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從課文存在的目的談起/畢仙蓉


        許多年前,我早意識到學生就是這樣:課本以外的總是比較新鮮。因此當年即思考:課文存在的目的是什麼?我的答案:一個媒介!語文的基本知識與文學史的常識,可以透過課文來授與學生。
       許多年前,好勝心使然──非在畢生之年拿些什麼獎什麼獎不可,而且愈多愈好(但是我對教育的熱忱也確實是發自真心)因此鼓勵學生閱讀的同時,我存在一個參加比賽的目的(幸好得【教育部閱讀推手】那年的前十年是真覺醒了)許多年來,我的國文課也同時是閱讀與思辨課,課本不過是我授與學生語文基本知識與文學史常識的媒介,學生在課文以外的閱讀還真得更有興味。因此我期許自己要不斷為台灣的學生多錄製朗讀影片。
       課文存在的目的:明白處世智慧,知悉世界變化,了解生活樂趣,清楚環境美醜……,這些都僅止於看到文字、知道內涵,而不能深入聽見。如果讓課文的深度被聽見,感受會不會比只有看見更深刻呢?您可以想像聽障人士的辛苦與渴望(聽見聲音)即知。
       過去我常利用國文課同時進行閱讀與品格教育融合的學習活動,自從讓學生透過「聆聽朗讀」的方式進行文章分析,發現國文課也可以同時培養學生的美感與內涵,而且任何人都需要利用美感提升自己的生命氣質與生活品質。
       推動美感教育的方法有許多,如果聲音也是「美」傳遞的媒介,而且是最能直接感知的媒介,為什麼不利用它呢?再說,學生有的是憑文字推想的時間,但是憑聲音直接感受的機會,為什麼不給他呢?我沒有辦法朗讀天下好詩文,因此更迫切希望全台師生能聽見我如何讓學生聽見閱讀的深度。也因為我沒把握所有人都能接受我對一篇作品的詮釋,所以更希望華語地區的師生,能藉由我的朗讀進行「聽見閱讀的深度」──探討文本內涵。明白說就是:若覺得我哪一句、哪幾處,詮釋不能與閱讀者的看法契合,正是可以提出討論的機會。當然閱讀者若是與我看法契合,仍可說明理由。
       倘若您對以下標題感興趣,不妨點入一閱,也可知我是如何在讓學生聽見閱讀深度的同時,也進行一場具有學習品味的國文課。
討論作品:<年,真的是一隻怪獸>
討論作品:<壯麗的黃昏><機場的心><廢墟的等待><羽毛><望安寫生>
<向日葵><蓮想>
討論作品:<旅程>
    以上舉例,除了4.5.來自課文,其餘作品皆是課文以外的閱讀,且也僅是我一學期數量中的一部分而已。我的國文課不僅是知識理解,也不僅是閱讀理解力訓練,還是培養美感經驗的課程。由於讀課文就是一種閱讀(當然它存在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學生了解語文的基本知識,以及文學史的常識)
    然而閱讀素養與能力的養成,甚至提升,怎麼可以只讀課文呢?在課文之外,有太多好作品等著老師我們帶進國文課。至於如何讓學生深刻一點感受作品的好,請跟我一起──聽見閱讀的深度。

◎補充以下學習單作法
1.請學生聽我朗讀的這兩篇 
畢仙蓉老師朗讀劉克襄散文<沙岸之秋>以及陳胤散文<默默‧澎湖的海>
2.在聆聽的同時劃記聲情變化較明顯的地方
(對了.在聆聽之前先默讀.並在默讀時畫記呈現該段主題的地方)
3.書寫那些地方與只有默讀的感受有何不同 ^^
(第三節課將利用十五分鐘請學生寫出兩篇文章可見出的共同情感)

 


 

請在閱讀<沙岸之秋>與<默默‧澎湖的海>兩篇文章後,分析兩位作者共同的情感。
國二資優生   趙婕安
        在兩篇文章中,皆可感受到作者對鳥的喜愛。從<沙岸之秋>"只有金斑鴴不及去年避冬的十分之一,不知是否尚未全部抵臨,或者中途遇到劫難""剛剛抵臨的這群水鳥,活動顯得陌時生而又畏懼",以及<默默‧澎湖的海>"有時在漁港盤飛,有時沿海岸追逐,有時像轟炸機似的一隻隻投向海面覓食又急急拉起""我擔憂的不是遠在橋上的我,而是礁上的鳥",可看出兩位作者都關心著鳥類的一舉一動。在兩篇文章中,只要提到大自然的景物,便會描寫得非常細膩且生動,如:<沙岸之秋>"春末時,西南季風將沙子吹送到東北的角落去,現在東北季風又將沙子運回西南方。而林投的橫陳外圍下,沙子正如池塘裡的魚群,魚群怎麼游動都是在池塘中生活,它們也只能移動於海岸。"<默默‧澎湖的海>"默默,我的腳走在柔軟的沙灘,思緒有時像艘船,就隨意放逐在細細的波浪之中,而海風卻輕輕落在馬公的街頭,繁華熱鬧的空氣裡,我恍然看見鳥,慈悲地張開大大的翅翼,無私護衛著熙熙攘攘的世間",因此可表現出兩位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且他們皆能觀察出大自然的些微變化並對身邊的動植物瞭若指掌,因此可感受到兩位作者與大自然之間的情感如同好友一般。

國二資優生   林冠吟 
        兩位作者皆由場景作為開頭,然後慢慢往生態的方向延伸,最後是鳥,運用對於土地的熱情,進而將情感寄託在生物上,並且訴說對土地的愛,亦訴說悲喜交雜的情緒。在敘述文章的同時,不管是明喻或者暗喻,兩位作者皆將對於「人與環境相處的期待」的這份心意寫了出來。而在文章結尾時,兩人皆以凝重、擔憂的心情做為結束,象徵對土地與生態的不捨,也象徵今不如昔、人事已非的哀傷。

【學生回饋】
林冠吟:從小,看有聲書或者邊聽CD邊看書,不只能讓人融入其中,更能增加印象,聽朗讀的作法亦同。平時,先進行閱讀再搭配朗讀也是相似的道理,但老師要求的是我們自己對文章的分析與理解,還有在課堂上的發表......。一開始有些惶恐,擔心自己的分析會令老師失望,後來經過多次練習後,開始有了方向與信心,也漸漸發現記憶、分析、理解與應用的重要性。雖然還有些不足,但是藉由同學之間的發表,知道自己的缺點後改進,一次比一次進步。聽老師朗讀,能夠更清楚地整裡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亦能不受課文、解釋的約束,更開放的思考文章。一般教師大部分都會以解說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文意,雖然可能能讓學生較輕鬆,但是不是讓學生失去自己體悟的機會呢?如果換個方式,先進行閱讀再「聽」朗讀,除了能解放傳統的思考模式,讓學生能擁有自己的想法,更能深刻體悟到文字無法呈現的一面──情緒,就像平常兩人的對話,若只單純閱讀交談內容,便難以深刻感受到對方想傳達的情緒,但若是面對面交談,便能輕鬆的理解對方想要傳答的情緒。
趙婕安:平常在閱讀一篇文章時,只能單純從字面上去理解文意和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但是透過聆聽朗讀的方式,更能感受作者所要傳達的情意。大部分的國文課都是一句一句聽老師解說,如果以聆聽課文的方式,不僅可以自己思考句意,且想法能不受課本解析的約束,可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利""的方式,不僅能感受到作者的情緒,還能有一種自己就是作者的感覺。
尊重原著版權,請勿抄襲轉載及講稿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