生,而忽略占多數的中段生他們需要的學習信心。)至於另外的20分則是非指定範圍內的閱讀理解測驗(不含寫作測驗)。而20分的內容絕對不能透露給學生知道,除非測驗題中,包含必須記憶的內容(如成語),但閱讀測驗必須是以測驗學生閱讀之後的理解,因此題目設計必須是有線索可循
2.必須清楚命題方向與範圍:平時授課即要求自己做到為學生教育會考打算+為提升學生考試信心打算(因此必須在段考前,為學生複習那百分之八十必出的內容,但絕不能複習得太徹底,也就是寧可多一些,也不能讓學生知道就考哪些題而已。所以不妨這麼跟學生說:「這次考試題目的基本題占80分,全在我們年級老師共識下已公布的範圍內。」
3.關心成績,才可能進步,也才可能提升自己:老師們自行計算年級成績與排名結果發現:雖然有名次之分,但每一名次與前一名次差距僅零點幾而已。可見競爭多激烈,而這僅是小小的一所學校,必須知道有多少學校(考生)與我們競爭呀!但畢老師說競爭才是成長的起步,反之,逃避競爭,即是衰退的開始
4.名次是重要參考:先說明我們學校並無排名制度,但命題老師在負責輸入年級成績時,當然會透過電腦了解自己的教學成效。因此不大可能忽略電腦顯示的結果。接著請大家務必了解:雖然每一班級名次與前一名次差距僅零點幾而已,但我們必須知道自己班級名次與年級第一名的差距有多少,因為那正告訴我們:「全班還有多少人沒有團隊意識,沒有團隊榮譽感。必須知道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班級即是一個團隊。唯有具備團隊榮譽感,所有成員才能一起成長,也才不會讓自己拖累團隊。」當然,人的才智有別,有時不是隊友拖累我們,是他才智所限,此時,我們每一成員必須有同理心,不能歧視他,且要鼓勵他。因為他與我們一同存在這個團隊裡,是我們的一份子。至於我們則必須提醒自己:努力有多少,程度就有多少。若不希望別人笑我們程度差,甚至沒程度,當然必須努力再努力,務必做到令人感動甚至敬佩為止——這是畢老師對自己的叮嚀與要求,也與同學們分享。
5.學習必須分近程目標與遠程目標:以國中生面對考試來說,遠程目標是教育會考(若將它視為近程目標也無妨,那麼遠程目標即是與教育會考後的將來遇到的任何競爭環境有關)。先達到近程目標,學習更有動力。因此為了使學生紮下更好的語文基礎,教師必須給予學生明確的考試範圍,鼓勵學生:付出多少,即有多少成績。但教師不能短視近利,否則會害了前段生(成績較優者),或者企圖超越自己的孩子畢老師在每一場演講都強調: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因此任何課程設計都必須考慮哪些是每個孩子必須學習的。但學生條件畢竟有差異,因此需跟學生強調:「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以及「要求自己除了迅速(ㄓㄚˊ)穩基礎,還必須學習超前」。如此一來,哪有時間怠惰呢?
6.其實這是畢老師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有關這點的教學設計,必須是國文科教學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必須期勉自己「讀一流書,且必須做一流人」(此兩句引用高希均先生的話)。畢老師所謂的「讀一流書」是以提升我們個人素質與涵養為前提。因此必須將「讀書」視為一種「營養素」,也視為一種對個人成長的「責任」。必須知道「無知,往往是罪惡的開端。」別以為善良的人不會犯罪,需知道有多少罪犯也是善良的人呀!所以知識很重要。但僅有知識,卻無良好的品格,也不懂待人接物的道理,難道值得尊敬嗎?最後希望同學們跟我一起自勉:生活處處,不僅成為一個常是令人感謝的人,還必須是個令人感動的人。這樣至少對得起父母的教養之恩。
班級經營是每位老師的義務,自我管理是每位學生的責任!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